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隋文帝时期的吏治与康政问题,一是吏治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二是吏治的效果和重大意义。隋文帝为了使隋代的政治清明和经济繁荣,实行了各种措施,力求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打击和防范相结合,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治理整顿,使隋代廉政大为加强,从而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政治形势,促进了经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开皇之治”这一盛世。  相似文献   

2.
本文参详各史记载,排比考证,研究了隋朝王室籍贯、杨忠是否参加“擒窦泰”战役。独孤皇后生年及婚年、隋文帝任随州刺史的时间及隋文帝诛北周六王冤案、篡周系时,以及隋代流刑、开皇定《令》时间、开皇年间隋文帝废置县等九个基本问题,订正史实,多有新见。  相似文献   

3.
要买啥     
《阅读与作文》2011,(4):44-44
家里的一样东西弄丢了,爸爸叫乐乐去重新买一个回来:“它是‘庄严立墙壁,每天换新衣:旧的随手扔,叫人争朝夕。”乐乐高兴地答应:“我知道是什么了!”  相似文献   

4.
许善心由陈入隋,亲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开皇十六年(596),当时天下统一,国富民强,“开皇之治”的各种政治措施已经完成,恰逢天降神雀,许善心适时创作《神雀颂》歌颂帝德.虽然其华丽的文风违背了隋文帝的作文主张,可却达到了文帝宣化天下的政治目的.而其基于史事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开皇之治”的一种文学写照.  相似文献   

5.
隋炀帝“好祥瑞”,继位之后即汇集隋文帝之灵异,以示倡导,自述祥瑞,符应纷呈;以天文玄象缘饰军政决策,袁充等术士化朝臣“预知”其军政意向,“假托星象,奖成帝意”;对“忠鲠”进谏之术艺人物,则加以排斥。隋炀帝“专信邪道”,其夺嫡继嗣与打压关陇权贵,无不利用相术、阴阳占卜、蛊惑诅咒、图谶谣言等巫筮术数以运作其事;隋炀帝迷信道术,豢养道土以炼金丹,寻求长生不死。隋炀帝如此,与其深受家族尚巫门风、相关社会风尚之熏染,特别是承继隋文帝“雅信符瑞”之政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开展“辅导员+导师”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范式,致力于目的建构、问 题情境、成功体验这三个教学策略,学习、借鉴、扬弃“三段教学法”,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定的内涵意蕴和时代价值,深入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问题,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全程参与、有效衔接,全方位育人、多方联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新路径,有利于更好地共同助力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崇信佛教的帝王中,隋文帝也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迷信佛教的程度与梁武帝相比有所不及。隋文帝对佛教的复兴确实做了很大的贡献,在国家的政策上给予其法律的保证,并大兴土木,建寺修塔,设置专门的僧官负责宣扬佛教的思想,国家出资维持官寺的运营。在隋文帝执政的24年间,佛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大正藏》卷五十二《辩正论》卷三载,其间度僧23万人,立寺3792所,写经46藏、132086卷,修故经3853部,造像106580区。隋文帝结束了中国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的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其宗教政策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王权与佛教,甚至说王权与宗教的结合是统治王朝与宗教相互利用的结果。一方面,新政权在成立之初,借用宗教的神秘等来宣传新政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另一方面,宗教要想得到足够的财力与政策上的支持必须与政权结合。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是专门论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和“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具体要求,科学回答了“怎样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提升青年思政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青年思政教师“学习力”的核心元素指向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学习力”是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青年思政课教师“学习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一诗自公开发表以后,众说纷纭,或由于认识的局限,或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几乎把吊亡诗变成了批林诗。最近姜秀英同志一文更标新立异,认为“国有疑难”是指接班人问题,诗中表达了“换刘”、“疑林”之意,因而“必欲问罗”。果真如此吗?本文通过列举大量历史事实,分析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对“批林”、“疑林”、“换刘”之说以及“必欲问罗”等观点逐一提出了质疑,并结合诗词的语言艺术对该诗进行分析,作出了既符合史实,又合乎情理的解释,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该诗  相似文献   

12.
此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隋文帝杨坚的性格,通过对隋文帝日常言行的分析,以其性格的矛盾性为基础,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剖析了他的性格特征.从性格类型来看,隋文帝既有内向型又有外向型的倾向,而以内向型性格类型占优势;从政治、宗教感情来看,他的宗教人格与政治人格矛盾地并存于一身,宗教人格并不妨碍政治人格的实现;从个人感情世界来看,他既有冷酷绝情的一面,又有对父母的挚爱和对其妻温情的一面;从经济角度看,节俭与贪吝的性格并存;从用人为政方面看,统治前期知人善任,后期多疑善猜,终受蒙蔽;从统治手段来看,血腥残忍的性格表现得尤为充分,但也偶发仁恻之心.隋文帝的矛盾性格使他在治国施政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他的性格特征渗透到他的政治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此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并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 ,来研究隋文帝杨坚的性格 ,通过对隋文帝日常言行的分析 ,以其性格的矛盾性为基础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剖析了他的性格特征。从性格类型来看 ,隋文帝既有内向型又有外向型的倾向 ,而以内向型性格类型占优势 ;从政治、宗教感情来看 ,他的宗教人格与政治人格矛盾地并存于一身 ,宗教人格并不妨碍政治人格的实现 ;从个人感情世界来看 ,他既有冷酷绝情的一面 ,又有对父母的挚爱和对其妻温情的一面 ;从经济角度看 ,节俭与贪吝的性格并存 ;从用人为政方面看 ,统治前期知人善任 ,后期多疑善猜 ,终受蒙蔽 ;从统治手段来看 ,血腥残忍的性格表现得尤为充分 ,但也偶发仁恻之心。隋文帝的矛盾性格使他在治国施政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他的性格特征渗透到他的政治活动中 ,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羁绊的灵魂——刘基心迹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的《郁离子》向来被看作是作者在政治上失意的情况下,退隐田园,为了抒发自己的满腔郁闷,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之道而作的“时务十八策”。“郁离”的含义就是要使用之的“圣人”、“明君”成就文明盛世的伟业。应该说,刘基潜心撰著的寓言集《郁离子》的确系统地阐发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哲学观点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观察我们会发现,它同样展示了动荡时代一个儒生的心灵历程,同样展示了古代知识分子被羁绊的灵魂。通过《郁离子》,我们可以感受中国古代艰难的“仕”之途和由此而来的“自觉”和“苦闷”,…  相似文献   

15.
扬雄的历史哲学与人物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雄虽无史学专著传于后世,但他曾经续修《史记》,历史知识相当丰富。扬雄的历史观和政治观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他十分注重“时”的观念,并从哲学高度深刻论证了社会历史和政治制度是一个不断因革、损益的发展变化过程。他还提出了“立事”、“品藻”、“实录”的史书体例及著述原则,倡导“立政中和”、“为政思”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扬雄关于当代人物的简要评论,直接对班固《汉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淮地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淮地域与隋炀帝的政治生命何德章隋炀帝杨广利用隋文帝分立诸子而坐镇江都10年的时机,收纳江淮人士与江南佛道人物,阴谋夺嫡,并有割据江淮的政治图谋。炀帝即位以后,一反文帝朝的统治方略与用人政策,重用藩邱旧臣,信重江淮人士及江淮人组成的军队,从而造成政治...  相似文献   

17.
隋修长城和大业初年的国防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隋文帝和炀帝都曾修筑长城,炀帝还在太平时节兴修了一批国防工事及其它一系列大型公共工程,企图奄吞周汉成不世之功。然“功业相同仁暴异”,隋场帝超越时代,做当时人民承受不了的好事,终于以急政、苛政形成系统的暴政。  相似文献   

18.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个著名王朝。建国伊始,两朝统治者均以法律手段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分别修订了著名的《开皇律》与《唐律疏议》,因而,都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时期。史载:隋文帝时“中外仑库,无不盈积”,“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唐则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正因如此,历史上往往隋唐并举共论。然而,为什么隋祚日短,李唐却传世近三百年,结果如  相似文献   

19.
北魏末年的灵胡太后临朝称制,宣告终结“立子杀母”制,她依靠汉化的宗室贵族,平息羽林、虎贲之乱,实行新的选举方法,稳定了政局,但她后期私欲极度膨胀,信任佞臣,甚至杀害自己的儿子孝明帝,引发了北魏末年政治的一大变局,即尔朱荣占领洛阳和“河阴之变”。  相似文献   

20.
《尚书》是流传于今最为久远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作为备受儒家推崇的政事元典,《尚书》中蕴含了丰富的“德政”思维,对其管窥蠡测,其明德诚信、立政唯贤、恤民养民的“德政”范式清晰可见。明德诚信是君临天下的内在素养,立政唯贤是政治首脑应有的政治胸襟,恤民养民则是判别是否“德政”的外在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