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照信 《职业》2018,(8):73-73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智能制造技术在企业应用推进过程中,相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建设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培养新时代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院校的紧迫任务。本文对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孙进海 《职业》2011,(2):118-118
e-制造,又称电子化制造,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是一种在网络化制造和电子商务技术支持下的先进制造理念和新的制造企业运作模式。e-制造是订单驱动或市场预测驱动、基于协同制造商  相似文献   

3.
孙刚 《职业》2022,(4):73-75
增材制造技术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师资缺乏、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缺少范式、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校企地共建"工业级SLM、LCD智能增材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有效解决了师资和设备问题。高校柔性专家、企业专家、本校教师在充分调研区域增材制造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减材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理念,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构建了对接职业标准、满足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并且创建了三导师三阶段一站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曹著明  贾俊良  郭家田 《职业》2016,(14):141-142
在线检测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当今先进的制造技术及在线检测技术在工业体系中的发展情况,描述了在线检测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趋势。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普及,在线检测技术作为加工制造中的检测、反馈手段,将在制造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有效地推动当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
窦小刚 《公关世界》2022,(12):57-5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也更加突出和明显,推动着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的积极作用分析,探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以此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应霞 《职业》2014,(6):112-113
杭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在对杭州各行业50多家中小制造企业员工的培训中,实践了多种员工培训的方法,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本文重点介绍该学校在企业员工培训中从培训组织方、培训实施方入手,明确双方在开展培训过程中的每项工作,构建出校企融合培训模式,确保企业员工培训质量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杨华林 《职业》2012,(6):72
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介绍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加工工艺,以及有关模具制造的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近三年来企业对笔者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不难发现该课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从书本中学到的某些知识在工厂中早已被淘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8.
吴中雷 《职业》2024,(6):14-16
智能制造是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深度融合的产物,发展智能制造也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战略目标。智能制造专业是焦作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省重点专业,也是新兴的优势精品专业。本文针对学院开设智能制造专业的现状,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学理念转变、智能制造专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专业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综合阐述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以期促进学院整体办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客观上为航空制造技术优化创新提供条件。本文对航空制造技术发展及对策进行研究,在累积航空制造技术发展经验的同时,以期航空制造技术与时俱进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是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完善相关机制,走融合发展、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陈桂福 《职业》2016,(6):20-22
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业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系统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此,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快速发展当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阮百强 《职业》2012,(24):18-19
职业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以岗位技术为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指导和开发任务书、任务指导书、任务标准等教学资源,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3.
刘鑫  杜海清 《职业》2023,(12):26-29
本文主要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职业能力标准建设的意义、现状及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增材制造技术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与教学标准转化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增材制造相关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静华 《职业》2011,(17):32-32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先进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设备制造、电力、桥梁、建筑施工、船舶、汽车生产,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焊接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焊接专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李柏青 《职业》2012,(20):29-30
为了实现高职理论与社会生产的快速接轨融合,实现毕业生技能生产化、社会化、先进化,促进高职课程改革先进教育理念的快速及时渗透、高效有机融合,笔者密切联系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载体  相似文献   

16.
赵洁 《职业时空》2008,4(5):91-91
CAD/CAM技术是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制造技术,模具是CAD/CAM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和典型的领域。模具CAD/CAM制造技术水平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提高模具CAD/CAM制造水平不但要有先进的制造设备,更重要的是要有具备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人才。模具CAD/CAM技能人才是指掌握着先进的CAD/CAM软件应用技能和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加工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熊小文 《职业》2022,(16):51-53
本文以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企业课堂·岗位学制”人才培养模式,阐述并分析了该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要点,并总结了应用该模式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闪雷 《职业》2011,(9):154-154
随着我国逐步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迈进,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成为每个企业相互争夺的目标。无疑,这给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机械和电子、机械专业内部各工种的融合程度在日益加强,用人单位除了对技工的主体专业操作技能有严格的要求以外,有时会因产品的转型或更新换代,对工人的工作岗位进行相关和相近专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王立岩 《城市》2019,(8):3-11
习近平同志在致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的贺信中指出,中国把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是驱动制造业技术、模式和业态全面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因。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先进制造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推进天津高质量发展,智能制造未来发展要加强统筹规划、提升核心技术支撑、完善创新网络、以“积木式”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建立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制造业服务体系以及实施人才引培工程等。  相似文献   

20.
孙进海 《职业》2011,(3):102-102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快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对制造业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即要求交货期短、质量高、成本低、服务优。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要求电子制造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面对这种挑战,将电子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传统的制造领域并对其改造,是电子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虚拟制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并且已成为当今的研究和应用热点,是新型的制造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