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知道自己是否爱一个人,只要想象一下,当他年老、卧病在床的时候,你愿意照顾他吗? 想到他老病的样子,你已经有点沮丧,那么,他绝不是能够跟你厮守的人。  相似文献   

2.
何如平 《老年世界》2008,(11):25-25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们一家租住在一个华人为主的社区。我的房东罗斯先生是个五十多岁的美国人,他为人幽默风趣,整天笑呵呵的。  相似文献   

3.
当马可·波罗在监狱中口述他游历东方的见闻时,他实际上是在为西方人制造一个令人神往的梦幻花园。在他的威尼斯听众与读者中间,东方的美丽富庶与奇风异俗早就成为一个鼓动人心的神话。马可·波罗了解这个神话,也知道该如何讲述这个神话,于是他塑造了一个西方人所渴慕的东方。  相似文献   

4.
书人老萧     
彭国梁 《老年人》2007,(12):30-31
老萧,大名萧金鉴,今年六十有八。说到老萧,长沙乃至全国的爱书人,几乎都知道,因为这几年来,他一直在做着一份让读书人爱不释手的杂志——《书人》。  相似文献   

5.
小张因寻衅滋事进入社区矫正以来,表现—直良好,被所在街道推荐去一家公司当保安,已解决生活困难问题。一天,小张哭丧着脸找到社工,说工作没了。细问下,才知道老板知道了小张是一名社区服刑人员,就辞退了他。没有工作、断了生活来源的小张情绪激动、表现远不如前。  相似文献   

6.
火柴传入中国是在100多年以前,在更早的时候,中国没有火柴,更没有现在这种形式的打火机,您可知道,那时的中国人是如何“取火”的?须知那时中国人早已学会了吸烟。大约300年前,吾乡大学者纪文达公(纪晓岚)便有“纪大锅子”之号,盖其烟袋之“锅”甚大也。那么,他当时是如何“点烟”的?  相似文献   

7.
《金色年华》2009,(8):44-45
我们知道,世界上说话最快的是法国人,在交谈中,未予国人平均每分钟要说350个音节,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的人,包括我们中国人。可偏偏有这样一位中国女孩,不顾自己的语言“劣势”,在法国巴黎做起了“侃姐”!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一位名人,却也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儿子蔡国庆知道:现在,他和妈妈的身份掉了个儿,母亲变成了需要他悉心照顾的"孩子"。蔡国庆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阳光、快乐的,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童星出身,很多人能随口哼出他那些传唱不息的歌。在这个很多明星主动或被动地与大众分享自己家庭故事的时代,蔡国庆却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自  相似文献   

9.
人情,大家都知道它不同于以血缘为条件的亲情,也不同于以互助为基础的友情,而是人与人交往中实质性的付出或回报。  相似文献   

10.
好名声靠喊出来,所以要成为资深职业人,先让你的专业形象被更多人知道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以赛亚&#183;伯林生于1909年,2009年是他的百年诞辰。中国人知道伯林实在是太晚了,我本人就是一例。我是研究西方哲学的,而且专攻20世纪英美哲学,但我于1986至1988年在牛津大学做访问研究时,  相似文献   

12.
交浅不言深     
正我常遇见这样两类人。一类是你才和他见两次面,没说过几次话,彼此一点都不了解,他却和你开很过分的玩笑,说一些在他看来很搞笑实则庸俗无比的话。这种人口才其实并不好,可非要当众展示一下自己所谓的幽默,他不了解你却开你的玩笑,不管你爱不爱听。另一类人是你刚刚和他相识,他就仿佛把你当成了老友,当成了知己,把他所有的烦恼愁绪以及梦想抱负都告诉你,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包括他对某事某人的评价、他知道的一些绯闻等。我也很反感这类人,相交不深,何必讲这么多呢?苏轼曾说过:"交浅言深,君子所戒。"也许有人说这样做与做人要光明磊  相似文献   

13.
创业之路 那是上世纪20年代初的事情。身怀化工绝技的吴蕴初来到上海,看见一个日本商人在兜售“味の素”,声称这是日本人的独家创造,神秘莫测。吴蕴初很不服气,于是花了4角银洋买了一瓶,拿回去仔细分析研究,发现“味の素”的主要成分是哥罗登酸钠(现称谷氨酸钠)。他知道,1866年,一个德国人曾从植物蛋白质中提取过这种物质。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研制出自己的调味品,把‘味の素’从中国赶出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24日,著名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因病在北京去世,走完了他88年的人生旅程。遵魏巍生前意愿,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河北省易县革命烈士陵园,与狼牙山五壮士中跳崖牺牲的三位烈士为邻。魏巍曾采访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不但让全同人民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而且还与幸存的两位英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1,(31):50-50
说起河南籍流动党员张喜忠,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街道所属社区的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悉心照顾高龄的老岳母,还因为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主动为田村路街道28个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排忧解难,在群众中赢得了好口碑。  相似文献   

16.
秋也 《老人天地》2010,(6):42-42
王大爷今年76岁,绰号“三军司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军队离休老干部呢。其实,他连一天兵也没当过。他这个“三军司令”,是老伴儿和孩子们给封的。他不仅欣然接受,还自己到处宣传,唯恐亲朋好友们不知道。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自己组织了一个社区服务项目,专门服务于外来常住人员子女,给他们辅导功课,提供社区关怀。我身边有个在读初中的外地小孩成成(化名),在家他很尊重父母,爱护年幼的妹妹。他的理想是做一名专业的吉他手,爸爸妈妈也支持他的想法,所以他对学习不是很关心,能维持及格就可以了。在学校,他表现很差,经常在上课时影响其他同学,说粗话,骂女同学,还和班主任老师打架。无论怎么教育他,他都是听过就忘,他的爸爸妈妈知道后也只是嘴上说说他就算了,因此,他的行为一直无法得到纠正。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该如何纠正他的不当行为呢?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阿布  相似文献   

18.
认识道森先生的人都知道,他天生是一个有着怪脾气的小老头,有事没事千万别去招惹他。他家的院子里栽着苹果树,树上结着全镇数一数二的好苹果。但是,全镇人都知道,他家的苹果可摘不得,哪怕是掉在地上的也不能去捡。据说,如果道森先生看见你摘他的苹果,他就会端着小型汽步枪来赶你走。  相似文献   

19.
“郭老师,你能不能借我500元钱?我有急用。”社区服刑人员小朱(化名)打给我的求助电话中,语气急切而慌乱。“你现在在哪里?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中有什么急事?你父亲知道吗?”我以关切的语气询问他,安抚他的情绪。  相似文献   

20.
爱一个人就要让他快乐,不能识别他人,,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的人,是一个无知觉的人,一个盲目的人,,必然四处碰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