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审美教育和创新精神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引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展开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心理,使其具备创新的精神,增生创造的才能。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审美教育和创新精神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引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展开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心理,使其具备创新的精神,增生创造的才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俄音乐教育特点的比较,得出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应明确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音乐教育实践环节,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人利导"教会学生采用自己所学到的基本知识,主动、自觉的提高自己专业修养能力;最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宽泛坚实的基础知识、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全面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并发展个体,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适应社会、具有创新精神、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这样就完成了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那么音乐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具有哪些功能,本文根据这个问题,将做一些简要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阐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下音乐教师角色的转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提出了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的音乐教学模式,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和师生观。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从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操作、动手技能、科技视野等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增值的过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环节,打破旧的培养模式,创立崭新的以“创新精神”为宗旨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性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标新立异、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 程中变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我结合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在班级开展了以“动物尾巴的作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它首先是一种人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而创造性、创新性是人的个性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实际上就是抓住了“人学”。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实践这一课题,我认为关键在于坚持教学的开放性。一、教材的开放性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生的“材料”,而非我们教学的唯一内容,更不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唯一工具。我国目前有多套英语教…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包括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高师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即建立“学科专业教育 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别要做好学生专业知识更新和教学行为转变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目标,即培养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及基础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因此,要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对钢琴课教学进行改革,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内容要适用,特别是加强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的教学训练,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师资人才。本文针对当前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现状和不足,试从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拓展,注重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一一设置以弹唱课为中心的综合实践课,以及建立多样、全面的成绩评定体系四个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法是研究音乐教学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音乐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音乐教师和学生为达到音乐教学目的而共同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可以说它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更进一步学习音乐教育理论,深入开展音乐教学研究,不断探讨音乐教育规律,充实、丰富和完善音乐教学方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认识过程的一个主体,因此,…  相似文献   

13.
音乐新课标的中心内容所体现出的理念与奥尔夫教育理念在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理解多元文化,关注过程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的内在契合性。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我国音乐新课标契合性的深入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借鉴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从而为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音乐课,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以突出音乐审美为中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发挥,注重合作小组的建立与评价,重视音乐实践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知识与创造的关系,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旨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音乐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及积极向上的哪心态,终身学习和创新精神,影响感染学生,教学中要具备吸引学生能力,具备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监控能力、评价能力.要有教学机智,有运用教育现的能力等.从而完成<音乐课程标准>要求的职责和重任.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音乐教育必须把握这个根本目的。从参与教学的准备、参与教学的展开、参与教学的总结三方面对如何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探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使他们真正受益,让他们成为音乐审美的主体,使每一位学生自觉地把音乐作为自己终身的生活需要,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器乐、创作、识谱,欣赏教学等方面。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 唱歌教学过程中,包括了音乐知识、歌唱技巧,识谱能力的学习和运用,包含了音乐感受,欣赏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也包含了较好地再现歌曲的情绪、意境所需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又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因此,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歌唱,最易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充分表达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歌唱是音乐感最好的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刨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每个学生都有喉咙,以歌唱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最简便、最经济,易普及、效果好。 通过师专几年的音乐选修课教学,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提高唱歌的教学质量、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音乐鉴赏力,发挥想象,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明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意义,创新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准确地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审美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教学法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是激活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结合新课程标准在音乐教学法中的实际运用展开对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研究,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明确音乐教育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构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