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典论·论文》是魏晋时代个体意识自觉和文学自觉的产物。曹丕的个体意识贯穿在《典论·论文》文章整体之中。《典论·论文》中的文章价值论、“文气”论,以及“诗赋欲丽”的观点都与曹丕的个体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曹丕个体意识的自觉是其文学自觉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陆机的《文赋》产生于魏晋“文学的自觉时代”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又一丰碑。《典论·论文》用“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高扬文学的价值与地位,虽有划时代的贡献,其着眼点毕竟仍是文学的社会功能,而且与汉儒论诗一脉相承,依然是对文学社会作用的失度夸张。《文赋》则由这一传统视角移向文学自身,首次揭橥了其“缘情”特征,并对文学创造过程的诸多问题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从而实现了对前代理论的超越,标志着文学自觉观念的深化与成熟。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一篇属作家论性质的文学理论专篇。它从文人的修养、文学批评的态度、作家才性与风格的关系、作家创作的动力以及文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展开议论 ,为建安时期的文学自觉开启了理论先声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批评自觉的始点是其对作家缘一己之情所创作的作品自身价值之认可。没有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 ,文学自身的价值便不可能被认识。体现着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文学理论批评的自觉 ,从《典论·论文》之对文学所作的内部研究为其始点 ,再到《文心雕龙》《诗品》从而走向独立 ,尽其自觉之极致。  相似文献   

5.
《典论·论文》历史地存在于曹魏政治这个语境中 ,与它关系至深。具体而言 ,则《典论·论文》表现的以才情衡人论文的新标准与曹魏政治中“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互为表里 ,其批评“文人相轻”又与曹魏政治中的打击“阿党比周”相呼应。两汉德治主义与两汉文评的道德评价同曹魏能治主义与此期文评标准审美化 ,形成鲜明对照 ,又逻辑地证明了这一结论。再者 ,曹丕的政治身份与文学身份的纽结 ,亦使这一关系不仅是可能的 ,也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6.
曹丕《典论·论文》创作动机探析徐正英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视为“文学的自觉时代”,而曹丕的《典论·论文》则被视为这一“自觉”的最早标志。学术界称,该文提高了文学的地位,区分了文体,指出了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首言“文以气为主”。(参见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  相似文献   

7.
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中的“齐气”,《文选》李善注为“言齐俗文体舒缓,而徐干亦有斯累。”尔后注家几乎均援此注。其实,此处的“齐气”,以解作“谐隐”为宜。这可从曹丕的《典论·论文》与徐干的辞赋找到内证,从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与刘勰的《文心雕龙》找到旁证。 一、按照曹丕的批评,“齐气”并非表现在徐干的诗与论,而见于辞赋。何谓“齐气”,曹丕没说。有意思的是,朱自清也以“齐气”评论荀子、屈原的辞赋,并且揭示了“齐气”的含义。他说:“齐国海滨,多有怪诞的思想。屈原常常出使那里,所以也沾了齐气。  相似文献   

8.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学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观,“文气”说的创作论,“文非一体”的文体论,并针对“文人相轻”提出“审已度人”的文艺批评的态度。从而确定了曹丕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典论·论文》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典论·论文》里提到的“四科八体”,其中的奏、议、书、论、铭、诔这六种属于应用文体。仅从这一点来看,说它是“文学专论”就不符合原著的内容实际了。曹丕《典论·论文》并非是“文学专论”,而是既包括文学创作又包括应用写作的中国古代文论。其中,“经国之大业”说、“文本同而末异”说、“文以气为主”说等三个重要观点,也同样是适用于应用写作的理论总结。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而深入地研读《典论‘论文》的原薯.我们便会发现,所谓《典论·论文》是“文学专论”云云,往往都带有以偏概全的毛病。  相似文献   

10.
曹丕的文学观王开国《典论·论文》中所谓“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论,是在为文学的独立地位张本呢,还是将文学引向非文学的歧途?围绕这个问题,承续着历史上对丕植二兄弟文学业绩大小的不同说法,文学界断断续续的讨论至今也没有结束。上述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对...  相似文献   

11.
汉末魏初的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到来,表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较之以前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特别是曹氏父子的努力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勃勃生机。刘勰称这一时期为“崇文之盛事,招才之嘉会”。鲁迅先生也热情洋溢地称道这一伟大的时代:“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典论·论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的诞生,一方面它高高擎起“建安文学”的大旗,继续发扬建安精神;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研究《典论·论文》的文章较多,但多集中于“齐气”等问题的讨论.探讨《典论·论文》与当时社会政治思想的关系,为把对于《典论·论文》的研究引向深入的途径之一.本文在指出徐干《中论》在名理学上的地位的基础上,揭著《中论》对《典论·论文》的影响,认为《中论》论证名从于实的系统性,启发曹丕把名从于实的理论运用到了对文学家的批评态度上,实现了由运用名实观批评政治到运用名实观批评文学的过渡。同时,《典论·论文》针对《中论》轻视文学的态度,高扬文学自觉的旗帜,超越了《中论》.  相似文献   

13.
曹丕《典论·论文》所云“盖文章 ,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 ,长期以来被作为“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新观念予以肯定。本文通过对曹文中“文章”、“不朽”等概念的语义分析 ,指出曹丕的文章不朽观与汉人一脉相承 ,主要重视的是能“成一家之言”的论著而非表达性情的诗赋 ,并无与今人类似的纯文学观念 ,因而也谈不上文学的自觉。当然 ,由于时代的变迁 ,曹丕的文章不朽观对于强化文章价值理论和文章体式多样性的认识 ,对于促进传统文学观念的多元发展 ,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曹丕一生留下的著作不多,现存完整的诗歌约四十首,论著更少。《典论·论文》是他学术著作《典论》(全书已佚)中的一篇。一般论著都认为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重要论文之一,集中地反映了曹丕的美学思想。全文篇幅虽然不长,但涉及的范围却颇宽阔。提出了“审己以度人”的批评原则,“四科”八类的文体区分。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的观点。但是,我们认为仅就这些来评价《典论·论文》在批评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很不够的,它的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集中地反映出魏晋时代人的主体意识包括作  相似文献   

15.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的《典论·论文》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在曹丕以前,专篇的文学论文,如《诗大序》、班固的《离骚序》、《两都赋序》、王逸的《楚辞章句序》等,只就一部书、一篇文章进行评述;《典论·论文》则论述的是多位作家、多种文体,并论述了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章的地位价值、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等等。它对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作品的评论,是建立在对作家作品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评论原则,是前无古人的。它对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16.
叶燮“诗是心声”初探──兼论古人艺术和人生的理想潘殊闲清初著名文艺理论家叶燮在《原诗·外篇上》中说:“诗是心胄,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应该说‘“诗是心声”这一思想并非叶燮首创。从《尚书·舜典》的“诗言志”、《毛诗序》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流行的曹丕《典论·论文》撰写于黄初初年或太子时期的说法值得商榷,本文作者据文献推断《典论·论文》的撰写当在建安十六年前后。《典论·论文》不是“自觉时代”的“号角”,它并没有打破儒家传统观念,相反,它要努力使文章成为经治国家的工具。《典论·论文》劝导邺下文士改变文人相轻的陋俗,用文章为曹魏统一大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关于邺下文人集团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文学即是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即“三曹”“七子”的文学,这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三曹之文学自不待言。“七子”之说源于曹丕《典论·论文》,然曹丕初衷只在试图昭明新故友朋文章之不朽罢了。终观建安文学“彬彬之盛”,自非“三曹”“七子”所能涵盖  相似文献   

19.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对此,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话,他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段话的要点是:1、神话的本质:一种“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即客观现实的反应;2、神话的特征:它不是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反应客观现实,而是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把客观现实曲折地表现出来,而这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是幻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文学的命题而乐道,有的还说那是高尔基的“著名论断”,比如《禁区·荒区·闹区——对文艺研究的一点看法》一文(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二期)。但是,高尔基在何时何地作过这个著名的论断呢?谁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根据。由于求知欲的驱使,我曾翻阅过高尔基的一些文学论文,也查阅过我国文学家编著的《高尔基论文学》之类的书,都未能发现这个著名论断。直到今年,在《书林》第三期看到钱谷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