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创新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目标与省级经济增长目标的差异,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的层层加码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层层加码显著抑制了城市创新;中介机制分析表明,层层加码会通过促进扩张性投资与挤出政府科教支出,抑制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层层加码抑制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不利于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层层加码对城市创新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V型变化特征,且层层加码对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强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增长方武难以长期持续,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目标应从配合传统增长方式转移到创新驱动增长方式所强调的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四个环节上来,为实现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富饶的地区之一,但是,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分别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以及收敛性等多个角度,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十六城市间从1978年到2004年27年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世界100个主要城市2003年的数据,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增长核算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解释城市产出增长的79.8%,是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产权和司法制度是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技术进步对城市全要素生产力也有显著影响,制度和技术进步可以解释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近70%,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源泉。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揭示,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城市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上,而良好的制度有利于降低城市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本文实证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要实现我国城市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作为有效制度的供给者的城市政府必须进一步转变自身的职能。  相似文献   

5.
刘冲 《东岳论丛》2015,36(2):157-161
我国城市污染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城市环保投资需求量也逐步上升,政府要在优先保护环境还是优先发展经济之间进行权衡。利用1992—2012年的城市环保投资数据,构建模型进行VAR协整分析,判别GDP与城市环保投资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影响程度,得出二者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GDP通过这种均衡关系对城市环保投资进行有效地调整,而城市环保投资的不稳定对GDP波动的贡献相当大,中国迫切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变革、创新与开放手段来改善中国环保投融资结构,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古代小康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再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小康社会阶段目标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确定和提出,是指导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伟大纲领,是中华民族对实现伟大复兴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各项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数量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创新驱动路径是以科技创新形成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产业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支持体系,以制度创新提供激励导向,以战略创新形成战略支持体系,以管理创新形成有利的环境支持。而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创新驱动主体;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制度环境;推动政策转型,实现政策导向的转变等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也在迅速增长,本文在考虑多种要素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增长的模型,利用2003~2013年的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值为0.025,表明其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大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而对小城市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公交车、出租车和道路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经济增长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都体现在小城市。因此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选择适合的交通方式,大城市应继续发展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推广PPP模式,增加轻轨与市郊铁路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转化为知识型经济增长模式,知识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成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从教育的社会收益来看,小学的投资收益率高于中学,中学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大学。笔者认为,从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基础教育还应该做如下创新:加快普及高中教育的步伐,提高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变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提法为普及初中或高中义务教育;加强教师培养,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强中小学生的实用性教育。  相似文献   

10.
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核心特征并且与城市经济增长紧密相连.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入手,探讨了城市聚集经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建立了实证检验两者相互关系面板数据模型,以中国地级以上城市1990-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聚集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该弹性系数为0.14%且具有长期、动态性特征,同时这一效应要低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聚集经济的增长效应,以此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用1998-2011年23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对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此类城市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工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制造业投入、科技水平、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资源开发极大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严重消弱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资源开发带来了"荷兰病"效应,即资源开发对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入、外商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也没有带来显著的人口素质提高;资源开发对科技创新产生有限的"挤出效应",间接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成功转型;重视教育发展,加速科研转换能力;积极引进外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等方面入手以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2.
"休克疗法"后,俄罗斯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深刻的危机和教训曾经引起了世界上的普遍关注.但危机后的俄罗斯经历最艰难转型期后,很快又步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同样让世界瞩目.危机的根源何在?经济增长的根本诱因何在?通过对俄罗斯"休克疗法"的选择进行再分析和反思,探讨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Ⅴ型反转的深刻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3.
论扩大内需政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为防止经济下滑,当前宏观调控转向旨在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组合.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经济"两高一低"不平衡结构特征的形成,其次,深入分析形成这一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最后,论证单纯着眼于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的局限性,提出"长期着眼,短期入手,实施兼及长期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短期扩大内需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省域经济增长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携带绝大部分信息总量的前提下提取两个有效主成分。由于本文中两个主成分的经济含义与波特创新驱动理论中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阶段的内涵存在高度一致性,从而为基于综合评价视角识别省域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将省域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类型:创新驱动型、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投资驱动型、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转变。实证分析结果不仅与客观实际有很好的吻合,而且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的研究结果有着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16.
张芳洁  滕焕钦 《山东社会科学》2008,(12):136-138,152
"治安保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向政府综合治安管理领域提供商业保险产品和进行风险管理的创新活动,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提供服务。它一方面拓展了商业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同时也为保险业务经营开拓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本文通过对山东"治安保险"发展的实证研究,探索"治安保险"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有效契合的运行模式及意义,并对其持续良性发展提供简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是经济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探讨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为例,以其1978~2006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参照,对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大庆地区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资本、劳动、能源三要素生产函数,利用1995—2012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科教、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和产业升级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阶段性差异。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各阶段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阶段性差异显著。对外开放、政府干预、产业升级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和方向具有明显阶段性差异。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实施差异化区域经济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19.
高波 《河北学刊》2020,40(1):142-153
依靠创新驱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向高质量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赶超",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从"中低端消费"转向"中高端消费",从"制造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从"出口导向"转向"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从现实来看,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仍面临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长期偏低、中高端消费供需结构矛盾凸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及资源空间错配等诸多困境。因此,在机制和路径上,须促使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深度融合,激发全社会企业家精神,增强生产有效供给能力,培植融入和主导全球的产业链,持续提升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促使跨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深耕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更好地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高品质消费需求。这是培植国家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20.
唐艳  杨俊龙  齐美东 《学术界》2012,(4):49-58,284
本文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通过对安徽省2007年14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计算整合,得到18个产业部门投入产出表。并依次计算出相关部门的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从各方面分析了安徽省银行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并提出加快发展安徽省银行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