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建构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明确活动的实施路径.该体系依循传统"明道、行道、传道"的"求道"路径,设计"明道-体验、行道-修习、传道-展示"的三级实施路径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一级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参加二级传统文化修习实践...  相似文献   

2.
温朝霞 《探求》2023,(1):63-7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多元体,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多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源。要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深入挖掘和阐发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且服务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该教学设计将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与3D打印技术结合,并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榫卯结构的设计案例,通过理论教学、产品设计、三维建模、打印制造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人文背景,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关系处理方面需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性优先、重视践行、推崇和谐的特点,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传承离不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根脉相系的民族记忆,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非凡民族气度和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为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丰厚滋养。从价值逻辑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从实践逻辑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传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的原则。高校要从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融入载体、强化师资建设三重维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7):25-28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优秀传统文化破解作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要根据其内涵和特点分析其时代价值,从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中探寻两者的契合,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作用、融入策略和实现路径,切实推动作风建设中各种问题和难题的有效解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解决作风不纯的问题,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育人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术,并且具备良好的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着力点,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是当前形势下思政教师应该侧重的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该文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朱智强 《生存》2020,(11):0174-0174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文言文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因此,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还可以了解到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语言魅力。文言文教学工作是对教师的一项考验,教师应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乐趣为主,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从而让学生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9.
孙嫱 《新华文摘》2022,(1):113-115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问题的讨论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后的古今中西之争,贯穿于中华民族近代救亡图存、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讨论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既要梳理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化对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双创"思想的认识,也要关注当下,提炼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从丰富的实践中总结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国特有的制药技术,而微课程具有时间和空间自由化的特点,根据现代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后疫情时期的学习特点,本微课程选取了中药炮制技术中"炒法"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相融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首先从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其次阐述本微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等,再次详细描述了教学过程,分别是学前自探自测、课程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拓展提升,最后是微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和笔者的教学反思.本微课程与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便于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任本命 《唐都学刊》2000,16(3):111-116
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进入大学生课堂,是针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忽视人文教育、忽视传统优秀文化的实际提出来的,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措施。在各类高等院校中都应当让中华传统优秀诗文成为大学生的一门主课。它既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是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呼唤,也是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需要和呼唤。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它更是人民教师塑造人类灵魂的需要和呼唤。  相似文献   

12.
南台湾儿童影戏的校园传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琪瑛 《创新》2009,3(7):17-20
我国皮影戏在2005年正式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后得到了具体保护。但在保护民间皮影的同时,更应考虑如何开辟一条能让影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之路。南台湾校园儿童影戏以一种适时、适人、适地的"三适性传承模式"有效地将学校、儿童、皮影文化区共同组合成一个动态的民俗应用场域,20多年来不断创造出与时代接轨的现代皮影,同时也保护了传统皮影。  相似文献   

13.
徐桂梅 《学术交流》2002,(4):125-128
对外汉语教学是汉语研究的试金石。用这一试金石检验“把字结构”的研究,便可发现我们的许多认识尚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反映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则是教材和教师只讲“把字结构”的语法构成方式而回避为什么和在什么语境下用该结构,学生只会造“把字句”,但在交流中回避使用该结构。从修辞的角度探讨操汉语的中国人创造和选择这一言语结构形式在文化、民族心理以及表达习惯等诸方面原因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形式美构图原理是设计的基础,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理论"的重点章节.通过运用拼贴法进行教学,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把枯燥抽象的设计理论融入到具象生动的拼贴过程.拼贴法教学是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尝试,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设计热情,有利于解读与传承中国古典造园精髓.  相似文献   

15.
章仁彪  朱哲恒 《创新》2012,6(4):21-25,126
在"现代性"的目标下,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转型是以批判和解构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当代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文化思想市场的建设滞后,文化创新与发展的紧迫性凸显。在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中,应坚持传统与时代的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西方文明在基本完成现代化的历程后,重新寻求"世界意义"的新路径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国文化智慧,这也是中华文化"世界意义上的建构"的时代性机遇。  相似文献   

16.
郑青青 《创新》2009,3(9):27-30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的邻邦,越南受到了汉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越南的宗教形成发展及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今天。了解中国道教对越南宗教信仰的影响,是人们了解和研究越南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越南。  相似文献   

17.
创业教育的价值理念辨析与改革举措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红宇 《创新》2009,3(6):61-64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理念,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把创业教育理念变成高等学校的教育实践,使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既会“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就要认识到“思想改革是先导,体制改革是保障,经费投入是前提,教学改革是核心”。要对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体制进行改革,进行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及环境创新,使高等学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相似文献   

18.
王俊峰 《唐都学刊》2004,20(5):118-121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辨、理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评析甄别传统道德与传统美德的功过,科学界定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异同等,对于我们充分认识"以德治国"的方略,全面理解"先进文化"的蕴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飞舟 《社会》2017,37(4):143-187
本文是对费孝通先生晚年思想转向之成因的研究。费孝通晚年的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力倡"文化自觉",由早年注重西方文化变而偏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费孝通晚年著作的详细考察,本文认为,费孝通的思想转向是他在对中国现实社会的不间断的调查、实践和反思中形成的。这种思想转向是一种"社会科学"的转向,而不是文化立场的转变。本文以四个部分来论述这种转向的发生。前两个部分讨论费孝通晚年谱写的"两篇文章",即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研究、民族和边区开发研究。在这两个领域的经验研究中,费孝通都遇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上的挑战,他发现:乡村工业、民族和边区的发展都不只是经济社会政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问题,而是和其背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心态和文化有关。如何把握这些心态和文化,是本文的第三个部分,即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费先生从英国人类学家Leach因《江村经济》所提出的两个方法论问题入手,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展开了漫长而严谨的反思。反思的结果一方面是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看法,也是对上述两个经验问题的总回答,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自觉"理论的方法论补充。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的是费孝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晚年如何身体力行,在"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是为真正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0.
论儒家传统文化的现实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颖 《学术交流》2004,(11):15-18
儒家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精华的内容,其中优秀的传统道德精神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对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儒家优秀传统道德遗产,将新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社会主义新道德要求与传统道德结合起来。如,"天下为公"与现今提倡的无私奉献、"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与忧国忧民、"仁爱"精神与关心他人和集体"恪守信誉"与诚实守信、崇德重义与大学生文明修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