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金融市场,对于改革金融,促进商品货币关系和信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开放金融市场的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一、开放金融市场的理论依据金融市场是金融债权人与债务人互相接触,进行各种金融工具或证券自由买卖的场所,即同类金融工具或证券同一时间受同一价格支配的区域。它是社会资金自由分配的一种工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商品生产的大规模发展,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已是改革金融体制、搞活金融、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其理论依据有五条: 1、开放金融市场是健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重要内容。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除运用指令性计划来管理经济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发展和完善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体系。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有代表性的是与商品供求有关的商品市场,与资金供求有关的资金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计划和物资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机电产品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打破了几十年来实行统一计划、分配、调拨的传统模式,比其它生产资料,如金属材料、化工建材、木材、煤炭等先行步入市场。然而,由于机电产品自身具有它的特殊性,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和计划管理上既有指令性又有指导性和市场调节三者兼行的“混合性”,因而机电商品市场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为此,本文拟  相似文献   

3.
金融运行机制与经济体制存在着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商品决定货币,物质流决定价值流,金融运行机制依附于计划安排,留下的只是一张金融的外壳,银行仅仅充当了财政的出纳员和簿记员;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决定商品,价值流决定实物流,金融机构也以完全不同的机制运行着。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金融领域也面临着他变和更新。一、我国全融运行机制现状分析近几年,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其运行机制还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1.不同经济体制决定了不同形式的货币运行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其主体是由中央银行和工商信贷部门来具体执行职能,并由国家银行及政府附属物之企业具体构成,货币运行政策通过一系列计划指标对经济活动发挥作用。作用的渠道是在单一指令性垂直指导下执行,其货币政策在运行机制中表现得简单而直接。货币供应中的数量及规模也由国家政府部门按计划及宏观经济目标进行直接规定。银行按指令性计划向经济部门提供货币,经济部门则将供应的货币直接转化为投资与消费,以此来影响总收入的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运行机制基本上全依托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供求变化来调节其供求。货币供求的主体是由超脱的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人们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几十年来已习惯了的诸多“公理”性命题。社会经济关系说到底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长期以来,在政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认识上形成了一系列“定势”,其中不乏传统体制的产物,以此来指导改革实践,必然使政策制定和行为选择步入“误区”。80年代发生的种种磨擦、矛盾和反复,深刻表明了,深化改革必须解决造成“误区”的深层关系。为此,有必要重审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中的若干“定势”。  相似文献   

6.
1商品经济新秩序,可以称之为商品经济体制下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及其法律和行政保障系统。由于秩序是体制的运行状态,探讨新秩序和治理当前的混乱秩序,自然应从十年改革发展的反思入手。回顾十年来商品流通领域的改革,对于治理当前混乱的商品流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金融调控体制,仍是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调控体系。显而易见,这种调控体系,既不适应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又难以控制住货币供给总量和强化结构调整。因此,探索以市场配置源为核心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已成为紧迫的金融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20年。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来看,是经历了一些曲折过程的。对某种改革的思路或模式做一些探讨式的评析,谈一点个人的见解,也许不是多余的。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市场取向改革。所谓市场取向,就是逐步缩小乃至最后取消原有的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并逐步扩大和加强市场调节的作用。市场取向改革的目标模式,经历了不断探索的曲折的前进过程。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到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主义各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不约而同地针对传统体制下忽视商品经济发展,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情况,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重视商品货币关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理论和政策。在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中国深圳特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自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举办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特区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深圳特区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脚踏实地的、富有成效的初步改革,变高度集中的产品分配式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为以国际和国内市场为主要导向的市场调节型的计划体制;变单一计划价格形式的国家定价型的价格体系为以市场价格形式为主导型的价格体系;把国家统一分配劳动力、由企业办劳动保险的劳动及其保障的传统体制为准自由择业型、合同化管理、劳动保险社会化的劳动及其社会保障新体制;变全国划一的传统企业工资制度为宏观调控下的企业自律的市场工资制度;把传统的指令性指派干部的传统的人事制度改变为通过社会招聘、选贤用能的灵活的人事干部制度;把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的僵化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建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商品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信用经济。它客观上要求金融调控从原来财政调控的从属地位中解脱出来,在商品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首先从扩大银行贷款范围入手,逐步恢复和健全银行机构,确立中央银行制度,开拓金融市场,发挥资金、利率、汇率、结算等金融杠杆作用,并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的,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部分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手段初步运用的金融体制。这一金融体制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曾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起过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金融体制中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  相似文献   

12.
在加强宏观调控,推动金融改革中,对城市信用社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促进资金运转,加快城市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以供切磋交流。 一、正确理解宏观调控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关系: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总闸门和大枢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正确掌握金融航向,加强宏观调控是不能放松的,在信贷规模上实行指令性计划也是必要的。但是计划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无论是金融企业内部,还是整个国民经济计划都不可能制定出包罗万象而又十分准确的计划,就制定贷款增长计划来看,它要按经济计划增长率和预计物价上涨率来确定的,其中物价上涨率又与通货供应量和贷款多少紧密相连。还有政治气候、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对原订的贷款计划有所制约,因此,指令性的贷款计划也要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作相适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将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新体制的建立产生巨大影响。 承认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必须从根本上摒弃那种企图把种种社会经济活动统统纳入计划,并且单靠行政命令加以实施,忽视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的作法。实行计划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必须坚持。但是,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行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从我国实际出发,今后的改革是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发挥市场调节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建立起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  相似文献   

14.
开放生产资料市场,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挥城市物资流通中心作用的迫切需要,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开放生产资料市场,就要充分发挥城市物资流通的中心作用。当前,必须进行物资体制的改革,这是深入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物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结合计划体制、价格体制的改革,把生产资料的购销从产品分配转变为商品交换,把受行政区划和行政部门分割的封闭式的流通体系,改革为以城市为中心,按经济区辐射的开放式的流通网络,使物资流通体制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四化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清除过去“左”的错误中,人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价格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在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既有成绩也有失误。经验和教训说明掌握正确的改革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分析探讨。 一、循序渐进的方法 价格改革不能企图一蹴而就。在前几年改革中有所谓“一步到位”的观点。这种观点只有害而无益,无论是一步到位还是两步三步到位都不可能解决我国的价格问题。我国的价格改革必然伴随从产品经济旧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转变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几年或十几年时间能够完成的。我们的价格体系过去基本上是行政指令性体系,现在要转变为迎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体系。这个转变包含的深层含义就是要使价格设置、价格变化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使价格真  相似文献   

16.
一城市住宅商品化问题是一个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首先,住宅商品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住宅作为商品,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是不把城镇住宅作为商品的,而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由国家统建统配,实行低房租政策。由于受传统理论和苏联做法的影响,再加上对供给制办法的沿袭,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由来我国经济学界在改革的开头几年,对改革需要有一个什么样的客观经济环境曾展开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我国经济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从宏观经济角度论,就是要求社会总供给略大于社会总需求,形成一个买方市场的局面。这就要求我国的生产性企业为社会商品的流转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从国家财力来说,要求有一定的财政物资后备来支持经济改革。我国在改革的十年历程中,基本上便是按照这样的一种思路来处理经济发展同经济改革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价格改革步伐的迈开,应采取什么对策来治理,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争论已经不多了。但是,坚持计划经济为主,要不要实行指令性计划,看法还很不一致。有人认为,实行指令性计划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官僚主义和瞎指挥。因此,坚持计划经济为主不一定要实行指令性计划,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应该逐步改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一、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全民所有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具有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因而它必须由一个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社会中心来掌握和支配,并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组织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社会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用权统一起来。当国家还存在的时候,这个社会中心就只能是国家机关,即由国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并  相似文献   

19.
时下有—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抛弃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但应该保留指导性计划。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要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健康运行、非但应保留、改进,完善指导性计划,而且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保留直接计划、指令性计划。当然,这种直接计划不再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基础上,而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控体系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一、从计划、财政、金融的演变过程看我省宏观调控的现状和问题1.计划体制改革步伐较快,但缺乏明确的改革方向,更没有宏观调控所需要的手段和内容。应该讲,十几年来计划体制改革确实迈出了大步。据统计,在生产领域,全省工业生产指令性计划产品,从过去的无所不包,减为1993年18种,省级指令性计划仅为6种。交通、邮电也基本不再下达指令性计划。农业在1979年以前对25种主要农产品产量实行指令性计划,目前已全部取消指令性计划,只对粮食、棉花等9种主要农产品产量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在物资流通方面,全省的统配物资由1979年的25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