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得”的补语句结构是汉语所独有的,其共同特点是中间有个助词“得”字,“得”前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后面有一个补语,即“动词或形容同十得十补语”,补语是对“得”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受事或施只)进行补充说明的成份.其中,有的补语表示可能(possibility),称为可能补语;有的则表示结果如何(m叫个达到何种程度(dee)、处于何种状态(State)、具有什么样的属住(CharaCtC)等,此类补语较为复杂,请看了例:人组:这个礼堂能坐得下一千五百人.这些星星是肉眼看得见的.B组:小毛和他妹妹都冻得友抖.吵得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讨论的是这样一类语法结构:走得动/走不动、跑得快/跑不快、爬得上去/爬不上去、静得下来/静不下来……。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表示可能或不可能性的述补结构,一般语法书叫做“可能补语”或“补语的可能式”,也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为了方便叙述,我们用V表示“得/不”前的成分,用C表示“得/不”后的成分,把这类语法结构记作V得/不C,肯定式为V得C,否定式为V不C。本文主要对V得/不C结构的语义关系、语义结构、歧义现象和语义选择作些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晚唐五代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和“V得C(不C)”都是当时共同语中的能性表达结构,宋、金、元时期“V得C(不C)”在燕北地区更常用,“V得(不得)”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更常用。从宋、金、元时期开始,“V得C(不C)”逐渐向南方地区扩散,至明中期已为南方地区广泛使用,形成现在为共同语、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广泛使用的格局,“V得(不得)”则向更南方地区退却。“V得(不得)”在向南方地区退却的过程中,明中期至明末清初,它曾一度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但没有形成规模。“V得C(不C)”从燕北一带向南方地区扩散,与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伴随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向南方地区覆盖有关;“V得(不得)”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与明中期至明末清初时期话本小说的广泛传播有关。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表明,元至清代初年,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还不是全国共同语,它与从平话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南方官话在明末清初相互竞争,大约清中期北方官话才成为全国共同语。  相似文献   

4.
“拒不V双”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句式,其与“拒而不V单”“拒不V单(O单)”“拒O单不V单(O单)”及“拒绝不V单”“拒绝不V双”属于同源句式,它们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源流关系.“拒不V双”等句式在语义上均表示否定,它们均是由两个语义相近的否定句式糅合而成,糅合的动因是兼顾事件的客观性与行为的主观性.汉语句式糅合现象往往具有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前置词,ЧеРеЗ和СКВЗЬ表示的空间关系之异同探折徐景益前置词和表示空间关系时,意义和用法很相近,都与第四格搭配,都表示“经过、穿过、透过、通过”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表示“穿过”某事物或经过某空间或路程的某一点,表示从某事物(或地点)的表面、...  相似文献   

6.
古文字产生之初,先民们造字一般遵循着“观物取象”、“速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原则。脚作为人类自身站立行走、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器官,从物象和取向上看,当为造字的首选。甲骨文、金文用脚趾表示脚。趾、止在甲骨文中相同,“ ”和“ ”,同时,它还是表示脚的甲骨文构字部件(或符号),其形态有的正置,有的倒置或侧置。金文则演变为“ ”或“ ”,或倒置、侧置,小篆则演变为“ ”。这些符号经隶变至楷,已变得面目全非了。据笔者归纳统计,它们中有的已演变成别的部件,有的在部件中隐匿起来。凡与人类行走相关的古文字中几乎都有表示脚的部件,这些部件随着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尤其是历经隶变和楷化,至今已难以看到“踪迹”。本文对楷字中的“足迹”从多个方面给予了探寻。  相似文献   

7.
所有集合的总体(集宇宙V)是不是确定的?能否通过这个总体定义更大的同型总体?这些疑问促成V是否不确定可扩展的争论。经分析可以发现,不确定可扩展性只是语义学上的“V”(即V的表征)的特征,V本身具有超越“set of”(“…的集合”)运算的极大性。修正的自然主义观念表明,V与“V”的关联不可避免,这要求技术上对不确定可扩展性的任何描述都应包含V与“V”关联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岂有此理”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语,表示说话者认为别人的言语或某种行为、事理极其荒谬,断无此理。这一词语在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白话文献《金瓶梅词话》、《醉醒石》、《聊斋俚曲》和《醒世姻缘传》中均有出现,其形式并不太统一,又写做“岂有此礼”、“岂有是理”,还有用“那有此理”的。而且“岂有此理”在这些文献中具有鲜明、丰富的语用、语义特征,有的表示强烈的否定,有的表示一般的不认同,有的则表示一种客气、礼貌的推辞。  相似文献   

9.
“没”用作副词表示“未然”,一般不能与表示“已然”的“了”同在一个句子里,但在一些句子里它确实可以和句尾“了”共现。本文分析认为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都有“再”或隐含了“再”。“再”表示一个动作过去发生过、将来还要发生但是现在未发生,“没+再”表示一个否定的状态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与当前状态相关,所以可以跟句尾“了”共现。另外,“再”表示动作的重复,所以谓语动词是否能重复决定了这类句子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没”用作副词表示“未然”,一般不能与表示“已然”的“了”同在一个句子里,但在一些句子里它确实可以和句尾“了”共现。本文分析认为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前都有“再”或隐含了“再”。“再”表示一个动作过去发生过、将来还要发生但是现在未发生,“没+再”表示一个否定的状态从过去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与当前状态相关,所以可以跟句尾“了”共现。另外,“再”表示动作的重复,所以谓语动词是否能重复决定了这类句子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助词”的出处及原指助词,是现在语法学上的一个词类。“助词”一词的出外,几部大型词典上引证不确。新版《辞源》未收此条目(收了“助字”)。新版《辞海》收入,但只是解释说“特殊的虚词。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一般分结构助词(的、地、得)、...  相似文献   

12.
语法偏误分析二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法偏误分析二题李大忠(中国人民大学对外汉语中心)一、都副词“都”有好几个意义:有的大致相当于“甚至”,如“我都不知道你姓什么”;有的近似于“已经”,如“太阳都升起很高了,快起床吧”;还有一个意义是表示范围的,即一般语法书所讲的“总括全部”。我们搜集...  相似文献   

13.
某些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的一个命题及证明:“任何函数f(x)都能表示成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之和.证把函数f(x)变形为则有,即f1(x)为偶函数,f2(x)为奇函数.而f(x)=f1(x)十f2(x),得证.”表面一看,此“证”似乎没有毛病,命题为“真”.但仔细推敲,问题严重.由于命题中的函数,没有限定其定义域对称于原点,这就不能保证上述“变形”中的/(-。)有意义,从而不能保证人(X)、八(X)分别是偶函数、奇函数.也就是说,命题是假的.也可举出反例来说明:如函数人x)一/了,易知它的定义域为「0,+①」.此时,若…  相似文献   

14.
从语义分化的角度入手,并参考韩国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对“V上”进行了重新分类,主要是把“上”按词性分为2大类:上1(实词)和上2(虚词)。然后按语义又把“上1”分为3小类:基本义、表示接触或增添、表示达到或达成;“上2”分为2小类:提示新变化、量标记。实践证明这种分类有益于对韩汉语教学,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V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5.
“will/shall+be+V—ing”结构有两种主要用法:第一是表示某个动作会持续到某段时间而无确定的限制;第二种用法井无进行体的标准意义,只是表示一种理所当然的将来(a“future-as-a—matter—of—course”)。本文旨在用语法和语用学的观点对该结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导言含运动义的动词“上”、“下”可以带上一个表示(或称代)处所的词语或者可以为动作主体提供处所的词语而构成一个述宾词组,语义内容是表示具体的或抽象的空间上的运动。比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表述功能和表情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判断、陈述一个客观事实的时候,就体现了语言的表述功能;当“N所V”结构表示被动、表达一定的情感,即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觉时,就体现了语言的表情功能。表示判断的用法最先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字的功能发生变化,叙事视角发生改变,导致说话人的情感发生转移(移情),从而使“N所V”结构可以表达不如意或如意的主观感情,这是“移情”这一主观化的产物。这种用法较多见于汉译佛典,与梵文原典有直接的关系,佛经翻译对于“N所V”结构表示被动的用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飞白”是一种修辞格,“白”就是“白字”,“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得具体些,有意运用读白写白或产生了歧义误解的字词,以收到某种表达效果(如讥讽、谐趣),就是飞白修辞。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细致比较了汉语的“了”与俄语的“л”的异同。指出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表示过去。也指出了汉语的“了”在体方面表示完成或变化,有时不表示过去时。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