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天演论》译文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7年,严复对《天演论》的译文进行了全面大修改,修改情况可分20种.本文分别举例加以说明.推测修改时同赫胥黎原著核对的工作做得比较少,而单单根据底本译文做文字加工比较多,故在取得许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具有目的性,翻译过程是一个涉及多种选择的复杂过程,而每一次翻译行为及其参与者所做出的种种选择都是由诸多层次的目的决定的。严复译著《天演论》在原著、文化立场、翻译策略、翻译方法、文体语言、遣词造句等各个层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警醒世人的翻译目标。  相似文献   

3.
维索尔伦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翻译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译者要顺应具体的交际语境和交际对象对译著内容和翻译策略作选择。基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对严复《天演论》的翻译做出解释。指出严复《天演论》译著内容的选择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翻译策略的选择又顺应了读者的文化嗜好,因此他的这部译著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意识形态、诗学观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译本的选择,对语言的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取舍的影响,对严复的不忠实然而影响巨大的译作《天演论》以及他的翻译理论进行客观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试析《天演论》的意译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十多种意译方法。本文通过对《天演论》文音译文与《进化论与伦理学》白话译文的对比研究,择要举例说明,分析其意译方式,并努力探讨其得失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严复翻译《天演论》在辛亥时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夕,由于满清政府的专制、无能和反动,古老的中华帝国遭到西方列强的瓜分,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把"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理论引进中国,在国人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促进了辛亥革命理论的产生。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紧接着许多省份、包括河南也发动了起义,从此结束了长达2 000多年封建专制王朝的统治,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它颁布的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清政府的《钦定宪法大纲》有着根本的区别;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以及服饰的变化是这个时期重要特征;另外,教育与出版业的变化也表现出民国的新气象。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反映辛亥时期的社会变革,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涵盖了整个翻译过程所涉及的社会、道德和技术规范,为我们研究特定年代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试图从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论的角度,对严复译著《天演论》进行解读和阐释。通过分析,文章指出严复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翻译规范:他不仅遵循了期待规范,能够根据目的语读者的期待选择相应的翻译风格和策略,而且较好地遵循了专业规范,使他的译文收到了取信于读者的效果,从而使他成功地将这本西学著作译介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推类是一种以同异比较为基础,以类事理相同或相似为依据,以意象性思维为途径,以求真求善为目的的思维方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条生命线.严复为救亡图存所译注的《天演论》以“人治天行,同为天演”为前提,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演化之公理,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似性为根基,倡导“体合争存,善群保种”的救亡路径,广泛应用了这一思维方法.论文对推类思想的分析和反思,对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严复是我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翻译《天演论》 ,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提出中国近代教育思想 ,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严译《天演论》导言为我们打开了治化的三重世界,分别指向现代政治的三个向度,即富强(事功)的、礼法(民品)的与世界秩序(文明精神)的。这三重世界在道德关切上分别是不确定(弱)的、积极的(强)与进化融会(广远)的。它们得到来自中国治体论传统的悠久思维启迪,也接纳了现代世俗文明的部分基本教义,因此生成了现代政治精神内在不可化约的多维张力。大体而言,严译西学所代表的现代中国思想发端,对于现代文明既歆羡仰慕、啧啧称奇,也有来自文明传统审视下的犹疑不安、心有不甘,更展现出不同文明类型碰撞下的互诘和超越。这其中不仅生发出对于中外文明和国家处境的反省,更激励了文明传统精神在新世运中的生机与奋进。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结局极大地震惊了中国社会。在此背景下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的竞争进化论遂由此倡行国内,且被维新人士改铸为国际竞争理论,为激励国人奋起救国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然一战爆发后,中国处境危殆,其时文化人将大战之祸归罪于竞争进化学说,指出应以互助论进化观取代竞争进化论。此种氛围消解了竞争进化论下凸显的国家观,促成中国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翻译生态学将翻译学和生态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生态学的模式,解释翻译现象。严复《天演论》的问世,离不开当时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同时严译本《天演论》也发挥了相应的翻译生态功能,其翻译过程充分体现了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耐性定律以及最适度原则。试图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解读《天演论》的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功能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严复的《天演论》通过有些意思的增删以及他白己的案语,使《天演论》基本不再像赫胥黎原作《进化论与伦理学》那样是一部伦理学的著作,而是一种结合自然科学理论的人文政论的著作。赫胥黎更多从人类的观点、从长久和永恒的观点看问题,而严复更多从一个民族的立场、从时代和现在的观点看问题,所以,赫胥黎有悲观主义,而严复有危机感。严复这种危机感有居于弱小民族的某种正当合理性,但是,在人类社会中除了竞争还有合作,而合作除了利益的纽带,根本上还需要道义的维系。  相似文献   

15.
信、达、雅是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但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却没有遵循这个原则,而是应用“达旨”式翻译手法。文章从时代背景探究其翻译风格改变的历史根源,解释“达旨”式译法的涵义和严译《天演论》获得成功的缘由。  相似文献   

16.
作为晚清时期系统译介西方哲学著作的第一人,严复译介的著作备受关注。一直以来,学者对于其译作采用“桐城派古文”翻译的手法有简要的阐述,但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拟以《天演论》译本为例,论述桐城派古文主张在严复译介中的应用及具体的实施过程,揭示严复译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当今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文化地位,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从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翻译中,探讨理解和传达过程中文化环境对译者翻译文本的择取、文化立场、翻译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影响,译者通过增删、换例、按语等意译手法,揉合异化的内容和倾向归化的语言和形式,融汇原文神理,创作了深刻影响中国近代文化和思想的译著。  相似文献   

18.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方法或策略必须通过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三个法则是: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依据目的论的基本原则重释了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并基于严复所处时代对翻译的特殊需要,从目的论视角解析了严复在译著<天演论>中为启发民智、保种自强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即在内容上对原文有选择地进行取舍和改造,叙述人称用第三人称进行译叙,文体上采用古雅文体.  相似文献   

19.
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经译文和案语,严复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扬弃了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宣传了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严译《天演论》唤起了国人救亡图存、保种保国的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戊戌变法和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产生了长久的启蒙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走进并深刻理解世界的人,其思想一直受人关注,特别是他晚年的思想颇具争议,本文对严复的译著以及其思想进行初步阐述,力求窥探一下他的心路历程,以此来加深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