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珂 《船山学刊》2012,(2):164-168
张謇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有着丰富而又朴素的公司法思想。他宣扬"保育主义",力推股份制,继承和改革官利制度,创设保息制度,完善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上述种种,对于今天的公司法制建设,亦是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泓泉 《学术探索》2013,(11):153-156
作为近代著名的德育教育家,张謇主张“德”为学生“德智体群”全面发展之第一要任,在“公德”上要求学生爱国与理性兼重,在“私德”上注重培养学生“立志”“忠信”与“勤俭”等多方面的良好个人品德。为达到这些目标,张謇主张以严格管理、实践磨炼等德育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3.
论张謇的慈善公益思想与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謇在清末民初提出的一系列有关主张,在晚清经元善新慈善观的基础上,使中国的慈善公益思想具有了更为明确、更为丰富的近代内容。特别是他将慈善公益事业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联,从新的层面阐述慈善公益事业的功能与作用,而且十分重视盲哑人教育,将创办图书馆、博物院、医院、公园等都纳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称得上是张謇对中国近代慈善公益思想的一大发展。由于张謇具有这些独具特色的思想,使得他所从事的慈善公益活动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并且产生了更大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周执前 《船山学刊》2003,(2):149-152
本文先论述了张謇经济法律思想的总的特点,然后论述了张謇经济法律思想的三个重要方面:依法保护产权、依法规范政府行为、依法利用外资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试论张謇的慈善思想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骏 《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40-140,142,143,144
慈善事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张謇先生事业的重要组成。张謇的慈善思想继承了传统伦理道德观 ,加入了以促进社会改良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近代内容。在他的躬行实践中 ,体现着一代慈善家高尚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孵化器、制度创新主体以及公共物品提供者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中国"实业救国"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张謇对近代中国后发外源型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在经济生活中所应扮演角色的思考.指出其思想兼蓄英美与日德两类国家发展之经验,试图在干预主叉与自由主义之间寻找一条出路,从而在协调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之间平衡关系中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达到实业救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蒋国宏 《学术探索》2010,(1):121-126
关于张謇农业经济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早在张謇在世之时即已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因受“左”的思想困扰,研究一度陷于沉闷,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焕发出生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张謇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张謇农业思想的内涵、来源及意义,张謇发展农业的对策和举措,淮南盐垦公司的性质和地位,张謇在中国近代农业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当前,应打破学科壁垒,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度解读和重新审视,使对张謇农业经济思想和实践的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他以一个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的特殊经历和视角 ,审视散文形式 ,从事散文写作 ,确然不入俗流 ,卓然独立 ,在近代散文领域虽未有意树帜 ,但其独特的风貌和斐然的成就 ,是治近代文学史者所不能忽视的。本文分别从议论说理类、叙事类、人物记传类等不同题材散文就其成就做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9.
李刚 《兰州学刊》2009,(8):223-226
袁世凯和张謇都是中国近代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自从19世纪80年代在朝鲜结识后,他们的交往与合作,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搞清他俩的关系对揭示清末民初各种势力交叉、分隔、纷繁芜杂的政治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儒者,皆为儒家思想深化之人。一般而言,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作为"士"之儒者,其政治理想往往追求贤君圣主,鲜有民主宪政愿景焉。作为晚清进士之张謇,在民族危机与实业发展之需求下,开始探索中国式的民主宪政。这一变化,从某种意义看,标志着儒者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研究者往往关注他这些方面的成就与影响,而对他在文化方面的贡献,尤其是其散文创作的状况极少涉及。其实,张謇曾被人视为当时文坛的八大散文家之一。他一生撰述丰富,其散文创作的主旨是爱国思想的阐发,而儒学是其抒发己意的基础。张謇的散文既立足于桐城派的既成传统,同时融合了时代的积极因素,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性,其散文有明显的过渡时期特征。  相似文献   

12.
马珺 《中州学刊》2008,2(2):178-180
地方自治是张謇一生的政治理想.张謇认为地方自治的实现,离不开立宪政治的政治保障.地方自治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实业、教育.因为一切政事无财不举,而人的素质提高,根本在教育.张謇地方自治思想有其重实际、求实效的一面,也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但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和个人思想的局限,张謇的地方自治最终未能逃脱出个人自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3.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癸卯东游日本学习考察是他思想意识、政治态度、兴办实业的转折点。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 ,错综复杂的主客观因素使张謇得以实现多年欲游历日本、考察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办学经验的夙愿。研究张謇癸卯东游的主客观原因 ,不仅可以加深对张謇东游全过程的研究认识 ,也是全面地理解东游乃张謇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周新国 《晋阳学刊》2016,(4):143-145
直到武昌起义爆发,张謇与孙中山并无直接的交往,中华民国建立后,两人有了接触。起初,张謇是支持袁世凯的,但随着他对孙中山的思想事业的理解逐渐加深,对孙中山的评价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张謇与民初经济法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张謇于民国初年就任农工商总长期间所制定和颁行的各项经济法规的内容 ,分析了这些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论述了颁行这些法规的历史背景和进步意义 ,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值得今人记取的张謇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6.
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初年,在中国经济面临新转机和新困难之际,状元出身的南通大实业家张謇抵达北京,出任工商农林两部总长.在任职期间,张謇获得了推行经济改革思想和主张的机会,他提出了系列改革纲领,这些措施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挥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3,4(4):109-112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一位大实业家 ,却偏偏“言商仍向儒” ,走上了“教育救国”的艰辛道路 ,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无悔奋斗了一生。张謇办学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支撑他办学的动力是什么 ?文章从伦理视角探讨张謇的教育思想 ,旨在继承先贤的人格风范 ,发扬其对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张謇的法制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在政治上立宪法 ,在经济上建法规 ,在刑事民事上讲人道。这一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精神 ,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今天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沐永华 《琼州学院学报》2012,19(6):42-43,48
本文分析张謇对女子进行德行教育、启智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独立自主新型女性的独特女性教育观,揭示其重要的当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謇与南通近代城市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一般的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模式不同,南通既不是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模式,也非由外贸起因进而发展成为商业贸易中心的模式,而是以乡村家庭手工业为依托,通过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的工业化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化的。从“一城三镇”的田园城市格局、“以工兴城”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全方位、立体形的城市建设思路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南通的近代城市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