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跃红 《学术探索》2012,(6):143-146
经典阅读乃支撑人文学科存在的基础。但人文经典阅读却普遍遭遇冷落,大学人文学科教育亦莫能外。由于本科生经典阅读改善尚有诸多限制,人文学科研究生学习,几乎成为现有状况中实现经典研读目标的最佳也是最后机会。由于学生阅读经典存在各种困难,因而教学方法设计对于帮助学生完成阅读十分重要。鲍姆加藤《美学》研读引导过程剖析,或可提供一个例证说明。  相似文献   

2.
大学中文系是文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文系学生以文学为学习对象,文学阅读是他们的学业内容,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文学被严重边缘化的当前社会,中文系大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如何,具有某方面的代表性。在较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获得的结论是: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文学阅读数量并不很大,其中既有学生个人因素,更有学校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大学中文系学生文学阅读的选择受时代、学校等多重因素影响,阅读面比较集中于当下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阅读存在较大不足。如何鼓励学生文学阅读,多阅读文学经典,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学经典,是当前大学文学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本细读是实现文学有效传播的主要途径。只有细读经典作品,文学的魅力才能被发现。只有在细读实践中学生对文学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趣味才能不断提升。积极倡导细读经典文本,将文本细读的审美策略引入文学阅读实践中,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经典文本细读能力,使经典文本的审美性和文化内涵得以凸显,创造性阅读的局面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97-101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典阅读在当下遭遇了危机:数字技术使得阅读图像化,视觉消费使得阅读娱乐化,技术理性使得阅读功利化。这既表征了一种"经典"的阅读危机,也表征了一种经典的"阅读"危机。这种危机会导致阅读能力与感知能力退化,独立思考与批判意识缺失,文化传承与人文精神衰微等后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分别加强对经典阅读的推广、指导和践行。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大众文化的语境下,文学经典遭遇冷落。图像文化逐步取代纸质文学经典的中心地位;消费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产品感官化、娱乐化的审美取向冲击了文学经典阅读;大众对于文学经典的戏仿和解构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文学经典的权威;阅读主体的功利化和阅读文本的肤浅化,导致浅阅读当道。对此,应明确文学经典因其内在精神内涵绝对不会走向终结,同时,应努力重建经典意识,重拾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大学应当加大经典精读的教学力度,矫正通史课程重宏观的弊端。经典精读就是在意义追问中学会思考并批判性地审视前贤之观念,追问经文蕴含的圣贤精神、民族特性和普世价值,从而使学生有依据地思考历史文化问题,以此形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养成问题意识和纯正阅读品味。经典中圣贤独立特行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转化为学生修身的思想源泉,精读经典可以涵养学生品格,培育人文精神。经典中哲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带有终极性,是我们今日解决人生问题的宝贵借鉴。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之观念阐释随着时代思潮在不断演进,精读经典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勃兴,经典研读类课程成为重中之重。不过质疑从未停歇:当代人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尤其是那些时空遥远的经典?自然科学专业的学习者既然有标准教材,还有必要阅读经典吗?深入考察之下不难发现:人的生活和人类历史由人的行动构成;而人的行动由自然环境、本能欲望和文化观念决定;经典塑造了人们的底层文化观念,进而调控着人们的行动方向和价值追求。因此,阅读经典是个体自我认识的需要,是族群自我认同的需要,更是文化自我更新的需要。在今天,我们需要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经典在内的一切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任务,它一别以往的长篇作品节选式教学,对经典文本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这一任务的完成也面临着诸多困难。《红楼梦》篇幅长、阅读难度大,加之高中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教学策略上要有诸多考虑。应以激发兴趣为核心,有效利用课堂引导、定期读书会和线上交流平台等方式,营造良好阅读氛围,点燃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持续性热情,对经典文本产生艺术的敬畏感和求索之心,从中获得经验,汲取力量,提高认识,寻求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9.
《文学概论》课程为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也是学习文学类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本文试从分析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关于文学文本范例老化,与当代学生阅读领域脱节这一问题出发,探索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课程讲授中适时调整文本范例,使其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领域,同时兼具经典文本的示范性和深广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概论》课程为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也是学习文学类其他专业知识的基础。本文试从分析当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常见的关于文学文本范例老化,与当代学生阅读领域脱节这一问题出发,探索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课程讲授中适时调整文本范例,使其更加贴近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领域,同时兼具经典文本的示范性和深广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经典阅读与人文精神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总 《江淮论坛》2011,(4):159-167
当今时代倡导经典阅读,在功利化、庸俗化的文化生态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代教育体制和学术规范下,经典教育和阅读方式形成工艺化、机械化操作,只成为知识而失去了精神。当务之急是回归经典阅读的传统。中国的经典阅读传统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行为,其中蕴含着敬重观念和磨砺精神,更内化为读书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文经典的特质有三:一是强烈的人伦社会关怀,二是深刻的形上学思考,三是内向的自我心性启悟。正是这样的合天地人为一体的结构和对宇宙构成终极道理的追寻,使中国经典具有了超越地域和时间的普世价值和永恒意义。当代人的价值观可以多元化,但在人性的基本问题上是一致的。因此,在人文精神急遽失落的全球化时代,我们更为迫切地需要回归经典阅读的传统,从而唤醒我们的人性,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重建我们的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及经典,人们经常会提到它百读不厌的特点。但这一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一直缺少集中而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经典的耐读性源于读者阅读时的两种体验,即陌生与熟识。读者所获得的陌生感,源于文本的三个特点,即经典的独创性、内涵丰富和深刻;而阅读经典的熟识感,则与经典所表现的内容与读者的关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典律构建”基石的经典性阅读,既指阅读要选择好经典性著作,也指要用“经典解码”的方法认真开展阅读活动.当今文学作品经典性累积过程中的“选辑”、“论述”和“改编”环节的大众参与性越来越明显.文学经典具有“历史逻辑修正中的丰富解读性”,这种“历史逻辑修正”首先是由生活于不同“历史时空”的中国人/华人提供的.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阅读,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经典解码:一是综合运用传统解码方法;二是重视文学本体的解码;三是关注文化多元背景下的经典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清华大学杨会兰编著的《高级英语教程:思辨性阅读》是一本专门培养大学生思辨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全书精选20篇文章,内容涵盖人文学科经典主题,话题深邃且富有趣味性,时效性强,非常适合大学生的水平。一、课文选篇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书中所讲,优秀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兴趣。基于这个理念,书中选取了抉择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是人类永不舍弃的精神行囊,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在重建价值秩序,发现和培育时代精神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今网络不仅带来了文学经典的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巨大变革,而且解构并重新建构了文学经典的结构内容、审美习惯、价值功能,从根本上影响了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和存在本质。但是,文学经典与网络传媒的关系应当是互动的而非对抗的,研究文学经典的网络阅读现状,对文学经典的传承和网络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学素养提升的经典阅读需注意3个问题,其一,清晰国学概念,厘清边界及范围,明确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分支领域,避免边界模糊及范围过大.其二,经典书目要注重代表性、权威性和适用性.其三,经典阅读要高度重视作为源头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刘力宾 《快乐青春》2009,(11):80-80
我是一名超级“典迷”。我爱《经典阅读》!说实在的,《经典阅读》影响了我,她给了我太多受益终生的启迪。千言万语,在这里,我只想说一句:老编们,你们辛苦了,我感谢你们,我是你们永远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18.
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强大的影响力使文学经典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文学经典自身的高度和时尚的诱惑是使读者远离文学经典的重要原因。而文学经典自身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则是使读者亲近其的基础,甚至于是使读者走出异化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宋代重文教的社会风气、书籍的普遍流通以及士人的提倡等推动了女性群体的阅读.在实际生活中,宋代女性阅读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佛道经典、女教典籍、家训、史书、诗词文、音乐、诸子小说、医药数术等,其阅读具有多元性、自主选择性及持续性的特点.宋代女性通过阅读,提高了认识社会的能力,并以自己所学作用于社会,为宋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中国,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文学名著尤其是外国文学名著的接受状况十分堪忧.针对他们在这方面存在的障碍,应该从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考虑将其如何消解.学校方面应积极倡导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阅读;社会方面应正确引导文学经典的阅读;大学生自身则应主动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只有各方面齐心协力,才能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当今中国大学生阅读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