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造成了重大打击。历史上,美国的气候政策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特朗普的上台更是扭转了奥巴马政府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积极政策,从废止清洁能源计划、退出《巴黎协定》和回归传统能源政策三个方面导致美国气候政策的全面倒退,再一次反映出美国气候政策的"周期性"和"易变性"。我们有必要对特朗普政府退出决定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进行系统性解读。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等三个不同层面和发展趋势综合考量特朗普政府气候决策调整的动因。同时从国内气候治理、《巴黎协定》走向和全球气候格局等几个方面来理顺其政策影响的延展逻辑。本文提出在现有的美国政策环境下,中方可以加强同美在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能源市场和全球天然气市场、绿色金融、气候融资等方面的合作,维护中美气候合作,积极寻求全球气候制度性权力,维护和提升中国在气候领域的利益和诉求。  相似文献   

2.
贺坤 《青岛画报》2007,(12):26-37
在辽阔的夜空中,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亮的天体就是月球,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撩开神秘的面纱,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月球上有没有生命?月球开发对人类有哪些益处?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观察和研究着月球.  相似文献   

3.
在WTO协议中,《农业协定》对农业支持与保护问题有着严格的约束。主要反映在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上,包括协定中免于削减的“绿箱政策”和削减范围内的“黄箱政策”,我国必须按照该协定的规则合理调整对农业领域的支持政策。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更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以适应国际要求,从而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黑龙江省应着重进行对农民从价格支持向直接固定补贴转变并扩大补贴范围,合理减少食物安全储备支出,加强农村发展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R·F·本尼迪克特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她的传世之作《菊花与刀》,不仅是文化人类学的经典作品,而且也是迄今为止研究日本问题的必读书目之一。尤应提及的是,该书是以为美国政府提供的政策报告为蓝本而甘结的学术成果,它所提出的观点和结论,对战后初期美国的占领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本尼迪克特的学术成果早已成为美国政府对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过去7年里,美国政府对债务危机进行了控制,其根本目的在于将来自债务国的偿付债务支出的资金,转到各有关商业银行。美国政府把兴趣集中在银行方面,尤其是在债务危机爆发的最初几年(82—85年),这一点是容易解释的:1982年,美国的一些金融中心银行对拉美的贷款预高达银行自有资本的两倍。普遍的债务拖欠足以使这些主要银行破产倒闭。在《桑克斯论文集》和《桑克斯与费颂加论文集》中,作者讨论了美国政府关于支持商业银行收回本息的政策。然而,时过境迁,这些政策到了今天已不适应了。随着银行风险连年减少,美国各商业银行因债务危机招致倒闭的危险已不复存在,况且,几乎所有的拉美民主政体国家,因不堪负荷沉重的偿债负  相似文献   

6.
"美韩自由贸易协定"是继"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又一个被美国要求修订的重要协议。从协议修订的内容上看,"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改动并没有像"美墨加协定"那么大。这也反映了美国要求修订"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真正动机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贸易赤字,也有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和转嫁国内经济风险、缓解社会矛盾等更深层次原因。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修订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基本国策下,采取单边主义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总体态势,对已经与美国签署或正在与美国谈判的贸易协定带来不好的先例。面对美国的经贸单边主义政策,中国也应积极探索中美贸易摩擦的解法,在通过战略经济对话稳定中美关系的同时,也要继续推动自主开放与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下称《协定》)已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协定》创设了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影响到1250亿美元的贸易,实现了美加两国长达“一个世纪的梦想”,对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广泛的、长远的。《协定》也标志着美国总体经济战略的重要变化,值得我国密切注意并及早思谋相应对策。 (一) 《协定》产生的宏观原因 (1) 全球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影响。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总得说来是处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协调之下,它们主导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潮流。但是,进入八十年代后,却出现了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多极化的势头。在美国积极推动下并经总协定允准而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依靠联合的力量重振经济,现已可向美国的经济霸权挑战。结果是贸易战频频,双方在农产品及部分工业产品上连续发生激烈摩擦。特别是在1985年,欧共体提出了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目标,计划  相似文献   

8.
《日美地位协定》是规定美军在日特权的日美间协议。以地位协定为核心,由《日美安全条约》、地位协定、"密约"及日本国内特别法等构成的"安保法体系",在法理上确定了日本对美军事从属地位,并将该协定嵌入到国内统治结构中。"安保法体系"及其制度性支撑共同构成了规定日本对美军事从属的"法理框架"。日本将对美军事从属的压力传导至冲绳,导致冲绳基地问题的产生。基地的存在给冲绳带来了美军犯罪等问题,且在相关事件处置过程中司法不平等现象屡见不鲜,基于地位协定的"治外法权"导致冲绳民众被害心理的"再生产"。地位协定是冲绳基地问题的法理根源。  相似文献   

9.
孙永 《学习与探索》2007,(4):172-174
韩国积极推进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并把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扩大贸易、扩大市场,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战略中,与美国缔结自贸协定是韩国的重点对象,通过艰难谈判,在两国政府的授权下已达成协定。与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难以达成共识。与印度、欧盟等国将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成协议。韩国缔结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韩国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但有利于促进东北亚地区和中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9.24亿美元韩国和美国代表近日在首尔草签第10份《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根据协定,2019年韩国承担驻韩美军防卫费1.0389万亿韩元(约合9.24亿美元)。当天,韩国外交部韩美防卫费分担谈判代表张元三和美方谈判代表蒂莫西·贝茨在韩国外交部大楼签署协定。协定需获韩国国会批准后正式生效。10.94‰2018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的第三年,中国出生  相似文献   

11.
“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也称“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初期美国实施对苏遏制战略的重要一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恢复西欧各国经济、确立日后美国在欧洲事务中主导话语权的目的。战后初期的美国政府决意实施先行扶植欧洲,再遏制苏联的外交大战略,即采用“欧洲优先”的外交思路完善冷战初期大国竞争之战略储备。美国政府颁布《对外援助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即“欧洲复兴计划”正式实施75周年(1948—2023)之际,对于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深入探讨,可以准确地勾勒出杜鲁门政府外交决策者们的思维轨迹,更好地理解美国冷战政策形成之深层原因,以及美国当代“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2.
日本《海洋基本计划》是在《海洋基本法》指导下制定的重要海洋计划,对日本的海洋安保、海洋经济、海洋人才等方面建设均有重要指导作用。2018年安倍内阁根据国内利益诉求和对国际形势新情势的认知制定了新《海洋基本计划》,为安倍内阁在2018-2022年的海洋政策提供基本指导。其中海洋安保政策是该计划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加强国内整合与国际合作相结合、注重情报作用的预防性外交、扩大地缘空间、强调综合安全等方面,深刻体现出安倍内阁进一步向积极的自主政策转向的意图。新《海洋基本计划》安保政策是安倍内阁安保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45年9月28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两项公告,分别阐述美国关于大陆架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与公海某些海域的沿海渔业的政策。《杜鲁门公告》源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内出现的扩大近海管辖权的构想,反映了美国意欲扩大近海管辖权和维护海洋自由原则的双重目的。《杜鲁门公告》体现了美国国内政治的作用,反映了"边疆消失"论的影响,促进了国际海洋法的发展,是现代海洋政治和海底政治的重要里程碑,不过也使美国成为自身海洋政策的掘墓者。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9月,美国政府率先推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年底,美国副总统戈尔发表《全球信息系统将促进发展》一文,提出“构成全球信息基础设施行为计划”的设想。美国信息政策出台之后,各国政府才意识到信息尤其是科技信息对提高本国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相似文献   

15.
因高等教育服务兼具公共服务属性和商业属性,也因GATS不成熟,GATS项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一些国家正转而谋求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项下解决该问题.晚近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虽在具体承诺义务、相互承认对方的学历和专业资格义务方面有所突破,但在自由化范围和国内规章等方面,却远比GATS谨慎、明确,体现出侧重为政府保留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空间的趋势.我国虽已在<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等双边框架下开始寻求对政府的此类政策空间予以保障,但却考虑不周,当前不但应妥当限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范围,将公立大学所提供的服务排除在相关协定的调整范围之外,还应根据缔约对象的不同而为我国保留不同的国内管制权.  相似文献   

16.
与近年来流行的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资源诅咒"论相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国在19世纪实现崛起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美国没有陷入所谓资源诅咒的基本原因。美国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同心协力改变了美国矿产资源匮乏状况,使19世纪末美国矿产资源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美国能够成功地从资源大国迈向高技术强国,根本原因在于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包括就地工业化、扶植高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等。美国自然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当前的资源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数十年间,美国一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冷战的结束,对这一角色的重新估价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书作者坚持认为,尽管美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已不复存在,但它仍需要保护其主要利益。新的美国外交政策必须继续开发其“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必须尽可能地对亚太地区的环境发生影响。作者首先介绍了美国在1991年以前对东亚地区的政策倾向,并对其近来对该地区的政策加以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下,国内规制差异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壁垒。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国内规制壁垒的解决具有局限性,其自身发展也面临困境。在发达国家推动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CP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日本—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JEEPA)、《美墨加协定》(USMCA)等大型自由贸易协定近年来先后达成或取得进展。这些代表性的新近大型自由贸易协定引入了规制合作机制,注重多元目标的平衡,以"良好规制实践"为核心规则,采取实验主义治理,形成了规制合作的新范式。在实现规制合作的路径上,这些协定分别采用了引导式路径、协调式路径和强制式路径。中国在未来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应灵活选择合适的规制合作路径:与发达国家的贸易规制合作谈判应慎用强制式路径,可以接受引导式路径,优先选择协调式路径,并设计合适的规制合作规则;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制合作谈判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软法形式倡导"良好规制实践"。  相似文献   

19.
刘红 《日本研究》2009,(1):32-36
2008年秋季,以美国次贷危机深化为发端,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危机不仅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而且对实体经济也造成沉重打击。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危机治理对策,这些救市政策同日本当年的政策颇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对照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在金融危机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或许对预见美国政府危机治理政策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民众比例明显上升,已经达到近三四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有必要考察美国对华民意的最新转变及其可能产生的政策影响。相关民调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将中国视为美国的"头号敌人",担心中国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这一趋势。美国对华民意的恶化主要受到近年来美国精英对华看法转变和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也反映了美国民众意识形态中对中国的疑虑和不满。短期来看,美国对华民意仍可能阻滞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升级为"对抗"或"脱钩",但长期来看,由于中美之间存在战略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差异,美国民众对华态度很可能会在精英的影响下进一步恶化,这将为美国政府对华推行更加极端和强硬的政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