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游憩是城市居民在城市空间里发生的闲娱活动。城市游憩空间是聚集人们闲娱活动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和建筑物外部空间。文章以公共、半公共性游憩空间作为考察对象,以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上古至现代)的典型城市为例,追溯、阐述这两类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何种场所形式来实现对人们闲娱活动的聚集。  相似文献   

2.
文化作为社会事象,同自然物一样,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文化的时间内涵分析文化的持续性、间隔性、顺序性与沉积性等文化构成及其表现形式给文化一个新的界定;文化的空间内涵表现为有形空间与无形空间、形态空间与关系空间、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从而进一步阐述文化时空与自然物时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GIS与VR技术为基础,从宏观的群体空间结构、中观的外部空间形态、微观的内部空间形态3个层面入手对以天津为首的环渤海开埠城市进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该分析方法便于研究者全面深入了解和把握开埠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进而为开埠城市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后现代派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运用元叙事、拼贴、漫画式人物、黑色幽默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把现实与虚幻结合起来,构筑多元、开放式结构,同时又在解构与结构的并存中建构中心、意义和主题,消解了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和"内在性"的典型特征,使作品呈现出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非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安化廊桥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安化县特有的风雨廊桥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的审美本质出发,分析廊桥在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时间与空间、物理空间与视觉空间上的统一,以及安化廊桥形式美、功能美和环境协调美三个方面的“技术美“特征。廊桥是安化县最为著名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之一,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继现代主义之后的又一艺术样式,其形式趋向于通俗化、商业化、多元化及个性 化的共融。在建筑及空间形态上,反映出诸多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是西方当代建筑及室内外空间设 计的主流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礼仪空间的典型形象,明堂建筑的外在形态与上古中国神话宇宙观的关联,秦汉以来论说甚多,尤以当代学人研究详赡.而对以<礼记·明堂位>为主要文献的明堂内部空间叙事却触及甚少.空间要素如"门"、"墙"、"阶"、"位"与"向"等在先秦礼仪过程中,是内外攸分、正仪辨等标识身份、地位和权能的象征符码.它以模式化的空间叙事在种种仪式中,显示礼仪参与者之间亲疏远近、贵贱尊卑等社会伦理关系,实现了权力与秩序以及君临天下的空间功能.笔者借助仪式理论和考古建筑遗址复原图,尝试从仪式空间的角度对其进行微观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揭示那些潜藏在"明堂"之"位"中的观念及其与明堂建筑的象征关联,从仪式空间的三个层面思考人们怎样通过模式化的叙事建构一个有意义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8.
日本当代剧作家宫本研创作的《阿Q外传》,在大量借鉴《阿Q正传》与鲁迅其它作品的基础上,重新选定《阿Q正传》的结构中心,由此引起了作品结构的重大变化:(1)封套的改变(由阿Q生命的封套转为鲁迅自叙的封套)。(2)表现空间的拓展(由外部空间的狭小与内部空间的纵向开阔相结合的特征,改变成外中空间的开阔与空间的横向开阔相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赛博空间、鲍德里亚的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进行了共时的比较研究,认为赛博空间的出现把后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所描绘的世界进一步现实化了,在可比性的基点上,探讨了鲍德里亚哲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赛博空间之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派文学之间无论在精神实质和外表特征上都有着一致性。用后现代主义言说先锋派文学可以更确切地阐释先锋文学的有关意义、目的、语言以及文学样式等方面的实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和《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的起草历史表明,当时可以飞往外层空间的只有宇航员或宇宙飞船上的工作人员,因此,《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和《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中的“宇航员”和“宇宙飞船的船员”是不包括外空游客。尽管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看,在载人航天器上的每个人,无论其法律地位如何,在其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都应有权获得援助。但需要国际社会通过新的国际立法予以扩大解释“宇航员”和“宇宙飞船的船员”的定义,确立关于外空游客的法律地位,或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扩大解释《营救宇宙航行员、送回宇宙航行员和归还发射到外层空间的物体的协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战场将在太空,“天军”也将成为21世纪的决定性军事力量。然而,中国在2007年进行的一次反卫星武器试验却在国际上饱受非议,通过分析《外空条约》第4条的内容以及美国的外空军事发展现状,可以发现中国发展反卫星武器不仅不违反外空法且具有正当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国际空间法条约赋予了缔约国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权利,为缔约国设置了监管本国空间活动的国际义务。缔约国在执行义务方面采用的标准和做法不同,导致国家空间立法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国际法协会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国家空间立法实践的工作,国家空间立法5个"构建模块"理论即空间活动批准与许可证模块、空间活动监督模块、空间物体登记模块、赔偿规定模块以及其他规定模块正是在这些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该理论在推动欧洲国家空间立法的协调一致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国家空间立法示范法索非亚模本》的起草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得到外空委的赞同。该理论与联大关于国家空间立法8项必备构成要素建议存在演进关系。国家空间立法5个"构建模块"理论和联大国家空间立法8项必备构成要素建议对中国航天立法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监管商业航天活动立法方面,5个"构建模块"应是立法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和立法是否完备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国际空间合作有多样的形式.1996年联合国《国际空间合作宣言》为国际空间合作确立了八项指导原则,国际合作可以为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工作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以及法律规范的支撑,故非常必要;然而在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工作中的国际合作经常受到国际政治的消极影响,既缺乏国际协定或国际习惯的规范,又没有国际组织或机构的监督执行,所以目前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问题的解决只能寄希望于《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指南》的制定和执行,但是该指南23关于国际合作机制的规定就有很大的局限性;鉴于此,国际社会可以在技术合作、法律合作、设立基金会、设立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性委员会或国际空间合作组织等方面加强合作以促进外空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欧洲空间局(ESA)保障欧洲空间活动的独立开展的同时也促进欧洲经济和工业的发展。通过对欧空局的背景及合作法律框架的分析,可以发现保障欧空局建立并成功运作的因素除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法律措施,包括:确认(专)为和平的目的开展空间合作,赋予空间科学研究合作重要地位,采纳“投资返还”原则,鼓励空间商业化与私营化以及赋予成员国合作自由并制定多种与非成员国的合作模式对待对内和对外空间合作等。这些成功的经验对其他地区空间合作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的诸多法律措施与欧空局类似,但与欧空局相比,其取得的成就尚有差距。为进一步促进亚洲空间合作的发展,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应结合地区特殊情形,有效借鉴欧洲经验对相关的法律措施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国际空间站合作协议》为国际空间站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合作项目确立了法律框架。国际空间站的法律既继承了现有联合国五大外空条约的原则和规则,又通过交叉豁免制度、刑事管辖权规定、国际空间站上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丰富了国际空间法的内容。国际空间站的法律框架为国际空间合作提供了法律范本,也为空间商业化利用订立了基本规则,对中国的空间活动立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空间核动力源的使用是满足人类深远太空探索任务动力源需求的必然选择。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安全风险因素以及空间活动对地球的广泛影响,如何安全使用核动力源是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目前,直接规范空间核动力源的国际文件只有1992年通过的《关于在外层空间使用核动力源的原则》以及2009年制定的《外层空间核动力源应用安全框架》。该两文件为空间核动力源的应用提供了所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具体的技术性规范,对于备受关注的安全问题也提供了相应的安全标准。但是,它们都属于软法,即该两文件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在适用上缺乏强制性。从空间立法的发展模式来看,短时期内在空间核动力源领域缔结专门的国际条约不太现实,通过各类软法为各国提供自愿遵循的规范指引并由各国根据实际需求逐渐将其纳入到其国内法律规则体系中,逐步实现空间核动力源国际规则的统一不失为较好的折衷办法。  相似文献   

18.
空间资产主要是指为民用或军用目的而射入外层空间或者在外层空间组装或制造的,具备正常使用功能的空间物体。目前,空间碎片、有害干扰及反卫星武器等对空间资产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空间资产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强烈关注,但目前尚不存在保护空间资产安全的专门规则。虽然联合国有关外空条约、国际电联的条约和无线电规则以及禁止在外空进行核试验的条约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空间资产安全的作用,但这些规则达不到有效保护空间资产安全的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外层空间活动争端的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制定的有关外空条约及原则宣言对和平解决外层空间争端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如何构建外层空间活动争端的解决机制存在着不同的构想。各国应当共同努力,在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上,对外层空间活动争端 的解决做出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