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
佛光寺是佛教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其建筑艺术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现代系统论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与现代科学思想也有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艺术的科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47-48
佛光寺是佛教与艺术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其建筑艺术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现代系统论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与现代科学思想也有诸多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德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79-83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分离、再融合的过程。科学通过发现规律实现其使用价值 ,艺术通过创造形象实现其审美价值。艺术对科学的作用表现在用形象思维启发科学的创造性思维 ;用艺术想象支配自然促进科学技术现实地支配自然。艺术使枯燥的科学研究变得丰富而有趣。科学对艺术的作用表现在科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和表现形式 ,科学研究的深入激发艺术的想象力。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对科学家、艺术家、普通人都是有价值的 ,它涉及到人的素质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人的追求 :真、善、美 ;人的生存方式 :艺术化人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探讨建筑艺术在建筑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艺术决定于建筑的使用,通过建筑体验发挥功能性作用,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需求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和方向标;建筑现象是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和艺术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现实在建筑上的投影。 相似文献
5.
张义浩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7(2):22-25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为代表的寺院建筑格局分属宫殿式与民居院落式两种,其作为佛教文化载体的寺院建筑与雕饰所产生的庄严、深邃、幽雅的感觉,表明这两种形式均具有佛教顶礼膜拜、超脱尘世的象征意义。普陀山又有许多摩崖石刻,内容大都是礼佛宏法或赞美景物,多数用楷体书写,端庄雄丽,与“海天佛国”的环境相谐。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科学和艺术而言,技术无疑是变革社会的直接力量。但技术的生成、演变,以及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发生的特定作用,都源于它所依赖的科学基础。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高层次需要,人类不仅追求技术(或技术载体——工具)的功用,而且追求技术(或技术载体——工具)的艺术美感;创造一个美的世界是人类实现其需要的必然要求,这也是人类对技术功能的本质要求;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利用技术的过程中,追求一种美的境界和美的感受;对艺术美的追求,推动着技术的完善,也决定了技术完善的方向;归根结蒂,艺术旨向是技术发展的愈益显著的特征。科学、技术与艺术,是评价人类行为的三个维度,科学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的理论可能性;技术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的现实可行性;艺术维度评价的是人类行为结果的理想性或美感度。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以人类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学旨向,更体现了人的类本质。 相似文献
7.
王丹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43-45
本文通过回顾艺术与科学的发展历史,论证了科学领域的进步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源泉和推动力,分析了信息时代艺术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并展望了信息时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倡导艺术家积极地去应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用新的观念和形式反映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清真寺是博大精深的伊斯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杰作.阿拉伯--伊斯兰各朝代早期的清真寺建筑艺术,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兼容并包的思想内涵,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民居建筑与山水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守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4):16-19
土家族民居建筑在湘、鄂、川、黔广大土家族聚居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自然景观 ,其建筑与自然山川和谐相处 ,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是进行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山水画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它所折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最本质地表现出宇宙与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光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艺术家对光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艺术探索,有的喜欢表现光的色彩丰富性;有的以动态的光作为创作的手段;有的则强调光的心理暗示作用。当代光艺术的探索也带来了建筑光文化的进步,艺术家根据不同城市的人文历史背景和文化理念营造出富有个性的建筑光文化。光艺术为建筑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艺术的共通性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具有广泛的审美共通性。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艺术审美共通性规律有助于建筑审美想象的展开和建筑审美体验的深化。本文试从客体审美属性、主体审美愉悦及审美心理过程三个方面探究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筑的作品性与艺术性的普遍本质中追问建筑艺术与视觉艺术的差异,探讨建筑艺术是如何自立的,乃至建筑与创作的关联性等,并剖析建筑艺术设计特有的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对自身全面发展的不断追求,艺术与科学在走过了彼此的分离之后,要求重新融合在一起。时代对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呼唤,要求高等艺术教育在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实践层面上都要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艺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梁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38-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出现了人口密度过高 ,居住环境拘紧、城市污染严重等“城市病”。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建筑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不仅在手段上更有力度 ,而且它的发展将引起城市建设模式的变更。“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城市建筑艺术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将给未来的城市建筑艺术带来深刻的变化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城市发展的前景 ,及早做好准备及时调整城市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浅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枫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科学和艺术既有区别,又有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需要艺术,并体现着艺术;艺术也体现着科学,且越来越需要科学。人们只有兼备两方面的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作出应有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带着学生到皖南写生时,在那幽说的街巷中、秀美的田野上、清澄的河水间,可以欣赏历史的遗迹,探究民俗民情的渊源,感受一份难得的情趣,使浮躁的心灵复归宁静。我们赞叹祖先们所建造的房子,尽管它们已经老了,与现代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但老房子那种特有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都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望着那些古民居,我们走进了历史。人类自以穴巢为居开始,随着生生不启、的繁衍,祖先就在不断地改善居住环境的创造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辉煌建筑文化。在古代中国,建筑艺术就有了很高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上古时期… 相似文献
18.
肖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0-10
科学与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种基本形式本来是统一的,但是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不仅分离了,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表现出矛盾和对立。进入20世纪以来,又表现出科学与艺术统一的趋向。这个趋向,集中表现于科学与艺术对“美”的追求。20世纪许多重要的科学家都在科学中发现“美”,并且以“美”的发现作为科学创新的动机。这个新趋向。引起了美学(文艺理论界)的相同反应,不断有论证艺术与科学(艺术美与科学美)同一的论著出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统一性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也应当承认科学与艺术都包含有追求“美”的动机。但是,我们同时也应当认识到两者之间的深刻区别。不加区别地将两者等同,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理论错误,同时,也是一种学术倒退。 相似文献
19.
尹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6)
中国艺术以诗、书、画为一体,重视人文精神的情感抒发,具有人文社科的特征。西方艺术以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重视工程技术与客观规律的发现,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自然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以数字技术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艺术在重视人文精神的同时,亟需重视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王宝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5):110-112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在思维方式、语言工具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但在追求创造性和终极目的方面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为了人类的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科学和艺术之间相互渗透、借鉴和综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成为促进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