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基于整合型信息接受模型,探讨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和使用行为,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移动支付使用者接受模型,该模型依照Hofstede文化纬度理论,新增了文化层面的五个因素:权力距离、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不确定性回避、长期导向/短期导向,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对夹心层群体的租房可支付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定是政府针对夹心层人群有效开展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城市夹心层群体消费特征,抛弃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收入支出比例法,采用“剩余收入法”分析大城市夹心层群体租房可支付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结合调查数据,得出在2006年-2010年间,夹心层群体不但不能负担基本的住房消费,且其租房可支付能力呈明显恶化迹象.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应积极发展公共租赁房来满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O2O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在总结移动互联网时代下O2O电子商务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方法,构建了移动互联网与O2O市场规模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了移动互联网与O2O电子商务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运用SWOT分析法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O2O电子商务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从扩大受众群体覆盖面、缩小城乡差距、增强用户忠诚度、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建立完善的规则解决线上线下O与O利益冲突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O2O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约有4亿中等收入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从事新经济新技术、具有较高文化资本和较年轻的新兴中等收入群体逐渐崛起。互联网消费是新兴中等收入群体最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生活方式,他们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消费的同时,也展现出作为消费者的能动性和反思性并付诸实践。新兴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所蕴含的积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有助于扩大内需并建构一种良性的消费文化,有助于增强社会参与、推动改善社会治理。因此,应从收入分配、职业结构转型和业态创新等多个角度探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尤其是扩大新兴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扩大新兴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既是创新民生建设、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消费、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科学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武 《东岳论丛》2002,23(6):18-21
人的发展是人在认识、改造、接受和利用客体的过程中实现的 ,而认识、改造、接受和利用客体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人支付成本的消费过程 ,由此决定了消费对于人的发展必然具有重大作用 ,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消费的科学化。实现科学消费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广泛开展全民科学消费教育 ;选择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推进消费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网上银行品牌选择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接受模型是研究科技产品的接受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常用的研究方法,网上银行作为一种科技服务,在对其研究中广泛运用了科技接受模型.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顾客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消费心理发生变化,品牌消费趋势上升,以品牌整合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来吸引更多顾客成为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因此,针对网上银行品牌二次选择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移动支付由一个革命性概念变成迅速普及的支付方式,大有替代我国传统支付方式的趋势。由于能够适应支付市场客观需求,移动支付已成为支付清算领域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不断释放内在价值的同时,我国移动支付也面临负外部性问题、无牌照机构取缔问题、行业规范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问题和备付金管理问题等。确保移动支付产业链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支付市场良性运行,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消费者与实体经济,亟待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与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大众媒体对消费文化的建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燕道成 《中州学刊》2005,(6):239-242
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大众媒体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大众传媒对消费文化的建构作用不容忽视.媒介文化促进了消费意识形态的生成,大众媒体在消费文化和消费生活方式的形成中扮演了"共谋"的角色.大众传媒通过媒体文化左右着消费观念和消费时尚的方向,传播消费文化,建构消费意识形态.大众媒体以引导和刺激消费为切入点,利用自身颇具诱惑力和煽动性的宣传,使人们在休闲、消费和感官满足的快乐之中接受了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催生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9.
有关RFID技术比如管理方面: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行李跟踪、交通管理等等;经济方面:成本和利益、上市公司的价值等等;技术方面:RFID本身的技术条件、RFID挑战,有很多应用研究.但在营销管理方面还没涉及到,本文采用技术接受模型来研究.研究目的是:(1)探讨 RFID 标记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2)消费者对RFID标记商品的接受程度;(3)消费者对RFID标记商品的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本研究对象采用了将商品分成三种类是监护产品、高价值品、普通产品.通过Cronbach’s alpha分析、效度信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以及结论.  相似文献   

10.
秦开凤 《人文杂志》2012,(3):125-132
宋代教育繁荣发展,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形式多样的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求学接受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宋代深入人心,受教育的人群也普及至士、农、工、商各个阶层.伴随着接受教育,将会产生求学发展的相关费用,主要有私学、官学的求学学费以及与参加科举考试有关的费用,包括赶考路费、食宿费及科举及第后期集费、谢恩银、鞍马费和铺地钱等相关消费.宋代求学教育发展消费呈现出面广、费用多的特点,而且参与消费的群体身份多样化及消费呈现出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的扩展对个人生存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消费社会对于形塑个体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山寨这一实践现象放置于消费社会与符号政治经济学的视野中理解,山寨实际可以理解为后现代社会中底层消费群体的"拟像",同时也被整合到整体性消费社会权力结构中的过程.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山寨化与麦当劳化构成了整体消费社会中弱势与强势阶层的两种行动方式,山寨是底层消费群体反抗的一种弱武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对创造认同和身份建构的影响日益凸显。以珠三角地区为分析样本,考察作为一个职业阶层的农民工群体,在乡城流动背景下新老代际间的群体结构转型与身份建构。研究表明,农民工在乡城流动背景下,经历了从生产主体到消费主体的结构变化。与此同时,珠三角大都市的消费主义巧妙地融入到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消费世界,冲击了这一群体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激发出青年农民工内心中的消费欲望,为之提供了新的生活参照,使之由生产主体向消费主体转向。消费开始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主导形态,同时也作为一种去"农民工"身份的主体行动,强化着他们体验、想象和建构新身份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朱迪 《社会科学辑刊》2024,(3):130-141+239
推动绿色低碳消费对于我国消费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消费转型不仅受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影响,在当代社会还与青年文化紧密结合,营造出新兴生活方式。然而,绿色消费不仅局限于绿色购买,而且不同领域的绿色消费机制也存在差异。通过使用2022年中国城市低碳消费调查数据,从购买、使用到处置的主要消费环节以及吃、穿、行等主要消费领域,考察城市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的特征并引入社会经济地位和世代两个维度解释绿色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商品购买、使用和处置的不同消费环节都呈现阶层和世代的差异,收入越高、学历越高、越年轻的群体越积极参与低碳消费行为,中等收入群体经常购买绿色商品的比例最高;在涉及购买环节和出行领域的新能源车消费意愿上,阶层比世代的影响更重要,而在强调商品处置和日常消费的二手消费方面,阶层和世代都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发挥中等收入群体和青年在社会文化营造中的作用,塑造绿色低碳社会共享文化,引导全社会认同、追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资本权力的阐释和批判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内核。资本何以具有权力?这个问题是资本权力解构的出发点。学界的主流范式是,从“劳动逻辑”出发,以异化劳动和剩余价值的视角诠释资本权力的生发原理,却忽略了“消费逻辑”在资本权力上位过程中的贡献。消费以异化消费的方式参与资本对权力的攫取,通过对需要的控制、对剩余价值的榨取、对社会阶级划分标准的重建,消费社会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资本权力创生机制。在消费社会中,人异化为数据,由被动接受剥削转变为主动接受剥削,资本权力以这种新方式操控人。以劳动代替消费作为人们获取需要满足的手段,是消解资本权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黄春燕 《江淮论坛》2002,2(5):96-100
蕴含着商品属性的大众文化消费赋予接受美学极富时代意味的特征,视听的文化消费方式、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消费者对文本选择的自由性使高雅的文学融入世俗;接受美学对读者的关注、对"期待视野"及其与作品距离的倡导则实现着对大众文化消费品味的改造,进而引导着文学活动.文学,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消费品在融合世俗与追求超俗的进程中表现出固守与突破的挣扎,同时也展示着超越与创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围绕广东人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流变的主题,本研究从观念实证研究角度进行了样本规模为2000人的调查。广东人与主题相关的特征是:消费观念表现出实惠的工具合理性与有限的价值合理性;生活观念反映出扎根淡泊的传统精神生活与在场享乐的现代物质生活并存;影响消费的因素显示为内因\本土效应强,兼有近因\向善效应。作者采用因子旋转法建立类型变量模型,对群体间的观念比较分析。很难确定群体类型最典型且一致的消费文化及生活方式特征,其原因可以用"时空压缩"与"系统剥离"来解释。观念实证分析作为社会学一种重要研究路径是必要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近期,我们对泰安市城镇居民信贷消费意向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表明:大多数消费者对消费信贷缺乏一定的了解,当前接受和使用消费信贷的程度较低,“存款消费”观念和当前城镇居民对预期收入增长信心不足,以及预期支出相对高走等因素是阻碍当前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信贷方式仍然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在调查的600户居民中,不了解消费信贷的消费者有348人,占被调查者的58%,了解消费信贷的有252人,占42%;在调查的消费群体中,已接受消费信贷的只有8户家庭,仅占调查群体的1.3%,但表示以后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消费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而且还影响着一座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体现着一座城市居民消费心理特质和群体生活方式。通过考察消费文化的功能,准确把握大庆消费文化的特点,方能促进大庆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存在的不同收入群体的客观事实,分析了高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在消费思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和边际消费倾向等方面的不同特征,进而研究了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对经济发展都具有促进和抑制的二重作用,最后指出了如何发挥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消极作用的总体思路,即应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科学地调节收入和调节消费。  相似文献   

20.
邹明洳 《理论界》2011,(5):28-30
本文首次采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倍数作为划分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以沈阳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经济学消费理论对沈阳市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特征从人口的收入、性别、年龄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依据相关结论提出了一定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