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巴赫金的思想涉及哲学、神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诗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但对话理论是其思想一线贯之的脉络。巴赫金的元语言学理论、复调理论以及狂欢化诗学等都蕴含了对话性特质,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对话交往思想,把人看作是交往中的存在,肯定语言是交往的中介,强调交往的主体间性,认为人的自由、平均的交往才是人的真正解放。巴赫金的交往思想不仅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对话”理论被移植到中国后,不断被中国化,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对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国化的个案研究,能够佐证我国文艺理论家移植外国现代文论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自主和创新意识,中国的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只有中国化才能走上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5.
作为20世纪前苏联两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和符号学家,洛特曼和巴赫金由于各自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特别是前者作为俄国形式主义彼得堡的继承者,而后者一开始就是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者的出现,他们在对待俄国形式主义的态度上似乎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我们发现纵观洛特曼和巴赫金前期和后期研究,他们在俄国形式主义上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对话关系。笔者试图剖析两位大家各自研究领域内这种对话关系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对话:人的存在特性——论巴赫金的对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思想体系的核心.作为巴赫金学说的哲学出发点和理论归宿,对话主义的核心精神是对人的存在和价值的关注.巴赫金从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的命题出发,提出了"对话是人的存在特性"这一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Martin和White发展的评价系统中介入子系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可以从语言哲学观、对话性来源、对话性的体现三个方面来系统归纳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基本内客,并进一步考察对话理论与介入系统的关系.介入系统和对话理论有相似的语言哲学观,它部分地借鉴了巴赫金关于对话性来源、体现方式的观点,并有一定发展;但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观点没有涉及,而这些方面对介入系统以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谢安国 《理论界》2014,(11):121-125
自我概念从单一集中的自我到多元分立自我的转变,从自足式自我到包容式自我的转变奠定了对话自我理论的哲学基础;对话自我具有自治性和相关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结合、时间性与空间性相结合、自我中我立场的流动性的特征;对话自我理论对后现代环境下健全自我和创新人格的形成与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继华 《东南学术》2002,(2):133-142
巴赫金的诗学中"他人"是一个变革的动力性概念,是他的诗学现代性的基点和诗学伦理生长的机缘.克服"独自"进入交往世界,不仅是巴赫金的诗学、也是现代诗学的志业.这一诗学具有一种坚执的伦理关怀,更有一种深远的神性指向.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都受到了希腊哲学中对话思想的影响,在许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具有同源性和家族相似特征.由此,两者还产生了互动,互文性的观点经过巴尔特的阐释,影响了尧斯.尧斯看到了巴赫金的"狂欢化"对审美快感的肯定作用,并以此超越了阿多诺的否定性美学.通过两者的互动,美学理论获得了转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表述诗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它的完善离不开巴赫金的复调思想。巴赫金的复调思想是一多种声音融合、平等对话的思想。它存在于众生喧哗语境中,这种对话超出了语言学领域,扩大到言语交际的任何领域。在言语交际中,不同表述主体突破边界进行对话、进行思想的交流,从而创造新的表述条件、表述语境。具体的表述在言语交际中与其他表述进行交往,形成对话,实现"表述参与对话,并引起对话"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民俗学研究中,有关外来文艺理论和人文思潮的重大影响不容忽视。巴赫金的哲学人类学、超语言学理论以及类型理论对于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理论更新与经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为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研究的范式转型提供某种理论性的说明,也可以为国际民俗学未来的实践导向提供某种伦理性的学术基础。在其烛照之下,民俗学领域对中国的民俗学研究,有了理论的借鉴参照的价值意义,这对于我国的民俗研究,以及当代整个的民俗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开拓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巴赫金生存诗学思想的突出特点在于,他始终从审美创造活动中"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角度来观照人的生存问题,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生存-创造理论。本文拟从巴赫金的基本生存诗学主题入手,围绕其生存诗学的主要视角——审美创造活动中"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探讨"自我"与"他人"在审美创造与生存实践中的共生关系,思考巴赫金这一思想所开启的独特的生存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启超 《浙江社会科学》2023,(12):143-150+161
理论之树也可以常青。世界人文学界对巴赫金的发现已走过一个甲子的历程,国际“巴赫金学”历经四十载风云,巴赫金理论的思想魅力仍不减当年。俄、英、德诸国“巴赫金学”专家仍在对巴赫金理论进行深耕。不论是对巴赫金之于叙事学的贡献所做的学术史梳理,抑或对“复调小说”与“复调音乐”的关系所做的学理性重审,还是从理论建构风格来看巴赫金“对话论”的文化哲学品位,甚或将“对话论”作为人文科学推重的一种理念,也作为人文科学适用的一种方法,这些探讨都在表明:“超语言学视界”与“多声部对话”路径,已然成为以多元文化互识互动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世界人文学者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5.
对话意识是贯穿印度题材小说的一条红线。本文以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地揭示了由于缺乏对话,人类与自然、他人和自我所造成的种种对立、冲突和悲剧,从而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对话是人类共寻生命意义,共架理解之桥的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书中还展示,仅有对话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恰当地处理对话的方式,如地位的平等,个体话语的坚守,对话规则的遵守等。否则,良好的愿望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对话哲学与哲学对话的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英健 《学术研究》2006,40(1):21-32
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学者主张从不同研究范式的比较中强调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意义。然而,这却需要进一步说明不同研究范式何以能进行对话这一前提性问题。这是因为,不同范式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一种对话哲学。要使哲学对话富有成效,就必须将不同哲学研究范式之间的比较转换为对话哲学视域下的不同对话范式之间的比较。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其对话的意义应该在更为广阔的方面展开。这样,哲学与时代之间的问题式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解释学对话、不同哲学之间的宽容性对话,就构成本文论及的哲学对话的主要范式。  相似文献   

17.
尽管巴赫金的思想往往被简化为复调、对话和狂欢,但如果要真正把握其思想的源头,还必须回到其早期的哲学美学思想之中。巴赫金正是在自己独创的建立在我与他人关系基础上的行为哲学,以作者与主人公(包括其未展开的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活动为对象,引入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审美交往理论的,而其以作者与主人公间的交往对话为特征的复调和以话语为媒介、以外位性和长远时间为特征的对话主义也只有在审美交往的范畴内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论巴赫金的“躯体时空”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赫金把躯体分为内在躯体与外在躯体.内在躯体是一种时间记忆的存在,它的开始与结束的把握需要借助他人对我的体验.外在躯体是视觉空间中的躯体外表,它的完整把握要借助他人的审美体验.这样,"我与他人"成为构建躯体时空的重要参与因素.同样,在价值层面上,世界也是我与他人积极参与建构的世界,躯体存在的时空性特点也同时是世界存在的时空特点,巴赫金的躯体时空和文学时空体的时空也是在同一立场上的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9.
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确认"文本"是语言学、语文学、文学学诸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是人文思维的直接现实,巴赫金有力地捍卫了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他通过确认"话语文本"是一种有声的超语言的表述,是主体间的交锋互动的事件,有效地坚守着人文科学的"人文性".通过确认"文学文本"具有"双声语"品质,巴赫金精辟地阐明了文学创作的"对话性"与文学接受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衍柱 《文史哲》2001,(2):51-56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 ,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对话成为联结古今中外文化和文论的桥梁。它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立性、自由性、未完成性和复调性等特点。对话———独语———对话的不同形态 ,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对话理论、对话思维对中国文化、文论的发展 ,对推动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进步 ,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