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们大家在清华大学集会,纪念近代中国学术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80周年。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学术文化正式开始步入了新阶段:一方面她是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她又开辟了我国学术思想现代化的新阶段和新生命。她不是传统汉学、宋学以至乾嘉考据的简单继承,而是在吸收现代世界先进文化之精华的基础上开辟了我国现代学术思想的新天地,从而赋之以光辉灿烂的新生命。如果由于社会之步入现代化,我们就以为可以抛弃几千年来的文化精华,那既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也是对历史…  相似文献   

2.
1816年,由于马萨诸塞州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兼教育资助人艾萨克·罗亚尔的一笔遗赠,哈佛大学首次设立了法律教授学位。第一位罗亚尔法律教授学位的获得者、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艾萨克·派克在开幕式上发表的演说,为哈佛大学此后法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派克提出建立“一所以专供寄宿研究生学习  相似文献   

3.
法学院     
宁波大学法学院是培养具有法学、行政管理学和政治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学院。学院下设法律系、公共管理系、政治学系,现有法学、行政管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三个本科专业。全院教职工82人,其中专业教师7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29人。全日制本科生 685人。院长郑孟状教授为浙江省“151工程”重点培养人才,宁波市“十大优秀青年”:中国法学会理事,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几年学院本着以学生为本、提升学院档次、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养,着力建…  相似文献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法学二十年的发展,在中国法学界树立了一个标杆.北航法学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快速的发展,我觉得是成功复制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一是确定了好政策,二是用对了好干部. 北航法学的发展法宝也是这两条,一是有一个非常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有好的领导者和一批优秀的教师. 北航法学确定并坚持的"入主流、有特色"发展思路非常符合自身的实际,一个法学院基础学科如果不强的话,怎么也不能说是一流的法学院,但是基础学科只是基础,靠什么创造品牌、靠什么打造核心竞争力,还是要在特色上做文章. 我关注到,龙卫球院长早些时候带领北航法学主攻工程法学,在建筑施工法律的研究在全国独树一帜.现在又顺应信息技术给社会生活和法学研究带来的变化,率先开展了信息科学与法律的交叉研究,在国内也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这些年,北航法学的发展大概有这两条经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始于1952年兴办的“司法专业”,此后除“文革”前后外一直进行司法干部培训。1981年起在进行司法干部培训的同时开始学历教育,开办民族司法干部专科班和普通法律大专班。1986年成立法律系,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1994年改法律系为法学系,下设法律、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专业。1998年在全国法学专业统一调整前率先推行了“大法学”招生模式。同年,“法学理论”硕士点获得批准,在填补四川高校无法学理论硕士点空白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以“民族法学”为主要研究方向。2000年11月,改法学系为法学院。2001年法学专业申报四川省“民族地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获成功,同年“法学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诉讼法学”硕士点获准建立。 法学院下设法学基础课、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七个教研室及刑侦与物证技术实验室、模拟法庭等实验(实践)机构,并设有院所合一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法学研究所”。现有教师66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3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35岁以下青年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者达86.5%。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法学院培养了一支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出现了一系列矛盾的现象,如招生热与就业难;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法理教学与法务教学困境;教育形式多样性与法律人规格统一性冲突等。这些现象反映的实际是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他们是法治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专家与通才培养目标的分歧、教授与法曹治学的迥异、多样性与统一性教育理念的分野等实质矛盾的外化。这些矛盾在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尤为明显。如何抉择将关系到我国整个法学教育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始于1952年兴办的“司法专业”,此后除“文革”前后外一直进行司法干部培训。1981年起在进行司法干部培训的同时开始学历教育,开办民族司法干部专科班和普通法律大专班。1986年成立法律系,招收法律专业本科生。1994年改法律系为法学系,下设法律、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专业。1998年在全国法学专业统一调整前率先推行了“大法学”招生模式。同年,“法学理论”硕士点获得批准,在填补四川高校无法学理论硕士点空白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以“民族法学”为主要研究方向。2000年11月,改法学系为法学院。2001年法学专业申报四川省“民族地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并获成功,同年“法学理论”学科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诉讼法学”硕士点获准建立。 法学院下设法学基础课、宪法与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七个教研室及刑侦与物证技术实验室、模拟法庭等实验(实践)机构,并设有院所合一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法学研究所”。现有教师66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3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35岁以下青年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者达86.5%。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法学院培养了一支热爱党的民族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法学院现有40多个民族的在校生1787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636人、硕士研究生151人。在法学院“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教改思路的引导下,全体学生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稳步提高。近年来,共有170余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有数十名学生考职博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在“十一·五”期间法学院将按照“稳定本科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发展思路,努力把法学院建设成委属系统和省内一流的法学院。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法学院系普遍存在的两种教育思想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院系普遍存在两种教育思想的矛盾,提出了四方面的问题:是把高等法学教育作为纯专业知识的教育还是作为法的精神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教育问题;是把高等法学教育作为纯理论知识的教育还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育问题;法学科研工作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对法律是孤立的学习研究还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哲学等学科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深入地探讨和客观地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刚刚迎来她 90岁的生日。 9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 ,但做为中国的一个学府 ,90年的清华却是在风风雨雨中度过的。清华诞生于清朝末年。她经历了辛亥革命后的北洋军阀时期 ,国民党南京政府统治时期和1 949年解放后的半个世纪。清华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无不受我们祖国近、现代曲折历史的影响 ,也反映了我国思想、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变迁。在办学思想上 ,清华在初创的时期 (前 1 5年 )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况 ,她的教学只相当于高中或大学一年级的水平。毕业生全部送到美国去受大学教育。改为大学以后 ,受五…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法学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高校法学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从爱荷华大学法学院的教学,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师生互动教学的成功之处,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设施的设计到判例教学和诊所模拟教学的运用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了互动教学的特色,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清华大学历史学科的认知几乎一边倒地突出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国学院传统,这一取向主要源于当下的主流学术偏好,"国学"复兴是199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一大事因缘,以"国学"为正统来书写现代学术史则是这一大事因缘的结果,以蒋廷黻、雷海宗为代表的清华历史系的"新史学"传统遂被消融和遮蔽了。清华历史学派最主要的遗产是"新史学"而不是"新汉学",历史与社会科学并重、历史之中西方史与中国史并重、中国史内考据与综合并重,是民国时期清华历史学的主流,这一主流是美国鲁滨逊所倡导的新史学与法国年鉴学派在中国的汇合。  相似文献   

12.
没曾想,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还能到清华大学来接受1个月时间的培训。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讶然、欣然,难道真的能在白发已上黑头的年纪还到清华来过一把“清华学生”的瘾?来圆一段学生时代最美丽的“梦”?清华把我们这帮早已为人父人母人师的“福建高校领导”真的当做学生看待,让我们住在学生宿舍,吃在学生食堂,每周安排6天上课时间,每天上、下午满满当当6小时听课。久违的学生感觉又悄然回到了自己的心头。是的,我们真的到了清华;是的,我们真的成了清华的学生。一个月的学习时间,相对于34年的工龄,那是极其短暂的一瞬。可是,这1个…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恩格斯在其晚年与布洛赫等人的书信来往中体现了其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廓清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唯物史观、遵循历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法学院简介     
法学院是基于湖南大学悠久的人文、法学传统和原湖南财经学院法律系的学科优势、以原湖南大学法律专业与原湖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于 2 0 0 0年 6月 1 8日恢复的。法学院以培养政治素质好、既懂法律又懂经济、外语优秀的法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现设有法学、民商法与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三系 ,设有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法制史、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经济法 8个教研室 ,开设法学专业课程 40多门。拥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三个硕士点。同时 ,成立了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金融法研究所、高级法律人才培训中心、计算机…  相似文献   

15.
浙江大学法学院以培养高层次法学人才为目标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扩大教学规模 ,改善教学条件。法学院在教学方面 ,已形成了能满足法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大进展 ,突破了单一的讲授法 ,采用了案例分析、双向交流、模拟谈判、模拟法庭、专题讲座等多种方法 ,加强了社会实践和司法实习教学环节 ,并承担教育部“面向 2 1世纪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实践”课题 ,设有一座能适应现代法学教育的模拟法庭 ,院内图书资料室藏书 2 2万余册 ,教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在科研方面 ,法学院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  相似文献   

16.
1925年到1929年的清华研究院,即大家常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在中国现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也非常重要的事件。现在我们作为后人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研究国学研究院的历史,就是要看看这一规模很小、时间很短而成绩特别巨大的学术机构,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和教育事业有什么应该借鉴的经验;尤其是作为“国学”研究院,给我们继承和阐扬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留下了哪些遗产值得大家吸取。对于像我这样的晚生后学来说,清华国学研究院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过去了。研究院创建时的导师、讲师、主任几位先生,梁启超、王国维两位的过世…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伟大变革,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恩格斯在其晚年与布洛赫等人的书信来往中体现了其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廓清这段历史,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唯物史观、遵循历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延边大学学报》2006,39(4):F0002-F0002
延边大学法学院创建于2003年7月,其前身是1986年建立的延边大学法律系。20年来,法学院先后招收了法学专业、国际经济法专业本专科学生1500多人,现在每年招收本科生100多人。经过20年的发展,法学院已成为吉林省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重点基地之一。早在1986年8月,法学院的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就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12月,民商法学专业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学院在全面建设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正在逐步彰显的学科特色是:在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中,民族自治地区法律制度研究具有多年学术积淀和优势,这是法学院基…  相似文献   

19.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是正在成长的人的发展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从出生到成年这段时期中,不断发生的生理与心理的积极变化与完善的过程,或说人的个性完善的复杂而又矛盾的过程。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不外遗传素质和环境及教育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是不是起决定作用?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流派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自有不同的见解,便提出各种不同的教育理论、原则与方法。其影响颇为深远,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祖国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占有特别的份量。我们出生在祖国,成长在祖国,祖国和我们是脉脉相通,息息相关的。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同时,爱国主义又是一定历史范畴的社会意识 几千年来,他上下继承,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它又有不同的特点与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历史这门学科,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源泉,在历史知识中就已充满了爱国主义的内容。把握历史课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历史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寓爱国主义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这是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途经。历史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