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条     
中国人才服务业“航母”呼之欲出最近,人才市场和人才网站的一些专家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对2003年“才市”走势做出了预测。宏观上,供需仍平衡。业内人士普遍看好IT、汽车等朝阳行业,而财经、文秘等行业则趋于饱和。人才主流将继续涌向大中型城市及沿海城市。2003年对人才素质有什么新要求呢?专家认为,明年执业资格证书的作用和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是否具有实干能力,将成为明年考核人才的重中之重。对于人才服务机构来说,2003年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人才服务业的“航空母舰”呼之欲出。去年4月,由…  相似文献   

2.
潘靓  骆潇 《职业》2009,(7):16-17
2009年,一群羊和两只狼红遍中国一部《喜羊羊与灰太郎》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骄人的商业成绩。它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数字娱乐产业的巨大潜力也让更多的人对这一朝阳行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这一行业中,哪些岗位虚席以待?又是什么样的人才夺得职业发展先机?《职业》杂志专访国内领先的数字娱乐人才职业教育机构汇众益智(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新利先生,就数字娱乐产业现状及人才需求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唐丽华 《职业》2008,(4):17-17
为什么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还会出现人才短缺的现象?该如何应对这种窘境?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诀窍是什么?什么才是中国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出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记者采访了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吴若萱女士,她认为,切实了解中国员工是在华外资企业决胜中国市场的关键,而切实了解自己,则是国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职业》2010,(12):20-21
经济回暖了,薪酬也走上正轨了吗? 哪些行业、哪些人才的薪酬表现惹眼? 企业都在喊加薪,为什么你却觉得自己的钱袋子没有鼓起来?  相似文献   

5.
李黄珍  刘晗 《职业》2010,(9):13-15
21世纪,什么最昂贵?人才。 21世纪,什么最先进?科技。 如果把科技和人才加以结合,那便是当下在最前沿的孵化器里诞生的3G人才。 3G人才可谓"高""新""难"。 "高",即迄今为止,3G产业的薪水始终排在行业高端;  相似文献   

6.
李黄珍 《职业》2008,(1):11-11
2008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奥运圣火将在北京点燃,全世界的目光都将关注中国,关注北京。作为一家在二维码行业领先的企业,银河传媒曾获得国际著名财经杂志《RedHerring》评选的2006年度“亚洲100强公司”,《财富》杂志评选的“2007中国最酷公司”荣誉称号。2008年度银河传媒的招聘计划又是怎样的呢?什么样的人才是银河传媒最受青睐的呢?《职业》记者走访了银河传媒的人力资源总监张银昆先生。  相似文献   

7.
赵亚娟 《职业时空》2008,4(6):73-73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人才市场存在令人费解的现象:大学毕业的学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真可谓就业难,人才难寻。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是人才,还是企业不识人才?众说纷纭。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想法呢?教高(2007)2号文件关于“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5条指出:“密切与产业和行业的联系,加强紧缺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8,(9):70-70
行业分析近两年来,我国人才类网站的数量和点击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大小小的人才类网站已突破2200家,页面的浏览量达40亿人次以上。中国教师人才网是行业垂直门户之一,  相似文献   

9.
《职业》2008,(23):119-119
<正>行业分析近两年来,我国人才类网站的数量和点击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大小小的人才类网站已突破2200家,页面的浏览量达40亿人次以上。中国教师人才网是所有行业垂直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0,(2):47-47
中国民营企业在上市和国际化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不是产品,不是品牌,而是人才短缺。全球领先的全方位人力资源雇佣与管理服务商万宝盛华在2010年初发布的国内首份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人才策略的调查显示,人才短缺已成为中国民企国际化的首要挑战。  相似文献   

11.
六月份跳槽的人都在蠢蠢欲动,目前哪些行业和职位被人才市场看好?谁又是用人单位最欢迎的人才?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求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人才市场职位需求和求职者都呈现出了“疯涨”的态势。其中销售类职位以 123429个居于榜首,而行业需求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IT、广告、房地产。  相似文献   

12.
骆潇  曾珠 《职业》2012,(2):6-10
让技工院校成为人才的"梦工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现在全世界都已经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全世界都需要乔布斯这样的创新人才。而非常不幸的一件事是大家也都明白,创新人才才是中国真正的软肋。  相似文献   

13.
常听人说,中国已经是一个未富先老的社会,其实,已富先老又如何?因为养老问题不光是用钱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一个引人关注之处是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党和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社会工作人才?怎样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著名人才学家王通讯。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惯例?有了开头,才有惯例。 人们总爱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例。其实,吃螃蟹虽然够狠,但并没带来全民性的响应,毕竟,螃蟹数量有限,难以成为主食。第一个吃大米的人才最可爱。是他,让后世子子孙孙有了吃大米的惯例。第一个吃青菜的人、第一个穿鞋子的人、第一个唱歌的人、第一个使用石块当武器的人……每一个第一次,都具有指标意义,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李黄珍 《职业》2008,(8):20-20
我们将奥运后仍旧热门和火爆的行业、职业所需要的人才,通称为“后奥运人才”。不可否认,2008年奥运会将使一批活跃在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专业人才,成为鲜亮风景。那么,奥运之后,哪些职业和行业继续趋热,哪些行业将萎缩或消亡?《职业》杂志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总经理助理兼招聘事业部总经理李毅光先生。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8,(19)
行业分析 近两年来,我国人才类网站的数量和点击量激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大小小的人才类网站已突破2200家,页面的浏览量达40亿人次以上.中国教师人才网是行业垂直门户之一.力争在教师、教育这个职业和行业的招聘上做全做透,切实为教育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杨宜勇 《职业》2001,(4):6-7
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人才流失问题。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资开放的广度与深度都会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来中国投资。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遵循人才本地化原则,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国内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跨国公司参与人才的竞争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这是件好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回首中国22年来的改革开放,不可否认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尤其是要素市场得到相当的发展,但其中劳动力市…  相似文献   

19.
丁一楠  屈扬 《城市》2010,(6):48-50
新都市主义无疑是近年来国内规划行业的一个流行词汇,那么新都市主义到底是什么?该如何应用?在中国,新都市主义的城市设计和传统居住区的设计有什么区别?真的应该把传统的小区一竿子打死,说的一无是处吗?两者能并存吗?这些应该是规划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黄珍  靳静  孙祺童 《职业》2016,(25):6-7
工匠精神对任何行业都很重要,目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因而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就需要技工院校培养更多优秀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