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文章在认真分析山西农村小康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制约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及原因,进而提出了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和地位”。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保障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思考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确定四个现代化进程问题时,提出"小康"概念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十六大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湖南农村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分析了湖南农村小康建设的现状,依据湖南实际,初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用新的思路提出了当前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新途径: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强化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科技教育为先导,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开拓非农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促进平衡发展为着眼点,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以改革为动力,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主线,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化建设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新时期 ,绍兴围绕这一要求 ,深入思考 ,深入研究 ,深入探索 ,提出了积极实施文化小康工程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新的战略任务。本文结合绍兴地方实际 ,试图从建设小康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要求、小康文化建设的新任务和具体抓手以及落实小康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和实际方法等方面来全面把握繁荣社会主义小康文化实践路径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 ,对新时期全面实施小康文化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农村作为全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其小康社会的建设程度将直接影响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而中部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亦是当前摆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等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8.
农村妇女素质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社会全面小康为农村妇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村社会全面小康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妇女素质普遍偏低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必要性,加强对农村妇女进行多层次教育。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小康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必须加快小康进程,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地区的小康进程就是市场化的过程、城镇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过程。民族地区加快小康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需要,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建设强大的"经济国防"的需要。民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快小康进程,应实行大通道战略、城镇化战略、特色经济战略、中小企业战略、科教战略、大旅游战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并赋予了小康社会"翻两番"、"两个文明建设"、"三步走"战略等一系列丰富内容。针对新世纪的新情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并赋予了小康社会新的"翻两番"、"三个文明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等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全过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有毕业生个人和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与管理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利用好现有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高层次突破"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在总结认识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和成就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河南省今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条主线、三个重点"的发展思路,即加速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增育完善有序的研究生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努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的一大法宝.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不断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重要措施之一,是更好地保障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早日出台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的新疆地方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是由新疆特殊的区情和较落后的教育现状决定的;是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法规、民族法规的需要;是实现“依法治教”,完善新疆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苏南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的原因及其对原居村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社会中精英群体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农村社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的很多研究都是把乡村精英固定在乡村社会当中进行研究,而忽视了精英的流动现象。本研究即是以苏南地区普遍出现的乡村精英迁居城市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导致乡村精英离村进城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对他们原居村庄的各方面的影响,以期加深我们对于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丰富乡村社会精英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生活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村生活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循着农村生活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将农村生活形态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传统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农村生活形态、现代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生活形态的具体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就是城乡统筹的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生活形态从同质性向和谐的异质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安全和弱势群体社会保护长期依赖于传统的家庭、农村社区和少量制度安排。但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农村传统保障已陷入困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缺失带来的影响已严重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安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安全”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安全网,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松梅  王洪兵 《东方论坛》2010,(1):97-102,108
青苗会是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村庄组织形式,它产生于清代中后期,是乡村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不断变迁的产物。此外,青苗会组织的产生还与中国乡土社会的神灵信仰密切相关,其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反映了乡土文化的整体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广大农民神灵信仰的心路历程。到清末民初,青苗会由简单的看青组织逐渐演化为调整乡村与国家关系的重要力量。通过青苗会的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清代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