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作家研究室成立于1986年5月,现有研究人员(主要是兼职)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人。研究室主任原为熊德彪副教授,现由文振庭副教授担任,副主任由何新文讲师担任。 湖北作家研究室着眼于大背景下的地域文学现象,计划系统地研究荆楚古今作家作品及其发展规律。为此,该室成立两年多来,组成“湖北作家研究丛书”编委会。创办了研究集刊《湖北作家论丛》,已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2.
池莉、方方之后,湖北文坛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作家,呈现出年龄梯队齐整、体裁风格各异的状貌.湖北的女性作家重视日常生活经验、关注本土女性群体、展现底层女性的生存境遇、建构两性间的和谐对话,于"女性"之外增添了"母性"和"神性"两个关键词.为中国的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切实的本土经验和地域经验.拓宽了女性文学的表现内容和主题,在女性文学的形式、审美、思想等方面也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从民族志与文学融合的视野看,转型期汉族作家跨族文学是以汉族作家的跨地域行走、跨族群交往、跨文化体验为前提,以少数族群的历史、现实及地方性知识为描述对象的文化书写。它记录了不同地域少数族群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保存了某些即将陨落和消失的部族文化传统,部分真实地描摹和还原了转型期民族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历史变迁,从而成为一种考量民族文化保存和变异的活态文本,具有当代民族志的性质和意义。汉族作家跨族文学体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和文化内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为推动"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和民族文化新格局的创建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16日至18日,湖北苗族与21世纪苗学研讨会暨恩施州苗学会首次学术年会在湖北恩施召开。来自贵州、湖南、广西、重庆、湖北和美国、法国的苗族学者60余人,共提交论文40余篇,讨论湖北苗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回顾本世纪苗族研究的成果,商讨新世纪里苗学建设方向和研究重点。研讨会发言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湖北苗族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州苗学会的代表们提供了较多的湖北苗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是:(1)湖北苗族的来源;湖北民族学院龙子建、田万振等提出,湖北苗族20余万,通过调查证明,几乎全部是移民,数量较大的有三类。一类是明初迁…  相似文献   

5.
民间美术是乡土艺术,是一切美术的母体。民间美术中的审美情趣、主流意识是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它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美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湖北民间美术在转型期也遇到一些困难,事业一直停滞不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十六大"精神的实施,湖北民间美术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系统地研究社会转型期湖北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对我省民间美术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风格研究倾向于作家创作个性、主体性研究,对当下文学理论研究起到了奠基意义。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这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学风格研究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域历史文化研究逐渐兴盛,出现了众多成果,其中大多属于地方文化史通论研究,如对地方文化史、文学史、美术史的勾勒,对历史名人、民俗资料的汇集整理。这些宏观的"梳理"式研究理清了地域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面貌,明确了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学界对于孙中山的地域研究主要体现在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两个大的方面。孙中山与国内研究主要表现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区,孙中山与国外研究主要体现在孙中山与亚洲、欧美。具体看来,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孙中山地域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且成绩斐然,然而也存在诸如研究状况不平衡、比较研究相对较弱、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等值得反思之处。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是湖北的主流文学形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现代派文学和先锋文学对湖北文学的影响尽管有限却也是存在的,湖北文坛出现了一些逸出现实主义传统和规范之外的作家,如方方、陈应松、刘继明、张执浩、李修文、苏瓷瓷等,他们既坚守了湖北文学的特色和传统,也兼具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向现代主义--先锋文学开放与包容,在艺术形态上呈现出更丰富而驳杂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湖北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10月,以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为主要依托组建。该中心的专门史学科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进入文化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单位之一,也是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在宏观文化史、区域社会史等领域拥有较深厚的学术传统,拥有全国唯一以文化史为特色的博士点。中心成立以来,确立了"立足前沿,关注现实,服务湖北,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工作思路,依据自身优势和湖北实际,设立了"当代湖北农村宗族文化研究"、"当代湖北民众信仰研究"、"湖北社区文化研究"、"湖北文化精神的传统及其当代重构研究"四个方向,旨在通过系统而深入的文化调查和研究,揭示当代湖北文化的真实脉络和现实状况,着眼于研究湖北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湖北省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中朝文学关系研究概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韩国与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历史,中国文学持续不断地输入朝鲜并影响到朝鲜文学,对朝鲜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作用,也为今天的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近年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的中朝文学比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韦旭升、金柄珉、金宽雄等人,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期文学理论立足于解构主义带来的民主性,继承了结构主义和语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造就了以多元平等和交流对话为总体特征的、文学的文化研究方法,纯粹的文学研究为广义的文化研究所取代。新历史主义的“结构性语境”观察方式和美国批评学会的文化网络研究堪称典范,对其成果的批判吸收是我们以综合的姿态建设中国文学理论的重要阶段性任务。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湖湘文学,尤其是湖湘近代文学,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湖湘文化传统要素。孙海洋先生近年来在湖湘文学研究这块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先后主持和完成了“社会转型中的湖南近代文学”和“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作家流派研究”两大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最近又著成《湖南近代文学》一书,并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对湖湘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历史作了全面总结,从而为湖湘地域文学的研究添加了浓郁而厚实的一笔。《湖南近代文学》对自19世纪初至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南文学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差可称之…  相似文献   

14.
<中唐至北宋文学转型研究>一书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研究文学,有别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常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政治制约文化和文艺的单一的"反映论"的研究方法,紧扣中唐至北宋这一文化转型期的特点,以"文学转型"和"文化要素"等语作为中心,论题鲜明集中,在"文学是人学"这一潜意识的指导下,从文化与文学之间绝对不可缺少的中介--文学创作的主体的本质变化--"人的觉醒",即"人的转型"(包含政治品格、思想观点、思维模式、个人生活、审美倾向)--这一关键环节来探索文学转型时期文化要素.对"复合型创作主体与社会关注意识的强化"、"政治转型"、"近代商业经济形态"与文学转型诸因素之问的关系加以翔实论述并从"创新与建构"入手,对其间的文化背景及文学主流进行深入而平实的论述,从而获得了这一阶段文学变迁转型的系统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外研究不足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经过伦理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湖北已成为全国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在全国伦理学界具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湖北是全国少数具有伦理学专业博士点的省份,是全国伦理学专业硕士点最多的地方省份,是伦理学理论有建树的省份,是国内伦理学界与国际学术界联系较多的地区.湖北已形成了全国伦理学研究队伍的湖北团队,形成了几个全国有影响、各具特色的湖北伦理学研究基地,形成了湖北伦理学研究的学术特色,形成了湖北伦理学研究人才培养的优势.湖北伦理学研究也存在着研究者不太关注湖北地方的道德与价值问题研究、研究者参与现实的意识不强、整合力量和团队合作不够等问题.湖北伦理学研究今后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增强实力,打造学术精品,培育学术大师,进一步提升湖北伦理学研究在全国的地位,尤其是要扩大湖北伦理学研究时湖北区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使伦理学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港文学是指以海港和在海港展开的社会活动为创作素材的文学。国内学界目前尚无海港文学概念,专门的海港文学研究成果也极少见,海港文学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立足21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这一时代背景,进行海港文学研究具有突出而重大的意义。国内学界与中国海港文学关联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阐述和鉴赏描写海港的诗歌和探讨海港故事传说蕴含的论文、研究海洋文学和运河文学的论著及大学教案,古已有之的中国古代文学分题材种类实施的文学研究及分文学体裁编撰的分体文学史等。国外学界与海港文学研究相关的成果,主要体现为英美等国的海洋文学研究中包含着的海港文学研究内容,尤其是日本的海洋文学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海港文学研究予以了多方面的引导和启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基于此,中国古代海港文学研究的推进策略应确定为:进行中国古代海港文学资料整理和汇编,构建中国古代海港文学史。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湖北民族文学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湖北民族文学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可喜局面:一方面表现为各民族优秀作家的迅速涌现.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民族地域文化的寻根与时代文化精神的建构,形成了创作形态多样化与审美品格现代化等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古今中外的《史记》文学研究资料十分丰富,如何进行有效的整理,为理论研究和"史记学"的发展提供依据,是值得重视的问题。20世纪以来,学界在《史记》文学资料索引、汇集评论、典籍整理、书目解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学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亟需对中外《史记》文学资料进行更全面的综合整理,建立丰富的资料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形成系统的中外《史记》文学研究史,为《史记》研究走向国际化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面对"异彩纷呈"的20世纪90年代文学,文学研究或呈现为"简单"的现象铺陈,或在文学之外窥视、逡巡,无法突破"表象"抵达"本质",无法充分呈现20世纪90年代文学学术化的可能性。《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选择"文学"为"体"、"文化"为"用"的研究立场和方法,使20世纪90年代文学学术化的可能性充分敞开,呈现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新方法。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在传媒语境中关于"文学"的新看法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可分为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和话语形态:20世纪20、30年代的第一个高潮期,即文学史研究的性别审美视角确立时期,妇女文学史著作和“作家论体”批评成为该时期的标志性成果;20世纪80、90年代的第二个高潮期,在多元文学批评思潮中突现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文学史论等多种成果成批量问世,蔚为大观;世纪之交的女性文学批评,进入文化批评的哲学、美学的更高层次,理论建构趋于成熟,女性学、女性文化诗学已形成一门具有世纪性和世界性的显学,女性文学研究队伍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