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旗舰 《老年世界》2007,(24):28-29
过去有的老人喜欢泡吧、有人喜欢泡茶馆,还有人喜欢泡商场,就认为是很前卫的老人,而眼下,“泡拍族”、“网上掌柜族”、“溜溜族”、“拼客一族”、“帮帮族”等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年人生活随着时代发展多姿多彩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穿越,一个让人心动的词汇。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中,我们的内心,总是在期待着迥然不同的那个时刻。那一刻,我们可以超越平凡的自我,超越所有的平庸。正因为如此,穿越,将会成为一种经久不衰的时尚。  相似文献   

3.
赵轩 《金色年华》2009,(1):67-68
写这个题目的人应该有三种心境的可能。一种是快乐,而且喜欢传播快乐;第二种是心中波平如镜,在淡然与超脱中反映世间悲欢的理由;第三种是不快乐,但要告诉人可以坚持快乐。我把自己归入第三种,不是我不坚强,因为现在我很累。你可以让一个濒死的人回光返照,可以让一个疯狂的人认为自己很幸福,可以让东施认为自己很美,可以让一个侏儒认为自己的个子太高;但你没有办法让一个疲倦的人快乐,因为他没有这样的力气。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婚姻质量的好坏,是其生活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美满的婚姻让人年青,精神焕发,快乐舒心;而劣质的婚姻则带给人无穷的烦恼忧愁,甚至让人沉沦。可是,现代人追求高质量婚姻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而一旦面临实实在在的婚姻,不少人又不能客观地耐心细致地对婚姻质量加以培养呵护,以致不必要的麻烦随之而来,甚至把一个不应该拆散的小家庭弄成残局。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进一步扩展,世界呈现的不是启蒙以来西方文化普世化导致的一致性,而是文明多样性的延续。实践证明,背离了传统,文化将难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历史真空瓶子里让人顶礼膜拜就可以自我发展的神器,没有适合当下生活的现代解释,人们对她只能是有客观需求、缺学习方法和无研习动力。实现中国文化继承和创新。必须要有传统文化适应当下历史条件的客观认知和诠释,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音乐的理想。对她们来说,音乐或许就像自己的信仰,让人快乐而纯真地表现自己,或许就像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或许就是女人理解生活的独特方式,让复杂的世界因为音乐而变得简单。聆听她们的故事,你会发现,在音乐里每一个执著的女人都纯真得像个孩子……  相似文献   

7.
许多文章故事中,中老年夫妻牵手的画面,总是让人羡慕不已。尤其在相互扶持的生活过程里,经常可以看到令人感动而鹣鲽情深的情节。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某人很有才能,就是有点清高。确实,不论是在厂矿企业,还是机关学校,时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很有才华、颇为能干,或知识渊博,或水平高超、或技术精湛,可他们瞧不起人,常常以不屑一顾的神态看待旁人,有时甚至把上级领导也不放在眼里。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该如何对待这种恃才傲物的下属呢?A·用──充分发挥其才能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最高愿望是实现自我,亦即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理想得到实现。一个有才能的人,假如能用其所长,英雄有用武之地,那么,他就会集中全部精力去为实现自我而…  相似文献   

9.
金水 《华夏少年》2007,(10):27-30
简快导写 1.开头点题定位 是写一个让自己“佩服”的人还是写一个让自己“尊敬”人,首先要做出选择。“佩服”的意思是感到可敬而心服。一个人多才多艺,某些方面能力比你强才会让你佩服,所以,选择佩服的人,面比较广,可以是同龄人,长辈上级,也可选幼小的孩子;“尊敬”的意思是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  相似文献   

10.
高乃明 《职业》2012,(16):83-85
工作是立命之本,更是自我价值的历练场,它可以为你带来物质财富,把你打造成现代传奇,让你的生活潇洒而充实:它也可以把你从云端直接打至谷底,令你抑郁、疲倦,在愤懑和苦闷中沦为奴隶。本期“观点”特邀嘉宾德鲁克管理学家詹文明先生,与你分享他的工作感受,帮你成为工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主编的《社会学概论》中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把人的社会化理解为:一是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以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二是要参与社会发展的实践,同社会其他成员一道,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地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2.
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要慢下来.慢才能享受生活,找回健康;要慢下来,但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找到生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在开展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作为教育者要生成主科意识,通过引领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于自我生成准确的定位,让学生能够对于大千世界生成探究的欲望,生成探究的意识,在个体融入群体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更多的感知。其实在解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会反思传统的教学环境,当前的教学价值,还需要反思未来的教育发展。我们要将目光定位在“人”的身上,每一个人都生而不同,每一个人都需要拥有获取自我发展空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可以让学生理性的解读现实生活,让学生从生活需求的角度来完成自我发展,进而生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与道德修养。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作为基础,必然可以让学科的教育优势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14.
感触     
《中外书摘》2014,(2):68-68
像人心这样敏感的东西,怎能没有感触?尤其有一些人,天生便是多愁善感的。也有一些人,或是因为生活方式或职业的关系,也不能不敏感。即使一般的人,虽或平素少用心思,或因生活方式职业无暇及此,也不能无感触。而大抵说来,感触是随年事而俱增的。人越是生活得久,便越多感触。生活得深,感触也就随之而深;生活得阔,感触也随之而阔;生活得复杂纷繁,感触也就随之而复杂纷繁。  相似文献   

15.
刘顺 《老人世界》2011,(2):55-55
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是由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人的生理变化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相反,人的心理活动也可形成相应的生理变化。所以说,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不同的生理反应。大量事实证明,不良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大的,弊导思维者最易造成自我伤害及自我折寿。  相似文献   

16.
解脱     
1或许,因为某一根神经受折磨,或许,因为某一片心地被污浊,人啊.在寻找解脱。解脱.是自由天性的复活;解脱,是精神枷锁的跌落。解脱──有人痴信于传世轮回的因果;解脱──有人沉溺于混世变形的快乐。人.自己背起沉重的壳,压展腰系尚驼,刁想解晓;入,日己织成细密如网,c漫儒高魂意瞻,刁想解脱。1顾怄,不】生性笨拙,而是聪明不B;解胜,无须风方京再,F要叵射自我——对人如价后重新评征、取舍均生胡震大冷静斟酌、选择生活.百一个又一个“假设”,解院竟让b量的部室收缩;乡日.有一道又一道“诱惑”,解眠晨在流失的自知…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往往给人一种紧迫感,逼着人勇往直前,以征服的姿态去对待一切。但就像机器会磨损一样,人的生命质量也会透支。我一贯不赞成“超越自我”的说法,自我不可能被超越,而应该顺适自我,知道自己的极限在何处。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懒人非常成功》。其实,做个懒人挺好。所谓懒人不是教你去消极去偷懒,而是要让自己知道应该如何及时休息,享受生活。心理学界的老前辈夏征宜,90多岁了身体还很康健,他有六字长寿秘方:“少干就是多干。”  相似文献   

18.
仇明  天一  张皓 《女性大世界》2004,(9):114-116
生命并不仅仅意味着“活着”,还意味着活得好坏,既有无生命的质量。 健康的口腔和牙齿能让你充分咀嚼,享受美味佳肴,获得充足的营养; 健康的口腔会让你口齿清晰,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 健康的口腔能增加你的自信心,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 健康的口腔还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和糖尿病、冠心病、胃病等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保留快乐     
朱凌 《公关世界》2010,(6):60-60
快乐一词,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都不陌生。我们的生活可以拥有很多的快乐,比方说升职加薪喜得贵子,还有一些意外之财,都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很快乐。让我们认为,生活是那样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王雁飞 《公关世界》2010,(12):26-31
曾几何时,繁忙紧张的工作,让身体变得只盛下一具僵硬的躯壳;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让人来不及停下脚来看一眼路边的风景;疯狂膨胀的物质欲望让肉体沉重,灵魂轻飘。哪里才是可以让身体放松、心灵安宁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