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制约是一种对语言使用产生某种限制或规约的语言运作机制。“语用制约”是指HN(名词中心词)与其前置修饰语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互动和限制。纵聚合语义信息制约要求APP(过去分词式形容词)必须能刻画出HN所指的超越典型的区分性特征和非常状态。最简结构制约要求APP+HN实现语符数最小化,同时达到所承载的语义信息量最大化。从属性上看,纵聚合语义信息制约为语义性制约;而最简结构制约则为结构性制约。  相似文献   

2.
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大的范围:(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2)语言自身内规律和特点所构成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差异;(3)语言称名单位,特别是背景词和无等值词,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信息和伴随意义;(4)文化和语言的反作用,包括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和民族文化因素对言语活动的制约作用两方面。能够制约言语活动的文化因素很多,诸如世界观、价值观、家庭观、道德观、审美观、隐私观、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等。  相似文献   

3.
句法歧义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Ambiguity)在R.R.DHarmanF.C.Stoke主编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结构如果是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我们就说这个结构有歧义或二义性。”(P17)因为产生歧义的多半是一些个别的词或短语(词组),也有人把它称为‘biaswords’(使人误入歧途的短语),语言学界也有人把“歧义”分为“句法歧义”和“语境歧义”,句法歧义着眼于语言分析,属于语句的语义内容,可以分析为不同层次或变换为不同的结构体,属句法平面,语境歧义着眼于说话分析,属于说话的思想内容,是作家或说话人因一定表达效果的需要为烘…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小说文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叙述、结构等文体要素去蒸馏汪曾祺小说世界丰厚凝重的文化意味,可以透析出其闪灼的结晶体——传统文化。因为这些要素本身就是归向传统的衣钵。“字思维”产生作家语言的诗化追求,叙述方式与主体心态、结构即氛围的独到处理,不仅反映出作家在小说修辞上文体意识的自觉性,而且反衬出他对当代文学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文体不是孤立的语言现象,在其话语体式的背后,有一个话语主体的心理—精神结构所指向的社会文化背景。作家创造的话语符号结构,与其精神、心理结构具有同构对应性。文体作为文学话语的结构模型,既受到文化的制约,也同样表征着文化。特定文化中主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结构,包括体验世界的心理图式,是文学文体话语体式演化的内在规律。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化往往以胡、汉文化,也即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冲突为表征。文化的整合形成北朝士人的特殊文化心态,如文化隔漠心态,畏祸心态与羁臣心态等。这是造成北朝诗赋凝重古奥的文体特点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6.
辞格可以分为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两部分。深层结构为语言常体,表层结构为语言变体。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要受语境和转换原则(联想原则、功能原则)的制约。分析辞格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可以判定一个不合常规的语言搭配是病句还是辞格,如果是辞格又是什么样的辞格。  相似文献   

7.
地名学(toponomy)研究地名的由来、含义、命名规则、历史演变、语言结构和语义以及语言间的转译等。它是集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研究领域,因为地名的形成或创造取决于多种因素,往往与居住群体的经历、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有密切关系。人们透过地名可以观察一个社区或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进程,其生活和生产活动,其与外界的交往,以及在某一时期的主体意识、心态和悟性。因此,研究地名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一、英汉地名史中的民族印记(Thereflectionofna-tion)英语地名是历史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往往带着明…  相似文献   

8.
《围城》写得极为琐屑散漫,其结构却极为精致讲究。运用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可以发现小说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过程”,体现了作家对人的“生存结构”(不断地结构又解构,解构发结构)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语言“单线孤行”的本质特征,可以理解小说“序列相嵌”兼“草蛇灰线”的基本叙述功能,从而发现作家行文布局方面的文心意匠。作家的“创作心理结构”,将另文再论。  相似文献   

9.
作为语言学分支科目之一的文体学,主要用于研究各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及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对于师范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来说,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应逐渐培养识别文体差异的能力,也就是说应该将学习重点转移到评议或鉴赏不同文体风格的作品方面或层次上。本文拟从文体学角度探讨一下《大学英语教程》(CollegeEnglish)五、六册课文“句子结构”及“修辞格”方面的文体功能。一、句子结构的文体功能1.1简单句与短句(Simpleandshortsentences)简单句与短句的特点表现在,“短小精悍,结构简单,表意明确,具有明显的强…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心态     
文化心态是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并对主体在处理与之发生文化联系的情景和客体的行为上起着控制性影响的准备性心理状态。文化心态的形成不仅有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作基础,更重要的;还有这种主观心理结构和能力相对应的外界文化信息。文化心态具有自控制性(自调节性),评判性、指向性的特征。文化心态分为个人文化心态和社会(阶层、群体)文化心态,文化心态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变革时代,人的文化心态均处在调整和重构之中。  相似文献   

11.
柳青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较多地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注意了其文学家的一面,对他作为出色的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一面却失之未顾,因而不能全面科学地展示其人格本质。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点,以文学、社会学、人格心理学理论为触媒,对这位作家在社会化过程中的求异思维(姑且称“求异十六维”)和人格行为模式(姑且称“行为八模式”)作以较为详尽的探讨,以企勾勒出他的完整的人格形象。  相似文献   

12.
汉语意合法浅谈陈玉琴在语言的类型分类法(也叫形态分类法)上,汉语属分析型语言(即孤立语、词根语或无形态语)。其特点是“词基本上无专门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形态变化非常少,语法关系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汉语的特点制约着汉人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阅读是学生接触英语语言的最主要途径,所以,泛读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较强阅读能力的关键。由于受教学条件及语言环境的制约,大学英语教学又不同于外语院系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其特点是以增加语言材料(语言符号)的输出,提高词汇的出现或接触频率,替代或弥补语言操练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文化背景和语言表现是体现作家个性的标志,作家应该摒弃“媚俗”与“媚雅”的束缚,立足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皈依于自我的精神家园,不断在人物的塑造和意境的开拓上,创作出读者喜欢的作品。面对热闹、新奇迭出的文坛,作家们应该持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的语言洗炼、峭拔而幽默,以鲜明的个性彰显了语言的神采与魅力,无论在语音还是言语模式上,都有着音乐般的审美效果.鲁迅在小说中常常借助字、词或符号的语音,像音乐运用音响一样,表达作品内在的意义、人物心态的本质和作家自身的情感倾向.在小说的言语模式中,一方面,人物的言语模式因人物性格和身份的不同而多种多样,这与音乐通过曲式模式来表情达意具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叙事的言语模式也由于其时态性,即通过时间本身来展现意义的特征,达成了与音乐的形式模式之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16.
汉英借词对比分析陈昌义借词(borrowedwords或loanwords),也称外来词。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必然会引起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一种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种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7.
复杂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语言的符号性为基点,以英语和汉语的丰富实例为依据,论证小句主述结构的述位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内嵌次主述结构,确定了复杂述位存在的重要意义,从而使系统功能模式和认知层次模式的主述结构部分,能通过(内嵌)主述结构、(次)主位,比较全面地指出主述结构和表义结构的不同重合方式以及与此相应的不同句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态探讨是一个崭新的学术课题。近几年来,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从作家的文化心态上去研究现代文学。但总体来说,这种研究还局限在个体或局部上,而客观综合研究则是相当薄弱的。龙泉明的专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则是开拓和深化现代作家文化心态综合研究的力作。作者力求从历时性与共时性、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即在时间与空间的立体交叉建构上对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结构进行整体性的把握,从而在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构筑起了全书的新的理论框架和新的结构系统。全书分  相似文献   

19.
东北作家创作中的情义民风、乡土语言与文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域文化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着眼,以文化学理论为基本框架,详述了东北地域文化中情义民风的历史由来,其对东北作家文化心理的渗透及其在创作中的外化显现;东北地域语言形成的历史文化机制及其对东北作家语言思维能力和作品语言风格的制约与影响;东北地域文化中的语言、民俗、自然和人文景观对东北作家创作的文本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成着也局限着东北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功能及相关问题李泉(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1引言1.1功能法或称功能——意念法,产生于70年代的欧洲。其纲领性文件主要有范埃克1975年著《成年人现代语言学习入门》(TheThresholdLevelforModernL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