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的关于“混社会”的对话基本都是这样的:甲:啊!老乙,最近过得怎么样啊?乙:哎呀,是老甲啊,没啥好的,这社会,凑合着混呗!尔后常常是甲乙二人同叹一声,或者会心地一笑。由这段对话出发,当我们试着把一些动词与“社会”这个词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一般可以找到这样一些搭配:“间社会”、“入社会”、“进社会”,但能够用来表示人在社会这个地方的存在状态的这个东西,最终似乎都是“混社会”或者“在社会上混”,似乎不存在“住社会”之类的用法。而“闯社会”、“入社会”、“进社会”又都在表达一种从社会外到社会内的状态转换,  相似文献   

2.
主编寄语     
和几个年轻朋友讨论一个老话题,就是如何“观察社会”。聊来聊去归到一点:观察“社会”其实就是观察“身边的事物”。“身边的事物”和“社会”不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身边的事物”实际上就是“社会”。如果忽略了“身边的事物”这个“个别”,“一般”的“社会”还会有吗?宋儒所说的“理一分殊”,费孝通概括的“差序格局”,就从纵、横两个方向提供了观察社会的角度,值得好好琢磨。  相似文献   

3.
“己”的结构位置——对“己”的一种释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关系”作为重要的社会事实 ,不独中国社会所有。本文要研究的是 ,“关系”何以成为“中国社会之本位” ?“关系”如何左右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在这个研究中 ,我的关注点是中国文化的“己” ,力图通过对“己”作出的释义 ,寻求中国社会“关系本位”的文化根源。一、关系本位“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主体与客体、客体之间、客体构成要素之间相互沟通、由此达彼的“通路”(或称之为“桥”)。因此 ,“关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而不是其内容本身。从社会结构角度说 ,“关系”属于社会结构的概念 ,是社会结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揭示了当前部分青少年自我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并分析了当前青少年“看不到”、“看不清”、“看不懂”社会责任的主要机制:异化的“自我”教育,使“自我”剥离了社会责任;传统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解构”,使“自我”无法确定社会责任;抽象的“社会责任”,使“小我”难以内化“大我”。最后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指出青少年的自我与社会责任原本并非是冲突对立的,完全有可能走向融合,而且二者的和谐发展是必然而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啃老族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的“啃老族”队伍在不断壮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升级”为一个社会问题。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日益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啃老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成因,国人对子女根深蒂固的“养身之道”,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以及社会转型期的一些变革等等因素,造成了这些“成年孩子”拒绝长大。这对青年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笔者以为要解决“啃老族”这一新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可能奏效并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由于“80后”“特别”的行为与心理一直以来都是“大人社会”所关注与议论的话题.自2004年的“韩白之争”后“大人社会”起初更多地从生理的角度对“80后”的“特别”进行评价,且多为负面评价,而后逐渐改变。2008年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制度变迁、传播手段改变等等角度对“80后”的行为进行解读。但是有不少学者在进行“80后”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以下几个问题:1、“80后”是否“特别”,而其“特别”是否具有研究价值。2、怎样解释自1949年以来的不同代际都经历了各自的社会巨变,却只有“80后”保留了其“特别”的群体特点。3、“80后”的“特别”究竟是外部原因导致亦或者是其内部理性思维的产生。4、“80后”作为社会行动者具有怎样“特别”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米阳光”志愿服务平台、“鸠兹行动”项目先后孵化了“一帮就灵”、“春晖助孤”、“广济助困”、“孤独症儿童家长互助”项目……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安徽省芜湖市把服务基层、服务百姓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在运用专业社工人才助推社会管理服务上创出许多当地群众喜爱的品牌。  相似文献   

8.
日前,浙江嘉兴桐乡市委社工办对桐乡市首批4家单位体制内社会工作室予以确认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为推进社会工作实践,培育和发展单位体制内的社工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试点,桐乡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夕阳红社会工作室”、儿童福利院的“童欣园社会工作室”、特殊教育学校的“春之晖社会工作室”、石门路学校的“暖羊羊社会工作室”分别在老年人服务、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担当和社会责任的价值理念 有别于西方福利国家和我国传统社会管理的理念,新加坡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各领域充分吸纳中西方文化优秀成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全新的价值理念。新加坡在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过程中,特别注重“软件”、“硬件”之外“愿景与价值观”的“心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打造适应“低碳”需要的绿色会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提出了减少人为碳排放的“低碳”理念,“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由此演进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