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朋友,想写好作文,第一步就是审好题,审清题,审准题。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已经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全国各地大多数是以“话题作文”为主,而且大多数是词语型话题作文,也就是要你扣住“尊重”、“理解”、“信任”、“声音”这类词语(或短语)写作文。一般说来,只要靠到话题的边,也就不算偏题了。可是要把题目审好,还并不容易.就象一个老中医给人看病一样,没有练好“望、闻、问、切”的功夫,很有可能看错病,用错药,误人性命。考场作文占分很重,关系到你的升学前途。可谓一分值千金乃至万金,这可大意不得啊。怎样才能走好考场作文的这一步呢?我就送你四个字: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儿子的十周岁生日。 早晨我正在厨房做饭,听他在里屋叫我:“妈妈,我要问你个问题。”听他郑重的口气,我笑着过来了。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跑得最快?”咳,这算什么问题。我随口答道:“火箭。”儿子说不对。我说:“光。”他还说不对。“那你说是什么?”“思想呗!因为思想可以立刻将你从北半球带到南半球。”嗯,有道理。他又问:“什么东西最高?”我答:“天最高。”他哈哈大笑:“不对,是心最高!”呵呵,是啊,“心比天高”嘛。看来,这小子有点思想了,出乎我的意料。  相似文献   

3.
一家专做礼品生意的公司,要高薪招聘一名推销员,应聘的人很多。公司韩经理指着放在桌子上的一个旧瓷瓶问第一个应聘者:“这是什么?”应聘者如实回答:“一个旧瓷瓶。”韩经理摇头.让第二个应聘者进来。他还是指着那个旧瓷瓶问:“你的业务是干什么?”“卖东  相似文献   

4.
郑也夫 《社区》2014,(26):26-26
是有用的东西对人类的用处大,还是无用的东西对人类用处大呢?你会说:老师,你这话有语病,无用的东西还怎么有用?问题就在这儿呢,眼下无用的东西日后可能有大用;眼下有用的东西,对我们充其量是个小用。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他说,你老说有用没用,你脚下踩的一块地方是对你最有用的地方,你把你脚下没踩的地方都去掉,怎么样?那你就像站在山头上一样,寸步难行了。  相似文献   

5.
我把身子伸出窗外,看到一个男孩挂在苹果树上,身上除了一件弹性裤之外,一丝不挂——那就是米加!当时我立刻冲下楼,铆足了劲儿冲进花园,朝着吊在树上的小男孩跑去。“你是谁?”他问。这也是我在舌尖上想要问的问题,竟然被他先开口问了。“我叫乔金。”我说。“我叫米加。你为什么要用头倒着站?”  相似文献   

6.
热线电话     
学好正课最重要抚顺市雷锋小学五年二班隋天奇问:现在社会上到处都是补课班,这“补课”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你这问题还真不好笼统地回答。因为补课后有好的效果,那就是好事;补完课也没什么用,那就是坏事。这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朋友见面,少不了要问孩子有多大了。得知我还独身着呢,朋友连称“还是你洒脱”的同时,少不了又要再追问上一句“为什么还不着急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无言以对。最终干脆偷懒套一句“大话西游”式的回答:“独身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嘛!”不过,对朋友称赞独身洒脱的评语就实在不敢苛同了。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借给他钱。“你拿什么还我?”我问他,“你今天没钱,明天又去哪儿弄钱呢?我现在借钱给你,不就是等着将来你跟我解释谁把你骗了!”  相似文献   

9.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1+1=?     
“姐,你说1+1等于几呀?”小妹问我。 “小妹都已经上一年级了,怎么突然问我这么个简单的问题呢?”我自言自语道:“这里面一定有内容。” “从化学角度讲1+1不一定等于2。例如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它们的体积和小于200ml,这里的1+1就小于2。”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09,(6):80-80
壹 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 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 白隐反问:“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疑问”是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的源泉。“因疑而人.无疑而出”这无疑是教育的最高境哗。可见作为老师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是于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了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能提出一个独特的问题.就如在“思维的水池”中投以砖石.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征婚须知     
《人生与伴侣》2007,(3):68-68
现在的评奖比耗子还多。只要你不出席就不给你奖。我早就看明白了。我现在只在乎两个奖。一个是我走在大街上,老百姓问我:“小崔,你的病好点儿了吗?”另一个奖就是,我女儿说:“爸爸,我永远爱你!”这是最高的奖,我每年都得这两个奖,别的奖都不用在乎。 ——崔永元在回答记者对现今娱乐圈各种评奖的感言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4,(19):56-56
那天,我正在门诊上班,一位衣衫不整且蓬头垢面的男青年推门进来,仰着脖子问:“你就是王诗人,不,王医生吧?”男青年没等我说完,一屁股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脖子仰得更高,一脸傲慢的神情:“你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散文诗我看了,这也算是诗?简直是对诗歌的亵渎!”我有点生气:对我的诗歌有什么看法可以商榷,怎么能如此武断地否定甚至骂人呢?但我还是强压火气问:“诗是写的不  相似文献   

15.
记得一个美国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幼儿园老师把一个学生的家长叫来谈话,非常严肃地说:“你孩子有问题。”接着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小孩:“宝宝,这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2012,(12):78-79
“元芳体”引发网友“千万次的问” 元芳体是网络流行语言风格,其句式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元芳”全名“李元芳”,是热播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系列的重要角色之一,在电视剧中,狄仁杰面对案件经常问:“元芳,你怎么看?”而元芳常常回答:“大人,此事必有蹊跷。”。2012年10月,这一惯有的片断被网友吐嘈,被引用到有“百度卢浮宫”之称的李毅吧,作为提问的常用句,从而引发了元芳体的爆红。一段时间后,“元芳,你怎么看”在微博上疯传,成了网友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万能句式。  相似文献   

17.
王玉兰 《社区》2011,(9):20-20
一天,社区办公室来了一位姓姚的女士,一进门就问:“谁是管司法的?”我说:“我是,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我这一问,把这位居民的话匣子打开了:“我家住五楼,我们楼上六楼的卫生间经常漏水,已经漏了十年了。最近我家装修了,我不止一次对他们家说,‘大哥,我们家现在装修了,你把你家卫生间的防水重新做一次,可别再漏了我家新刷的墙,漏湿了还得重新刷。’他每次都答应得十分痛快,但就是不修。  相似文献   

18.
情感专家问一老农: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说:很简单,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就是婚姻。  相似文献   

19.
如今,生活在E时代的青春部落,还会盲目高唱着“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吗?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设想?他们憧憬着什么样的职业?将来打算从事哪一行?这是当前中学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本刊读来信来电中许多中学生读关心和困惑的问题,他们迫切希望就此问题得到同龄人的一些资讯,以确定自己未来人生的走向。最近,有媒体通过填写调查表,随机采访等形式对湖北,武汉、英山等地1500多名中学(专)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问卷回收率达95%.尽管本次调查只是随机抽样,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一窥当代中学生趋于理性的全新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20.
刘志华 《社区》2012,(18):23-23
近日,笔者陪一位街道干部到社区调研,这位干部问—名群众:“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这名群众说:“希望你们能找我谈一次心。”笔者听到这话时,吃了一惊,可静下心来想一想,近年来,与基层群众谈心、交心确有被冷落的倾向:领导干部与基层群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要等群众思想出了“问题”,有了“情绪”才会找群众谈一谈,造成一些群众的思想和心态的疙瘩难以解开,影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