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在海洋领域人类面临双重重大变革,一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加速推进全球能源转型及应对气候变化;二是全面发展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全球海洋治理。海洋能源不仅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还是连结全球能源转型与海洋治理的重要纽带。浩瀚的海洋蕴藏着巨量的能源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以海洋能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正朝着大规模和商业化方向迈进。国际社会合作开发利用海洋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在建设海洋强国和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框架下,中国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海洋能源技术强国,同时需要通过建立多边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海上能源丝绸之路和构建蓝色能源伙伴关系三根支柱推进海洋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此保障能源安全、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全球海洋治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球气候能源格局变迁过程中面临着日益紧迫的碳约束,一国应对或突破碳约束的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地位。清洁能源作为下一代能源体系的主导因素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推动低碳转型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清洁能源外交的开展已经成为一国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保障低碳竞争力以及推进全球气候能源治理新秩序构建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国内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崛起,中国清洁能源外交经历了从"外生性能力援建"到"内生性制度化"外交的四阶段演进路径。特别是中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成为世界首位的清洁能源大国之后,其外交呈现出多层多轨、"南南"模式创新和伙伴关系网络化等新态势。其背后的重要推动力量来自国内绿色发展的大力保障、国际体系的权力流变以及中国整体外交战略的能动性转向。该外交新态势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低碳转型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提升自身在全球气候和能源新秩序构建中的话语引领力和制度性权力。  相似文献   

3.
论世界能源体系的双重变革与中国的能源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体系发生了双重变革。其中,以页岩油气开发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革命缓解了能源市场紧张的供求关系,并使得油气资源的供应日益多元化;在政策引导与技术进步的影响下,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已经开始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从能源替代的角度看,这双重变革间存在着竞争性与矛盾性,但若考虑到更多的现实性因素,并从能源政治经济学等更广的角度看,两者则具有互补性与统一性。国际能源体系的双重变革对各国能源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美国决定恢复对传统能源产业的扶持,而德国则仍坚持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在高碳能源结构仍将持续、能源峰值尚未到来的情况下,中国应采取以保障能源安全为核心,兼顾环保的能源转型思路。在具体的实施层面,中国应注重能源转型战略设计的整体性、前瞻性以及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连续性。此外,还应推动能源外交的升级,通过加强能源制度性权力与输出能源开发能力,力争成为此轮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9,(3):93-9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确保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能源发展道路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甘肃是全国新能源资源条件最好、开发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也成为弃风、弃光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除应继续解决其技术性和经济上的障碍外,还应寻求法律层面的给力。据此提出了甘肃风电光电产业法律促进机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张友国  蒋鸿宇 《国外社会科学》2023,(4):121-146+244-245
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能源转型势头良好,能源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对新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对能源安全的日益重视,为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提供了良好契机。不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中国经济增长仍不能与能源消费强脱钩,诸多技术瓶颈仍制约着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体制机制短板和世界能源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大也使中国在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面对上述形势,同时吸取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进一步统筹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双碳”工作推进节奏,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综合应用好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强化能源供给保障等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赵隆 《太平洋学报》2022,(12):76-88
在乌克兰危机长期化、扩大化和复杂化的冲击下,全球能源治理陷入市场原则和非市场化干预的路径博弈,政治共识与权力争夺的目标落差,以及气候安全让位于能源安全议程的多重困境。面对国际油气贸易加速“去俄罗斯化”,以及非市场化措施频繁介入和能源议价权、市场份额争夺持续加剧,俄罗斯尝试拓展北极能源开发的价值效能、权力效能、安全效能和试点效能,通过资源变现增强危机“承载韧性”,发展替代市场提升卖方话语权,强化“能源—航道”发展的正向联动适应新安全态势,打造可再生能源发展试验区。受此影响,中国参与俄北极能源开发合作面临政治和商业场景的全方位变化,而优化互动格局和丰富合作主体,强化技术平台建设并探索可再生能源议程,成为提升中俄北极能源合作潜力的重要内涵,以及适应全球能源秩序变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国际秩序进入动荡调整期。中国应根据不同情势采取维序、改序、增序、融序和创序的"五序"方略。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国际安全、经济、政治秩序,同时对国际战略格局和全球化转型带来重大影响。国际秩序演变受制于大国战略竞争,中国要在妥善应对这场新式且持久的大国战略竞争中积极塑造国际秩序。中国要坚持不懈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将其作为推动构建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有效路径,为此,要推动伙伴关系的"六化"——战略化、全面化、全球化、多样化、网络化、持久化,倡导以合作共赢为核心要义的国际秩序观,并在新领域的建章立制方面积极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唤新的全球主义,催生新全球观和新人类观,这决定了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核心诉求及属性,它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平台塑造新型国际秩序,并通过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引领海洋秩序的变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能源问题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化石能源的加速耗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能源问题越发凸显。中国光伏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在国际市场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规制失灵,也陷入了产业发展的困境,需要进行规制重构:理顺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依赖国内市场需求发展,加大对研发环节的财税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支持价格制度。  相似文献   

9.
关键节点是人类迈向深蓝的重要依托,本文首先探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关键节点的功能及建设难点,紧紧围绕其关键节点的能源困境,论述海洋新能源在关键节点建设中的优势;详述当前新能源研究的难点:原始海洋数据的获取、岛礁海洋新能源评价体系的建立、资源的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测模型的建立、海洋新能源大数据建设,并提供应对措施,有效保障海浪发电、海上风电、海水淡化等新能源工程的选址、业务化运行和中长期规划。为各国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决策人员、科研人员、工程人员提供决策支持,为我国在海洋新能源评估领域赢得国际话语权,将国家倡议落到实处,切实呼应党中央提出的加强"一带一路"学术研究、理论支撑、话语体系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21日,中国太平洋学会第四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在福建平潭召开。此次专题学术报告会聚焦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搭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对话平台,为我国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各方深入交流与合作,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海上风电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海上风电产业被列为福建省"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海上风能是平潭的优势资源。目前正在加快平潭风电投资建设,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格局演变缘于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大国兴衰与发展模式转型密切相关。日本正经历的第四次发展模式转型对未来中美日关系乃至国际格局的发展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世纪后期以来传染病大流行历史进行梳理,发现每一次世界性的疾病流行都成为了国际秩序发生根本转变的转折点。新冠疫情的世界性暴发发生在世界大变革期,它加速了大变革的进程。如果说后冷战时期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导致既有的国际治理失效,那么新冠疫情则把世界带入了“全球复合危机”之中,它推动了新的国际秩序转换。建立绿色社会、向数字化信息社会转型以及重视福祉医疗型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亚洲的兴起将为国际秩序转型提供重要参考路径。今后,人类社会将进入合作共生的发展阶段,加强东亚各国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最终达成以多国协同战略为基础的“人的安全保障”体制,是东亚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安全倡导通过对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四项原则的贯彻,实现以较低成本塑造安全的可持续状态,是破解“安全异化”现象的关键之道。能源可持续安全是在能源领域对可持续安全理念的再发展,通过国际合作的开展以及国内层面的部署,塑造长期稳定的能源安全状态。当前阶段,中国的能源可持续安全现状,价格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化石能源波动性影响与可再生能源成本优势并存;渠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渠道高占比与国内渠道快速发展并存;运输可持续安全表现为国际通道风险长期存在与国内通道不稳定性并存;使用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低能效”向“高能效”的转变提升;环境可持续安全呈现出由“高排放”向“零排放”的转型过渡。中国应统合自身在国内能源消费市场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以推进自身优势同能源生产主体需求对接、共同助推可再生能源的时空维度突破、深度参与并积极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为着手点,为能源可持续安全的塑造打好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萌  邓曦东 《创新》2014,(2):17-20
中国正处于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来自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日趋紧张。《"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包括发展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化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优化中国的能源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缓解能源约束,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促进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在新形势下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探求》2016,(6)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新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重大载体。"一带一路"战略有中国与世界互动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交流共存的时代特征,也是中国参与改革和完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化信息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的区域乃至全球融合战略。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前沿地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要立足其区位优势,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东南亚交通枢纽的重大发展机遇,珍惜和善用各类基金等资源,发展好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辨析国际体系及其相近概念出发,根据国际体系的主体、范围、以及体系内部的发展,将国际体系的转型及变革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指明目前正处在国际体系第三阶段的转型期,并深入分析了当前国际体系转型的具体表现及其趋势,进而理性阐释中国在新一轮国际体系转型期内的对外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7.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能源外交战略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对于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能源外交成为我国外交工作的中心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能源外交在能源多元化、机制化、新合作模式和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进展。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能源外交面临着来自能源安全、国际能源新秩序、气候和新能源等诸方面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本文从能源规划、能源金融秩序、协调机制、合作机制和新能源外交等五个方面,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构建能源外交战略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当知识经济扣响21世纪大门的时候,全球经济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性增长,知识经济正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变着人们关于经济发展的观念和对未来经济形势和变化的判断,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引发经济结构、竞争方式、经济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变化。本文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谈谈知识经济与我国跨世纪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关系。一、对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和优化是国际、国内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21世纪将是一个经济、科技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十分严峻的挑战。国际上,我们面临着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重要战略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源安全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首要因素,资源之争业已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给美国的资源供求格局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给全球天然气市场乃至国际资源供求格局带来深刻影响。就中国而言,国际资源供求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给中国资源安全带来冲击,国际资源价格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冲击,国际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中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20.
柴麒敏 《阅江学刊》2022,(4):89-93+173
碳中和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尽管全球能源转型取得积极成效,但是距离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和能源价格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能源普遍出现供给短缺和价格通胀问题。能源技术创新是解决减排和发展矛盾的根本途径,碳中和进程下,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提高终端能源利用的电气化率并实现电力系统的深度脱碳。能源领域已经形成国际碳中和竞争新格局,主要经济体都在加快部署和抢占全球零碳产业和金融增长“新赛道”。复杂形势下,中国要促进能源安全与气候安全的协同,对大趋势做出战略判断:全景式地看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理性看待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退出的问题,务实地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赋能措施,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