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建文  袁浩 《南方论刊》2009,(11):88-88,87
唐吴兢所著《贞观政要》之所以能历久不衰、传之弥广.是因为书中展示了为政以德的巨大魅力。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施政观点和经验,是透过为政者的道德自律和道德监督体现出来的。今天再读《贞观政要》,从唐太宗的君臣对话和大臣的劝谏奏疏中,仍能感受到这位盛世之君所具有的居安思危、爱才重贤、宽厚爱民和屈己纳谏的为政之道。  相似文献   

2.
(一) 一九七八年九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出版了唐人吴兢所编的《贞观政要》(以下简称《政要》)一书。这是一部记载唐太宗君臣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主要言论的重要历史文献。全书正文八万字,体裁新颖,风格别致,文字洗练,格言警语比比皆是,到处显露出哲理思想的光辉。这部书重新标校出版,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贞观政要》(简称《政要》)不仅对认识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由盛转衰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认识唐朝初年特别是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今天和未来的政治建设的参考意义也相当大。正确认识该书的价值、意义,要求学者能精准认识其编纂进奏的时间。谢保成先生新近著文论《政要》的进奏时间。这是《贞观政要》研究的新进展,值得学界重视。谢先生认为,《政要》的进奏时间在开元十七年七八月间或稍后。但笔者不同意这个意见。笔者认为,《政要》的进奏时间乃在开元十年十月之前。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贞观政要》中唐太宗与臣僚的廉政观,并从中得出廉政兴邦,奢政亡国的绝对化经验和教训。贞观君臣的廉政思想可为典教,为政者须为龟鉴!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出现了治世之极的“贞观之治”。《贞观政要》为唐吴兢编撰,是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君臣讨论政事的政治文献。此书问世之后,唐及以后的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其推崇备至。书中记录的唐太宗治国和用人思想,这对我们当代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贞观十六年,北方少数民族铁勒部的延陀侵扰唐王朝的边境,李世民与侍臣商量对策。大臣们有的主剿,有的主抚,争论不休。李世民说:“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但是经过再三考虑,他放弃了这种武力镇压的办法,决定“与之为婚姻”。因为“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贞观政要·卷五》)唐太宗的“苟可利  相似文献   

7.
陈丛兰 《理论界》2012,(4):137-140
《贞观政要》是唐史官吴兢编撰的一部政治性论著,其理论、实践价值见诸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各个领域。问世以来,学界对其政治伦理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他领域的伦理研究尚待独立和起步。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这必可肇始《贞观政要》伦理思想研究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出现了治世之极的"贞观之治".<贞观政要>为唐吴兢编撰,是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君臣讨论政事的政治文献.此书问世之后,唐及以后的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其推崇备至.书中记录的唐太宗治国和用人思想,这对我们当代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贞观之治”,向为史家所瞩目。举凡纳谏、取鉴、轻徭薄赋等均为贞观一世之美谈。然贞观治世政治,政策之由来却鲜为人谈,尤其是贞观治世的直接源头——武德政治、政策对其的影响,则更鲜有所论,应该说这是“贞观之治”完整认识中的一个缺憾。牛致功在《唐高祖与“贞观之治”》一文中,对此进行较深入的补充研究,谈来不无启发之感。  相似文献   

10.
谈到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人们就会想到《贞观政要》这样一本书,这是后人研究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的必备之书,也是人们探讨国家兴衰存亡原因的主要参考书.它随着历史步伐的前进,名声越来越响.然而在它的盛名之下,却有两个问题被人们所忽视:一是它问世后的情况;一是编撰者吴兢和它的关系及个人际遇.二者互为联系,演成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本文就此史实,试作一番阐述,以求教于识家.  相似文献   

11.
唐太宗贞观十年在其子魏王李泰府设学馆。由于太宗对李泰的特殊宠爱使其学馆带有了与众不同的色彩并隐约与政治发生了联系。但唐太宗坼政治精明、对原太子李承乾地位的肯定、李泰自身的奸猾、朝中政要的警觉及李承乾的防范决定了在贞观十七年李承乾事败之前李泰不可能产生成熟的夺嫡阴谋,并有目的的将学馆作为其夺嫡的声誉掩体及力量储备。从另外的角度看:是唐太宗过宠及太子暗劣给了李泰以夺嫡机会,而一旦获得了夺嫡机会后,其府设置的学馆就带有了政治意味,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为其扩大声誉、准备力量的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自唐代立国到四杰登上诗坛的半个多世纪中,经过“贞观之治”的大康已呈现出强盛的国力与炫赫的国容,而且其政治核心在于“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贞观政要》卷一),贞观重臣“虞、李、岑、许之俦,以文章进,王、魏、来、褚之辈,以才术显,咸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这样清明的政治局面与任贤的政治措施,自然使得土人心理产生一种凝聚力与进取欲。从文学表视角度看,由于宫廷文学传统的延承,贞观君臣匡时济世的怀抱只能圆纳于颂圣与说教的刻板形式之中,然而作为“循躬思励己”、“提剑郁匡时…  相似文献   

13.
秘书官员议政进谏,秦汉以来就有记载。但是,真正出现谏臣盈庭、讽谏成风局面并把它形成一种制度的朝代,恐怕要算唐初“贞观”时期,而此时形成这种制度又是与当朝帝王李世民的“从谏如流”密切有关的。据资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朝二十三年中前后进谏者不下三十余人,仅魏徵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就达数十万言。至于百官议论朝政得失之事更是比比皆是,蔚然成风。不过,在议政进谏中起主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儒家的政治哲学,《贞观政要》之官德以人性、人格和人文三重伦理向度为其形成的内外机制。其中,人性论和人格论构成官德的内在生成机制;由君德决定的人文政治伦理环境形成官德生成的外在动力机制。这一官德生成思想既具传统儒家政治伦理的德性主义与理想主义之共性;鉴于贞观政治之特殊性,又具有实践性与普遍性等特点,从而赋予贞观官德以独特的历史魅力和现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贞观政要》材料来源的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第五章《新乐府·七德舞》中两处说到《贞观政要》的材料来源于《太宗实录》。其一,“唐代祖宗功德之盛,莫过于太宗,而太宗实录四十卷部帙繁重且系编年之体,故事迹不易检查。斯太宗实录之分类节要本,即吴兢贞观政要一书所以成为古今之要籍也。”其二,“惟(太宗)实录一书,部帙繁重,且系编年之体,若依之以构思而欲求得条理,询属非易。此又(白)乐天曾用贞观政要,即(太宗)实录之分类节要本以供参考之故也。”这两处都因说白乐天曾用《贞观政要》中的材料以构成《七德舞》一诗骨干而言之。但陈先生…  相似文献   

16.
《群书治要》一书是唐贞观五年(631)由魏徵等奉敕编纂的一种群书节钞汇编。该书自南宋以来中国久佚,长期仅在日本保存,至清嘉庆初年始得回传,则是一种日本学界所谓的佚存书。本文追综《群书治要》回传中国的具体过程,探讨一部佚存书的学术文化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兰州在唐代是陇右所属的重要州郡之一。唐初魏王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主编的《括地志·序略》中所列贞观十三年唐朝三百五十八个州郡中,即有兰州都督府。 兰州始名于隋代。隋开皇初,置兰州,以皋兰山为名。《通典》卷二七四《州郡四》曰:“兰州,古西羌地。秦属陇西郡,汉属金城、陇西二郡地,后汉、魏、晋因之,魏以为重镇。前凉张寔  相似文献   

18.
《帝王学》的启示赵鸿承拥有数百万读者的日本《经济新闻》社于1983年出版了《帝玉学:(贞观政要)的领导艺术》一书。它是由东京山本书店的创办人山本七平先生撰写的。《贞观政要》系我国唐代吴兢所撰,公元800年传到日本并成为历代天皇的教科书。山本七平先生研...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谢保成先生关于《贞观政要》成书时间意见的商讨.笔者认为,《贞观政要》成书时间在开元九年九月至十年十月之间,着手编辑的时间的上限可以定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正式的编辑时间可以定在开元八年五月至十年十月之间.谢保成先生则认为,《贞观政要》"着手编录"大约"始于开元五年(717年);正式编录时间在开元八至九年(720~721年),而"基本撰成"时间的下限在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呈玄宗的时间在开元十七年(729年).故其意见不为笔者所同意.  相似文献   

20.
《文史哲》2014,(6)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立法,所颁行的是《律》、《令》、《格》,但并不包括《贞观式》和《留司格》,以《旧唐书·刑法志》为典型的一组史料之所以发生贞观已有"《留司格》一卷"和"《式》三十三篇"的错误,是因为它们依据的是一个夹注混为正文的《国史》文本。两《唐书·刑法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册府元龟·刑法部》等处关于贞观十一年与《律》、《令》、《格》一起颁行了《式》的记载,都存在着因其所据文本有误而倒错了开元与贞观时代的问题,是断然无法成立的。正由于此,《唐会要》述当时只施行了《律》、《令》、《格》而不及于《式》,《唐六典》关于"皇朝"之《格》始于贞观而《式》则始于永徽的记叙,就更显其准确而值得采信了。贞观十一年确未制行过《式》,但以"式"来指称某些规范的习惯和对各种诏令的审定编纂,则出现了新的趋向,《永徽式》的制定和《律》、《令》、《格》、《式》并行体系的诞生,即是承此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