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城市化”观念的转变问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是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而发展的,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化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农民身份的改变以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从农村、小城镇转化为城市的过程。没有农村的转化,没有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就谈不上“城市化”,而只能是“大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实际,统揽全局,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作出的科学决策。我国是一个有着9亿多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国家的基本问题,我国要建设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农村社会的小康,也是不现实的;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也是不完整的。可以说,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笔者非常赞成严金明教授的一个观点:农村、农业、农民和农地问题应为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四农”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农地虽不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唯一决定因素,但农地问题仍然是关乎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我国现行农地制度仍然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大要义,值得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4.
新一届政府把“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作为未来若干年的工作重点难点来抓。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意义特别重大。笔者就这个问题对文成县农村的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提出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疾呼声中,“三农问题”顷刻间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名词。在此背景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规划,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此来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突破“三农”瓶颈, 全面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业能级、改善农民生活,在农村彻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足以体现出新时代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等存在的重大问题,精确把握新时代"三农"发展轨道,是新时代的伟大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措施加快补齐农民短板,才能更好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即将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和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打下基础,推进中国最终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困扰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大难题。中国要想在20年间实现小康目标,关键在于真正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切切实实地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宏志 《城市》2008,(10):58-62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内涵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有进一步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的初时期,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使我国农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改革的进程,由于受到体制转轨、法制不健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三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0.
陈涛 《公关世界》2023,(1):58-5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时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涉农专业高职学生存在的“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从农”的突出问题,涉农高校应把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有机结合,认真审视并完善涉农专业学生农业职业价值观培育工作,转变职业观念,激发人生理想,引导其树立“学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思想,这也是乡村振兴对高职人才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旅游业作为一个永远朝阳的产业,必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一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而乡村旅游产业也必将成为农村快速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蛟河市作为一座典型的农业型城市,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基于此,笔者在文中对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难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蛟河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城镇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目前有12亿多人口,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农民问题的解决。因此,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致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长期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要求通过发展农业来支持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各行各业都要支援农业,努力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并且采取了发展支农工业,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许多具体措施。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蓝图中,农业现代化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土地制度关系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如何协调承包地“二轮延包”制度下的人地冲突,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和关键。探索承包地“二轮延包”制度下人地冲突的协调路径,推动更顺畅地实现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从而维护农民群体的合法权益,这对于实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健全土地承包的监管与救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驻村帮扶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帮助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四川省剑阁县双旗村在广元市自然资源局的对口帮扶下,立足丰富的林地资源、深厚的乡村文脉、秀美的自然风光,正逐步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致富路,同时也荣获了“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第六批“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第三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四川省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诸多荣誉。  相似文献   

16.
吴镕 《炎黄世界》2013,(2):31-31
瑞芝同志说下农村调查要真调查,不要假调查,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拳拳爱农之心,溢于言表。 与杜瑞芝同志相识相知,缘于农村工作。我们都一辈子献身“三农”事业。我国没有农会,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被我们戏称为中国的“农民议会”,“议长”是农口老领导杜润生同志。那时会开得很长,有讨论、辩论和争论。记得1981年农村工作会议从北京开到天津,有半个来月。会上发言的勇敢者杜瑞芝同志堪称第一。会后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反响特好。农民说吃了“定心丸”。胡耀邦同志说今后每年都发个一号文件讲农村、农民的事(那时还没有发明“三农”这个词)。  相似文献   

17.
许铁军 《老年人》2006,(10):10-11
“我出身农民,来自田野。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教育培养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如何变迁,我心中始终保持着与土地、与农民那份天然的亲切与关切。”——摘自毛致用《农业·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18.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形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我国和谐社会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这几年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新农村的新政策。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相似文献   

19.
蒋飞  陈娇娇 《现代交际》2023,(5):62-69+123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亿万农民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立足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取得了瞩目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中国共产党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齐  韩小飞 《城市》2011,(6):42-44
一、规划设计背景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农村发展战略。在此后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将农业发展、农村进步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