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中世纪欧洲科学技术浅析——也谈中世纪是近代的摇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的中世纪被很多人视作科学史上的“黑暗时代”。但是,深入的研究表明,中世纪传承了古代文化,孕育了近代科学的萌芽。如丹皮尔所说“中世纪是近代的摇篮”。文章从中世纪的技术、大学教育及对亚里士多德体系的扬弃三个方面加以论证,以期引发对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进行更为客观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西欧中世纪旅行产生的背景,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西欧中世纪旅行的类型,揭示了西欧中世纪旅行固有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产力发展等方面论述了西欧中世纪旅行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贵妇作为中世纪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某些方面拥有着不可忽视的权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世纪社会对贵妇的尊重开创了西方尊重女性的先河,同时也提高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促进了中世纪社会文明的进步。本文通过对中世纪贵妇重要角色的变化.分析得出她们在具体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的社会地位,对于研究中世纪社会的妇女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走出中世纪”与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人文传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走出中世纪”是西方近代人文传统形成的开始,宗教改革给予了中世纪神学以致命的一击,开辟了启蒙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西方中世纪宗教文化形态来源于希腊罗马的古典理性主义文化、基督教信仰主义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古典文化为中世纪文化提供了一份理性资源 ,运用理性去阐释或论证基督教教义构成了中世纪宗教文化的典型特征 ;基督教文化为中世纪文化规定了性质、方向和模式 ,使中世纪文化在本质上成为一种信仰文化 ;蛮族文化为中世纪习俗文化提供了重要成分 ,影响了中世纪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质。回视中世纪信仰时代的文化形成 ,可以为当今科技时代的文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艺术家与艺术品、心理学与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三个方面详细描述12-15世纪的意大利视觉艺术研究状况,认为它反映西方艺术史研究范式轨迹的转换,并修订长期以来对文艺复兴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再生的观念,指出它也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上对欧洲历史的解释,大都视中世纪为一个文化黑暗时期.但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时期,学校教育在欧洲文化的传承中起了重要作用.只有深入了解欧洲中世纪文化继承的实际情况,才有可能对欧洲历史的演进作出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该书是苏联学者对东方各国的哲学发展过程问题的研究进行概括的一个尝试。苏联的中世纪学积累了丰富的中世纪中近东理性的资料。对中世纪东方的哲学观念的分析,与伊斯兰教本身及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分析“何谓中世纪”入手 ,考察了欧洲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的流行观念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 ,指出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产物。继而通过考察历史主义的兴起及其基本观点 ,指出摈弃对中世纪的误解 ,揭开中世纪的客观原貌正是由此而得以实现的。最后得出结论 :西方文化是“两希文化”的产物 ,不了解中世纪 ,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西方近现代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
诗是既吁求于眼又吁求于耳的艺术,诗人总是想把最好的词语放在最佳的地方。在英语诗歌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图像诗,在中世纪的英国诗人中还出现了一股创作热。20世纪初期爆发的自由诗革命和意象派诗歌运动使诗的形体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图像诗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代表诗人是威廉斯。20世纪中叶以卡明斯为代表的具象诗人将图像诗创作推向了高潮。图像诗在英语诗歌中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文体特征和文体价值。以诗行排列成图案的“形体诗”和以字母的巧妙布局呈现出诗的意义的“具象诗”是英语现代图像诗的两大代表。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的中世纪,具有浓厚基督教神秘色彩的"哥特式"成为当时最典雅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是西方中世纪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典范,从艺术宗教学的角度对哥特式艺术的形式及其内涵作了细致分析,尤其是对其在艺术史上的积极意义给予了相关的解读,其中还原哥特式艺术对中世纪人的强烈的感官体验则为解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史蒂夫·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残缺苹果”的图像符号与禅宗美学因素的关联,溯源到“垮摔派”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的禅宗思想接受、对寒山诗的阐释以及再创作,反思中国禅宗美学对美国“新文化”的艺术审美和科技美学创意的历史作用,阐明了禅宗关学中“残缺”的审美观念时美国诗歌与科技文明审美理念的潜在塑形与视觉冲击功能。重在申明东西方文明历史交流与融合是推动艺术与科技美学观念创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世纪艺术的形成,人们往往从北方蛮族那里寻找依据,简单地把中世纪艺术贴上倒退的标签,而相对忽视自然灾难对于中世纪艺术的重要意义。在自然灾难的作用下,基督教最终征服了罗马人、北方蛮族,并创造了不同于古典艺术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在基督教那里自然灾难不仅演变成为上帝惩罚人类贪婪的刑具,而且是对上帝存在的确认。这就意味着:中世纪以上帝为中心的艺术必然在内容、形式、功能等方面体现出自然灾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詹姆斯·乔伊斯经典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以“灯”为代表的诸多意象表现出极为丰富的内涵。“灯”象征着都柏林人之虚假“希望”,“灯”的缺失状态则揭示了当时都柏林人受殖民者和教会双重压迫的黑暗生活。通过对“灯”意象的阐释,能进一步展示乔伊斯运用“刻薄语体”实现创作意图的精湛写作技巧,并可表现这位自愿流放者对国人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在本性上就是探讨存在者的存在。作为独特的存在者的艺术作品,不同于纯物和器具之处在于,只有艺术作品才能敞开存在。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也只有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在艺术作品、艺术家与艺术的关系中,根本的解释循环发生在艺术作品与艺术之间。此循环相关于不解的艺术之谜,这或许正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学形象谱系与审美道德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的创造,就是对真实生活的“意向性追踪”。“罪恶形象的创造”,在艺术创作中,既给人带来新鲜刺激感,又给人带来道德警示;艺术的审美道德目的,最能通过英雄形象获得自由体表现,不少英雄形象就是审美道德正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漫画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幽默讽刺艺术,讽刺性和幽默性是构成漫画的主要特征。中国漫画大多是时政漫画,通过典型化的漫画形象针砭时弊,剖析批判。对时政做出评论和评价,表达自己的思想、立场、原则和观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完成漫画的形象化评论。评论性成为漫画构成的又一重要特征,对解读漫画不可或缺。就中国漫画的评论性特征作初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按伦理精神结构的文化形态,伦理思想与哲学和政治融为一体,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一套以"道德"为标准的思想体系和行为方式.传统道器思想对形、象、道、器等思想文化概念的解读,从哲学、审美、造型三个方面反映了传统道器思想鲜明的文化特色,并对传统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面对后现代艺术的事实,丹托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已经终结,这一历史进程实现了黑格尔关于“艺术终结”的预言。与之相关的,是以“美”为核心的古典关学的退场,转而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艺术哲学。它以意义为中心,以阐释为手段,以历史性、多元性和差异性为原则。虽应后现代的历史潮流而生,却以涵盖一切艺术现象为旨归。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的诗经学历程中,经生注《诗》与理学家说《诗》的结果,使《诗经》逐渐脱离其诗性,而被赋予经学内涵和理学思想,异化为教化工具。《诗》被一代代的诗教“魅影”层层包裹,成为言说政治的载体。基于此,王夫之提出了“以诗解诗”的阐释方法,以诗歌艺术的角度审视《诗经》,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意之美、艺术之美,并以此祛除厚重的《诗经》政治教化之“魅”,从而恢复《诗经》活泼的诗歌生命。“以诗解诗”,不仅是《诗经》研究方法的尝试,亦是推动《诗经》文学阐释进程的动力,在诗经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