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糕做大就能更好地分配"吗 在一些所谓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里,很流行这些论点:"只有蛋糕做大,才能更好地分配","发展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表面上看,这些道理千真万确.而中国近30年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却给这些论点开了个大玩笑——一边是蛋糕做得很大了,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9407亿元,超过改革开放之初近6倍(1978年是362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587亿元;一边是利益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愈拉大,直逼社会制度可承受的底线.  相似文献   

2.
阮亮 《老人世界》2011,(5):32-33
中国“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五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了3000多万,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长了500多万,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8倍和1.2倍。全国现有老年人约1.67亿,80岁以上就有近2000万。  相似文献   

3.
数字     
《职业》2014,(34):56-57
创业板5年增长约9倍 2014年10月10日,宝色股份和劲拓股份在创业板挂牌,标志着5岁的创业板已经有397个家庭成员,5年里这397家创业板公司实际从股市里募集了2774亿元。深交所数据显示,创业板目前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22562亿元。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借助这些资金,很多创业板公司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2030年,中产阶级的人口将增加到12亿,占全球人口的15%。”世界银行不久前发布的一个报告指出,未来20多年,全球化将把8亿多人“推入”中产阶级。按照世行的标准,中产阶级是指年收入在4000美元到1.7万美元之间的人群。“中产阶级”是近10多年来社会学文献中最流行的概念之一,目前新增的中产阶级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公车改革是从解决腐败的角度提出来的。公车腐败到底有多严重?据2003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一份提案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约为GDP增长速度的3.5倍)。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3000亿元人民币是什么概念?——是1999年我国军费开支的三倍,比1999年我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还要多出600个亿!这笔3000亿的巨款如果摊到人头上,中国的13亿人口,无论男女老少、体弱病残,平均每人每年得交纳约230元!而这还…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一组数据,有的专家认为,2006年中国老年用品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2010年老年人口消费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3万亿元。这些数据,的确有一定依据;而这些数据也表明,中国养老产业的市场确实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土地管理对于中国,是所有管理问题中一个较为烫手的山芋。就这样多的土地面积,要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要满足这些人口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的需求,有什么解题绝招?董祚继在南京农业大学读土地规划博士时,导师曾把土地规划形象地比喻成分蛋糕:能够将一块蛋糕很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每个要吃蛋糕的人,那就是土地规划的高手。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我国经济落后和物质匮乏的现实,人们争论最多的是如何最快的把蛋糕做大。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拉大,如何来切蛋糕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做蛋糕是发展问题,而切蛋糕则是分配问题,发展要有效率,而分配则要公平。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是经济体制改革带给我们的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公平和效率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在收入分配中兼顾公平和效率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农村居民为6.74亿人,按“我国农村老龄问题研究”课题组陈昱阳的报告“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是城市的1.69倍,农村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计算,目前我国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23亿人,占全国1.77亿老龄人口的近七成。可以说,占全国老龄人口近七成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如何、能否颐养天年,不仅关系到农村每个家庭的和谐,更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检验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0.
视野·观点     
《老人天地》2013,(6):6-6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699万,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到天津了解就业和培训I情况时说,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将来,我不知道国家能怎么帮我们这样的人群实现收入倍增。”在北京打工的童丽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100元。这是十八大后她最关心的问题。 ——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绝非是给社会上每个人的工资增加一倍。而是国家努力将“市场蛋糕”做大,在这个做大的过程中,那些付出更多的人,有望得到更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的普及,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产值突飞猛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2006年至2009年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分别为213亿元、 362.42亿元、530.64亿元、799.4亿元.2009年的产值是2006年产值的3.7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55%,大大高于其他行业增长率,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据估计,我国体检市场每年大约在40亿元以上。面对巨大的体检市场,各地医院和国内外专业体检机构纷纷伸出刀叉,开始切分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中国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陕南扶贫避灾移民工程。10年时间,投资近1230亿元,搬迁近280万人,是三峡移民数量的两倍。项目开启之际,便是困难接踵而来之时。资金的紧张、土地的紧缺,都不是陕西一地可以独力协调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是位于江苏中北部的一个地级市,是苏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近三年来,该市“大手笔”投入的职教经费达10.6亿元,年均增长21%。这些投入成为淮安市职教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与不断加大的财政投入同步,该市的职业教育规模、质撤和结构都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一句“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让人们对广告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广告业一头连接着商业品牌,一头联系着诸多的购买者,中间还有媒体的媒体宣扬,广告的确能够引起多方的关注。中国的广告行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仅以CCTV黄金时段的招标会为例,从2亿元,到10亿元、20亿元、40亿元、60亿元,到2008年的90亿元,广告在中国经历了十年的风光之后,走到了一个机会性的拐角,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成为了营销界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金江军 《职业》2007,(13):50-51
据第28届世界软件工程大会上公布的数字,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593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3900亿元,5年增长近7倍.  相似文献   

18.
《职业》2006,(9)
头条人才浪费一年损失9000亿刚刚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仅2005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被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人才浪费的原因是由于用人观念和制度安排存在欠缺。我国人才使用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人才高消费趋向非常明显,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  相似文献   

19.
将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约束性硬指标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耕地保有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截止到2005年底,我国耕地保有量为18.31亿亩。200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近5亿吨,但被13亿人口一除,人均只有380公斤,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10年我国人口可能增加到近14亿人。要保障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18亿亩耕地是个底线,绝对不能突破。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证明,人类注定是一种城市化的生物。在20世纪初,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但是到了20世纪结束之时(1999年10月),世界上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50%,达到30亿,绝对数增加了20多倍。全世界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143个,并有23个具有8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其中亚洲就占了13个。如果说居住改变了中国,那么这种改变的最宏观描述就是——城市化。十几年间,中国已经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进了城市,而这一切仅仅还只是个开始。据联合国预计。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还将有2亿人从农村贫困地区流向城镇,而亚洲发展银行预测,到201O年,中国将有3亿人口成为城镇新居民。这种人口流动大潮将使中国转变为一个城市化国家,根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城市化的11项战咯目标,它的主要内容有: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超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建成具有容纳11~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占用面积不得超过国土总面积的2%。但其辐射带动的地理空间不得小于自身面积的50倍等。同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咯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根本途径。然而城市人口骤增经常意味着城市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及公共机构的能力常常跟不上需求。由于建筑不断崛起,风景遭到破坏,人的感觉会变差。在生存压力之下,人们可能作出糟糕的决定。按照经验推断,如果管理不善或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不前,各大城市很快就会出现大片的贫民窟,就如印度和拉丁美洲发生的情况那样。如何为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净水、下水道、学校、医院,将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那些现在已有很大压力的公共服务。因此,城市居住的合理发展,对这一切关系重大。未来的中国,什么样的城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