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四十年过去了,《讲话》的根本精神过时了没有?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非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我们今后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①《讲话》的内容十分丰富。毛泽东同志围绕着“为群众”这个中心,论述了文艺上  相似文献   

2.
刊首语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讲话》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科学精神,指导了半个世纪革命文艺事业的发展。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讲话》的精神实质,仍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故本刊特辟“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笔谈”专栏,发表刘建军《全面继承继续发扬》、周健《试谈毛泽东文艺民族化思想》、刘秀兰《毛泽东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张孝评和赵小雷《坚持革命的功利主义文艺观》和刘建勋《关于延安文艺的历史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革命文学遵循着《讲话》指出的方向,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革命文学发展的实践,特别是“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文学发展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所论述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理论原则是正确的,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具有伟大的指导意义。《讲话》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但是,在“四人帮”为患的十年内乱时期,《讲话》的基本精神被“四人帮”所篡改、所沾污,甚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们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自然会想起前些年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一些人对《讲话》的诋毁和攻击。有一种散布相当广的论调,就是指责毛泽东的《讲话》“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它的“政治实用丰义”造成了“文艺自身的失落”、“文艺的审美本质的失落”。我认为,这种指控完全是虚造的。如果  相似文献   

5.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问世51周年了,半个世纪以来《讲话》阐明的文艺思想给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有力的指导,对文艺事业的兴旺繁荣具有深刻的影响。重温《讲话》,“当然不是为了讲些庸俗的颂词,而是为了阐明自己的任务”(《列宁选集》第2卷416页)。首先,我们必须完整地把握毛泽东同志阐述的文艺批评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这一明白无误的表述是尊重我们民族历史,承继其珍贵遗产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同志分析比较了孔子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四十五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文艺领域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文艺的同时,我们也遇到过挫折,产生过失误。在这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岁月里,《讲话》经受了严峻的历史风雨的考验,至今仍放射着灿烂的理论光辉。今天,历史已发展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时代条件的改变,《讲话》里某些观点也需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作出新的解释,但《讲话》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所制定的一系列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原则却是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国内文坛某些“主体性美学”论者,为了推倒毛泽东文艺思想,从美学的角度大肆攻击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偏偏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是“文艺政治学而不是文艺美学”,充满“帝王思想的病毒”,“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讲话》为蓝本,对毛泽东文艺主体论思想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文章认为:在《讲话》中,文艺主体实际上就是革命主体,人民是毛泽东文艺主体论的核心内涵;而立场、态度、情感“三位一体”的主体塑造原理,可看作是毛泽东主体论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毛泽东《讲话》的再认识张廷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从1942年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因此,重新认真领会《讲话》的内容实质,弄清与此有关的理论问题,对于研究总结毛泽东文艺思想,对于促进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就...  相似文献   

10.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而不是固执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献。 正是《讲话》标志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诞生和形成。 正是《讲话》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推进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 正是《讲话》指明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道路和继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问世以来,就有许多版本在流传。据北京图书馆参考书目组统计,在1953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新的《讲话》的定本(以下简称“选集本”)以前,国内(包括香港)已出版的《讲话》各种单行本共有九十三种。本文拟就《讲话》的两种主要的版本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四十年了。《讲话》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解决了文艺发展中一系列根本的问题。它的基本思想至今还是我们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方针。《讲话》的产生,既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贡献,也是我们党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广  相似文献   

14.
在作为哲学家的毛泽东的著作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他的哲学思想和时代的哲学精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也不例外。可以说,《讲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文艺表现。 1.《讲话》体现了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了解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了解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选集》第2版,人民出版社,第1卷第282页)。因此,形而上学反映论不懂得社会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懂得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从而不懂得反映过程就是能动的过程。毛泽东把自己的主要认识论著作题为《实践论》,  相似文献   

15.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而不是固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是科学的,完整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批评理论的重要发展。那些曾经在一段时间对它的非议、责难乃至否定的诸种言论,通通是错误的。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在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讲话》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凡引文未加注明的均引自《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的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讲话》,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讲话》,是非常重要的。自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文艺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思想活跃,创作繁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文艺形势的主流是好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一面光辉旗帜。以《讲话》为标志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起了重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在毛泽东文艺思想中为大家所熟悉的一个重要內容是强调“民族形式问题”蠖舅?“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①他还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  相似文献   

19.
敖忠 《中华魂》2017,(9):33-35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75周年。"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75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讲话》所表述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为一代代党的领导人和广大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不断传承着、发展着,堪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永远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五十周年了。我们结合五十年革命文艺的发展,认真学习《讲话》是对《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的最好的纪念。 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不能不承认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不能不承认《讲话》的基本精神、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科学性、真理性和权威性。例如,我们的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社会的过程中改造世界观,转移“立足点”;革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