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苏宝芳 《社科纵横》2014,(11):143-146
美国高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取得一定的经验:通过课程传授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环境熏染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与家庭、社区协作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各种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入社会实践;构建学校与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化教育网络。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文从历史角度,阐述我国劳动教育推进演变的过程,寻找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的逻辑起点,剖析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分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存在问题,从理念、精神、制度、实践四个层面提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路径,以助高校更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10):170-173
新常态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重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大学生构筑坚实的思想屏障,是党和国家坚持"立德树人"的第一要务。高等学校要注重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指导,紧紧围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的人"的问题,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努力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生命力,进一步强化"理论+实践"教育手段,有力促进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价值提升与价值观外化自觉。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和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促进大学专业知识的深化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强化大学生劳动品质的塑造和劳动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四大育人功能,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然而高校志愿服务目前发展尚未成熟,存在管理水平低、保障制度等不完善、品牌文化缺失等问题.高校可从规范服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激励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依托学科特色,明确品牌定位,构建文化特色三个方面实现其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5.
郭迎选 《社科纵横》2009,(7):145-146,152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价值取向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有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由此导致政治价值观扭曲、直接影响人生价值选择、造成道德认识模糊。其矫正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扭曲进行矫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2):1-4
百年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大致历经晚清末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民国时期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思中国百年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变迁,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历史启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必须坚持价值多元与一元相结合;必须坚持规范国家、规范社会与规范公民相统一;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结合现时代的实际情况,又要从百年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变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9,(12):109-1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面临着价值观竞争的复杂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意义重大,能够发挥精神统领的作用,有利于保障意识形态的安全。中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整合多元价值观,并积极推进基于目标分解和内容衔接的大中小幼德育体系一体化,实现符号德育、意义德育与实践德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从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出发,探讨生命教育的价值体现,基于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式应该是:转变德育观念,确立生命教育的德育新理念;将个体的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回归道德本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对生命及其价值的认知;以校园为中心,重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7,(11):163-165
全媒体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分析全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基础上,通过梳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提出在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积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二,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第三,加强教育实践,促进价值观知行合一,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品德修养以及开阔大学生劳动视野几方面内容着手,简略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社会实践开展的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探索出一条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的路径,为各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服务社区长者于学校学生来说,是一项较好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如何使之成为学校长期的、运行有效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广州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学子情夕阳红"服务社区长者项目组在开展社区长者服务活动过程中,提出了树立做好"学子情夕阳红"服务社区长者的服务理念,并探索"学子情夕阳红"社区长者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密结合高校实际,着眼大局,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应对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和挑战,紧紧围绕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这三个主题,弘扬时代主旋律,努力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Moral education is a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moral competence of adolescents, particularly in nurturing their moral judgement and moral behaviour. In China,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at schools, moral education could serve as a collaborative point between teachers, school counsellors, social workers and policymakers to promote the moral, holistic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However, moral education is not as yet widely and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particularly the details of relevant policy, curriculum, textbook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This paper takes an initiativ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he subject ‘Moral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Sixiangpinde思想品德) which is a mandatory moral education subject for Grade 7–9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It also provides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he subject and moral education could be promoted under the contexts of promotion of adolescent holistic development and involvement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artnership between social work faculty and community practitioners to develop gerontological curricula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aging issues among social work students. We describe steps taken to identify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by examining gaps in the core curriculum and surveying community-based agencies that serve older persons who face a variety of problems. We also describe a unique field education assignment designed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how well community service agencies meet the needs of older clients and provid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on students'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s. The project highlights the role of community partners in developing relevant curricula for future social work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that used a macro emphasis for teaching research using older adults. Faculty developed the teaching model to address three key areas of concern in the education of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BSW) students for generalist practice: (1) research, (2) macro-level practice, and (3) ag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se concerns and draws upon previous literature to delineate a teaching model designed to strengthen these areas of generalist practice by integrating content on macro-level concerns and aging into the curriculum of a research course.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course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community and college project are described, as are the benefits for students, the social work program and the community. Preliminary findings indicate some support for the use of such a model.  相似文献   

16.
马林  吴晓娜  赵蕾 《社会工作》2011,(18):64-65
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尤其是个案、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资源整合,保证学生获得"以人为本"优质服务,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并有助于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社会工作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社会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本文立足于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实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当前社区工作中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虽然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但是很多社区工作者已经运用了诸多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为社会工作的本土...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that used a macro emphasis for teaching research using older adults. Faculty developed the teaching model to address three key areas of concern in the education of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BSW) students for generalist practice: (1) research, (2) macro-level practice, and (3) aging. The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se concerns and draws upon previous literature to delineate a teaching model designed to strengthen these areas of generalist practice by integrating content on macro-level concerns and aging into the curriculum of a research course.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course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community and college project are described, as are the benefits for students, the social work program and the community. Preliminary findings indicate some support for the use of such a model.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催生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蓬勃发展为广州社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家综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其中包括社区教育服务。家综在向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教育服务有着天然的优势。找准整合切入点,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社区教育工作网络,引导家综积极融入社区教育发展大局,整合、利用以家综为代表的社区民间组织力量,为社区教育增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社区社会工作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社会救助、社区卫生、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等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本文立足于标准化示范社区建设的实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对当前社区工作中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虽然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但是很多社区工作者已经运用了诸多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实践路径。最后,对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工作中推广和应用退出了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