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研究魯迅先生生平和作品的文章里,專門談魯迅先生和外國文学关系的还比較少。据我所見到的,除了雪峰同志在1949年4月所寫的一篇很精彩的“魯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以外,別的好像就不多了。这种情况是不很好的。因为在魯迅先生的一生革命文学活动中,他曾不断地接触过許多國家的作家和作品。我們甚至可以說,魯迅先生的文学活动是从翻譯外國文学作品的“域外小說集”开始的。其后,在他不断地創作与战斗的年头里,他始終不忘記把有益的外國文学作品介紹給中國讀者。只要有机会,他总是不忘記叫人注意翻譯工作。1919  相似文献   

2.
魯迅的《狂人日記》里的“狂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他是一个患有“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呢,还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战士?他是一个发狂同时而又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战士呢,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狂人?这是人們在《狂人日記》的研究中,历来就很有不同看法的問題,也是目前有些人正在試图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3.
“阿Q正傳”     
一、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寫“阿Q正傳”的? 要分析“阿Q正傳”,我們认为首先要研究这一个問題,就是,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写“阿Q正傳”的?研究这一个問題,魯迅自己的話可以做我們的鑰匙。当“戏”周刊編“阿Q”剧本的时候,魯迅有“答‘戏’周刊編者信”,其中說:“果戈里作‘巡按使’,使演員直接对看客道:‘你們笑自己!’(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4.
一魯迅活着的时候,形形色色的反动文人,曾以托尔斯太为招牌,来攻击魯迅,誣蔑魯迅。他們譏諷的說魯迅是“杂文家”,托尔斯泰才是伟大的作家,因为他沒有“駡人文选”。他們都以魔鬼的伪善劝魯迅学学托尔斯泰,去創作“战爭与和平”那样伟大的作品,他們說杂文既非詩歌、小說,又非戏剧,不能列入文艺之林。作者写杂文,就是堕落的表現,实际上却是害怕魯迅的匕首投枪似的杂文,投进他們的心脏,揭露他們的兽形。針对这种卑鄙的企图,魯迅指出托尔斯泰也写过“駡人文选”,他在欧战时期,就写过駡沙皇的信(注),所以托尔斯泰学不到,学到了也难做人,他生存时,希腊教徒就年年詛咒他落地獄。同时,魯迅始終認为  相似文献   

5.
魯迅在第一次国內革命战爭失敗以前,“一向是相信进化論的”,“以为將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按照他自己的分析,在一九二七年春到广东,目睹了国民党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員和革命群众之前,他的思想基本上沒有超过进化論的界限。这已是大家公認的事实。但是,是否因此就可以認为“五四”时代的魯迅,还沒有了解革命斗爭的必要呢?有些人把魯迅自己在前期常說的“国民性”或“国民精神”当作“民族性”的同义語,因此判断魯迅在沒有确立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之前,还不能分清統治者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二年中蘇友好月,蘇聯文化工作者代表團團員列寧格勒大学教授‘中国近代史’作者葉菲莫夫教授来訪問南京。他和我談太平天国史,大家討論了四個問題:一、太平天国革命性質;二、太平天国人物批判;三、太平天国與天地會問題;四、太平天国年代問题。後面兩個是太平天国史上新提出的問题。當時我曾把讨論整理,寫成一篇記錄。現在我把這篇記錄發表,請同志們作為討論的‘引子’,以求得出正確的結論。關於第三個問题。我已另寫了一篇長篇論文‘太平天国舆天地會關係的問题’,發表在历史教学一九五四年一、二三月份上。在這裹所記錄的是當時簡短的討論。在問题的提出,與討論的程序上,似乎也还有些可以参考的地方,所以我没有把它刪去。  相似文献   

7.
我作《张荫植和戊戌变法之谜》(见《东方文化》1994年第3期),为使张荫桓这位终被杀了头的“戊戌变法”积极参与者和实际推动者不致久被埋没。现就他的亲笔未刊本《戊戌日记》再作《张荫桓与戊戌英德借款和胶州湾旅大租借》,为的是使这年他被罗织的另两项罪状也能得到一定的澄清。张荫桓的《戊戌日记》,从戊戌年正月初一门月22日)开年记起,一天也没间断地写到七月初六(8月22日)他被捕前32天,记述了213天动荡日月的经见要事和所思所感。日记文笔清简,书法佳美,纸用的是他家自制的“铁画楼”专用笺,分装成三册,因年深日久,已古…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思想     
(一) 孟子的身世孟子名軻,本魯邑鄒人。他的先世不可考,趙岐的孟子题詞说:“或曰,孟子,魯公族孟孙之后,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魯也”;这种说法是可信的。到了他的时候,已經是貧寒的居民了,韓詩外傳曾經有“孟子少时誦,其母方織”的話;但他有过受教育的机会,史記本传说,“受業子思之门人”,足見他是孔门的嫡传。虽然他是一个早已沒落了的贵族,在当时的游士階层中他变成一个顯赫的人物,他經常是“后車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并曾經一度为齐卿,孟子公孙丑篇記載一个故事道:  相似文献   

9.
李伯无所作“官場現形記”一書共五編六十囘。魯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它列为晚清谴责小说的第一部代表作,可见此书对当时社会所起的深刻影响。但是小说史家,对这部小说的評价未尽相同,如阿英同志就曾眨低了这部小说的意义。他企图以李伯元的另一代表作“文明小史”来代替“官場現形記”,进而把“官场現形記”从反映晚清社会观的代表作中排挤出去。这个不恰当的評价,就是由于他对該书的思想性及其意义沒有进行很好分析的緣故。为此,本文試图对該书的思想性加以較全面的探討,希望同志們提出批評。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思想及其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孔子的身世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他的祖先系宋國的贵族,所以礼記檀弓說:“丘也殷人也”。到他的父親叔梁紇作了魯國鄹邑的大夫,才为魯國人淙豢鬃拥淖嫦仁琴F族,到孔子时代已經衰微了,論語子罕記孔子自己的話道:“吾少也賤”。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孔子貧且賤”。他是一个沒落的貴族,也是一个屬于“士”的階層的人?笆俊钡脑灞局缸杂赊r民,吳承仕先生曾經有过考証道: 说文:“士,事也”。……士古以称男子,事謂耕作也。知事为耕作者,釋名釋言語云:“事,倳也,倳,立也,青徐人言立曰倳”。  相似文献   

11.
“魯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学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敌人冲鋒陷陣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12.
编和著     
近來看到有些出版物,常把“編”、“著”以及“編著”这三者混淆起來,明明只是“編”或“編著”,却偏也寫上“著”。这种不实事求是的坏風气,不能任令其長期流傳下去,因而,嚴格分清編和著的界限就是很必要的了。确定一个問題,从許多別人的著作中,將有关这个問題的最精采的地方,扼要摘錄下來,有条理、有系統的彙成一書,就叫“編”。(也有人在摘錄下來的文章前后,加上一些話使之連貫起來;有人將原文的部分地方改寫而不对改寫的部分加引号,也都叫作“編”。)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見解,才叫作“著”。也有些通俗的小册子,虽然只是复述,并無自己的見解,但由于已經过反复構思,重新用自己的語言把那些艰深难懂的道理寫成通俗易懂的文章,也应当算是創作而称为“著”。任何新的見解,总是从已有的許多  相似文献   

13.
魯迅与拜倫     
將魯迅与拜倫这兩个偉大天才的名字并列在一起,并不含有比較的意思,誠如斯大林同志所说的:“歷史的比拟总是危險的”,因为任何比较总不免于偏頗,卽如过去有人將魯迅比之我國的孔子,庄子,法国的伏尔泰,德國的尼采,俄國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結果歷史都証明了这些比拟的不倫。这里,我想主要就魯迅早期文藝思想中所受的拜倫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他一生的战斗道路中所起的作用,略加說明。魯迅的生活和战斗开始在我國还没有被民族革命的曙光所照耀的寂寞昏沉的子夜般的年代。那时中國國内虽然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維新运动,可是  相似文献   

14.
將这两位伟大作家的名字相提并论,并沒有把魯迅说成“中国的契訶夫”的意思,因为魯迅和契訶夫是截然不同的两位作家,而且由于历史,社会等条件的不同,任何比拟,都往往陷于不伦不类。这也正如魯迅自己所说:“我看用我去比外国的誰;是很难的,因为彼此的环境先不相同。”但是,如果通过对比,找出他們的異同,能更好地说明作家創作的某些問题,則这种比較,我想也沒有害处。况且契诃夫又是对魯迅有过影响的俄罗斯古典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59年我們看到了张向天同志編注的《魯迅旧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笺注》);1962年我們又看到了周振甫同志編注的《魯迅詩歌注》(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称《周注》)。后者的出版,标志着学术界、出版界进一步貫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同时也說明大家已經改变了过去一种类似或性質相近的作品只能有一个本子的狭隘的看法。对于讀者来說,这也是一件好事。由于《周注》出版在后,許多地方現示了它的后来居上。首先,《笺注》虽說注意了魯迅写作詩歌的时代、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注意了作者的詩是何所为而发,因何事而作,在资料的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詩歌和書信”一文指出魯迅先生在这兩方面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7.
魯迅给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产,其中,和創作有同样价值的是他的关于文艺問題的意見。这些意見,散見在卷帙浩瀚的杂文中,涉及的范圍相当广泛,論述的也极其精当透辟,是魯迅为建立“嶄新的文場”而放下的最坚实的基石。而他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一問題的正确闡釋,又是这块基石中的核心部分,是最值得我們珍视、研究,繼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岱年全集》(下简称《全集》),记录了张先生65年学术足迹.初读《全集》,对张先生提出的“综合创造论”(简称“综创论”)印象颇深.张先生早在3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就提出了独树一帜的“综创论”,这使他成为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综创学派”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9.
漫谈《马氏文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馬氏文通》是1898年(清光緒24年,戊戌年)出版的,今年(編者按:指1958年)是它的出版60周年。著者馬氏,名叫建忠,字叫眉叔,江苏丹徒人。他的生卒是1845年-1900年。关于他的生年无問題,他自己也曾經在他著的《适可斋記言記行》的“自記”也就是自序中談起过。关于他的卒年,說法不一:有《馬氏文通校注》等書說他死在1899年,也有《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資料簡編》等書說他死在1900年。我們曾經将这問題请問熟悉馬氏  相似文献   

20.
魯迅先生說:“陶潜总不能超于塵世,而且,于朝政还是留心,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詩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來,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本文也是想就魯迅先生啓示的話,对陶淵明進行一些探索。陶詩“忠憤”说盛于南宋,对陶淵明理解的全面与深入也从南宋开始,这是和当时的歷史背景分不开的,不过倡“忠憤”說者往往誇大陶淵明“恥复屈身異代”这一点,以致使陶淵明的真正面貌受到歪曲,使他的作品的思想內容受到阉割,貶低了陶詩的真正价值。这里要提出討論的是作为陶詩“忠憤”的主要內容下是“恥复屈身異代”而是爱國主义思想。这一点在近人研究陶淵明的論文中不是予以忽视就是任意加以貶低或抹殺。“陶淵明一生面臨的政治事件最大者不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