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国际教育是传播安徽文化的重要舞台.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要树立对外汉语教师地域性教学意识和地方文化意识,充分发挥对外汉语教学中安徽文化各传播途径的作用,结合语言教学多角度展示安徽文化,加强留学生体验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双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成都大学自身特色所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成都大学作为成都市直属高校,具备汉语国际教育与旅游管理两大特色专业,同时拥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张澜学院,可以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双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基于科研与就业两方面,从培养目标、就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为成都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4.
合作体验教学方式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组员共同完成一项或者一系列有设计有关联的任务,这样个体和小组都处在相对真实的社区环境中.学习型社区从学术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多方面支持个体的发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课程中,加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合作体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发展汉语教师技能的同时更快地弥补...  相似文献   

5.
国际汉语教育及汉语国际推广都不仅仅是语言问题,更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对于国际汉语教育来说,文化与语言结合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汉语国际推广的中心工作也是以汉语为载体和媒介,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本文对于文化在国际汉语教育及推广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行分析,以期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推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环境相对较差,目前师资队伍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理想师资比较少,教师主要来源于语言学及相近专业,因此存在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尚待完善,国际汉语教育核心专业技能亟待提高,教师自身缺乏直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经验等问题。要提高师资素养,建立并完善师资建设机制,"请进来""走出去"和"自我培育"是目前比较可行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我国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得以建立.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推广政策方面的问题和阻力.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程对汉语国际推广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当地"文化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语国际教育自2007年开始至今,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既缺乏量身定做的教材也缺乏相关的课程研究。本文通过针对我院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兼及海外志愿者对课程的反馈,了解硕士生对中华文化课程及教材的需求,以期有利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7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二年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效能感进行实证调查,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这两个层面的相关要素掌握的能力高低有所不同并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研究结果为探究积累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能实践训练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情感层面和行为层面各要素能力水平、进而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实际的参考依据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海内外的“汉语热”和“汉学热”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其招生院校数量与招生规模都呈逐年 上升趋势。但作为新兴专业,不少院校在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实践安排、就业指导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以第三方高等教 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专业机构“麦可斯”提供的应届毕业生教学培养、就业质量、毕业去向及校友评价的项目评估报告为依 据,重点分析该专业优化课程设置以及完善就业指导的多项路径,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未来的持续性发展提供积极的意 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是建造以中国文化为归宿的第二精神家园。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与内容是人文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就是语言文学教育。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宗旨相适应的教材只能是多样化、有针对性、适应不同情况的教材。不可绝对、机械地以当地汉语教师完全替代外派汉语教师。汉语的国际地位决定于中国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进程的加快,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对外汉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培养载体,社会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是,无论是“对外汉语”,还是“汉语国际教育”,在专业或学科建设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必须首先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性质及学科体系进行深入思考: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关于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人文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文化学、传播学、心理学、艺术学、国际关系学、华人华侨学等学科既是汉语国际教育最重要的支撑学科,同时也是其横跨的主要学科;要把面向非华裔外国人和面向华人华侨的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同时把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其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付雪婷 《国际公关》2023,(5):131-133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紧迫,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证实了微课与汉语国际教育之间存在的高适配性,但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的整个教学体系并不是完美的,存在诸多漏洞和空白,教与学的结构化矛盾突出。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初级汉语水平外国学生学习国际汉语的现状分析,总结微课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为推动微课与汉语国际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趋势,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之林里,中华文化怎样才能再现奇葩,这不仅需要鼓起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更需要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对外汉语教学与推广肩负着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在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人数的增长,对外汉语专业教师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然而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择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人数比例却很低,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对所学专业缺乏准确而清晰的认知,没有形成职业认同.因此,在探索对其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案和模式的同时,应关注学生的内心矛盾和困惑,加强对其职业认同的培养,使其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发展速度迅猛,短短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在全国300多所高校开设,成为了高校的热门专业,但是,这个看上去很美的专业在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比如学生就业难、就业不对口、工作中实践教学能力差等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这个专业的发展。因此,面对这样的困局,民办本科院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找准突破口,跟社会上的汉语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以社会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就业需要为导向,把相关的证书考核机制引入学校,以此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学有所获。另外,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上优秀教育机构的资源,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训机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汉语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了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他们熟练地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创造必要的条件。因此,面向留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十分必要。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期待与教学对象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课程内容的适当选择就很重要,授课语言也应简单明了。同时,适当开展自主体验式学习,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化理解和汉语学习于一体,都是使留学生提升文化认同感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将民俗文化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掌握文化词语,理解文化观念。通过选定并以多种形式呈现面塑文化词语和互动体验文化词语、体验面塑制作、参与模拟民俗文化事象、形成体验报告这四个环节,使教学对象掌握所涉及的文化词语,理解其所包含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观念,并通过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际社会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需求态势旺盛,对汉语师资的需求也相应上升,而我国在培养和评估国际汉语师资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必须全面提高国际汉语师资队伍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其教育和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适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和教学的评估体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学评估学生用表指标的建构则适合探讨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大环境下的教师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20.
从体验教育的概念入手,指出了体验教育的目的所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做到"二放",开展实践活动应把好"二关",引导内心体验应注重"二导",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