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是我想多了     
朋友说给我寄了一整套“苹果”套装,我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够收到iPhone、iPad、itune音乐播放器.结果,几天之后,我收到红苹果、黄苹果、绿苹果各一大袋.看来,是我自己想多了. 出门打的去办事,开出租的师傅十分健谈,一路上谈笑风生,逗得我直乐.到了目的地,师傅笑着问我:“美女,你有二十吗?”我心花怒放,说:“你真会开玩笑,人家哪里有你说的那样年轻,人家都30岁了.”师傅扑哧一笑,指了指计价器,说:“我指的是车费.”  相似文献   

2.
去过温州的人都说温州的风味小吃多,而最叫食客难忘的当推肉质嫩滑、汤汁清白的三丝敲鱼。此肴是一道上了《中国菜谱》的名菜,也是温州十二名菜之一。 说起敲鱼,还有一段饶有趣味的传说。据传温州某古刹有一位老方丈,孤身一人赴福建取经。不幸途中遇上大风浪,小船顷刻覆没,老方丈葬身鱼腹。留在寺内的小和尚获知噩耗后,悲痛万分。于是便带着念经的木鱼,到师傅遇难的地方念经超度。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海面上蓦地浮起了许多鳞光闪闪的黄鱼。小和尚看着看着,猛然记起师傅走时穿的那件黄色袈裟,心想这些  相似文献   

3.
我心如秤     
佚名 《快乐青春》2011,(9):19-20
从前的秤是十六两一斤,因此有半斤八两之说。 还在十六两一斤的年代,县城南街开着两家米店,一家字号“永昌”,另一家叫“丰裕”。“丰裕”米店的老掌柜看着兵荒马乱生意不好做。就想出了个多赚点钱的主意。一天,他把星秤的师傅请到家里说:“麻烦师傅给星一杆十五两半一斤的秤,我多加一串钱。”星秤师傅为了多得一串钱,满口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4.
作为神魔小说的代表作,《西游记》有着纷繁复杂的神佛妖魔故事,并以之构成了《西游记》的主要题材。小说“把许多人所熟知的神话人物、神话故事有机地组织到取经题材之中,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这些人物、故事,不仅有佛教的,也有道教的;不仅有一般民间传说,也有作者本人在现实生活启示下的创新”。如果说取经题材是一幅骨架,佛道题材则是充实这幅骨架的最为鲜活的血肉,是众多的神魔故事题材中的重中之重。佛道题材在小说中的展现形式,直接影响到小说的整体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有一次我出门开会打网约车,一早一晚,分别遇到了两位风格迥异的专车司机。第一位司机是在早高峰的时候遇到的,是一位年纪偏大的师傅。我一上车,他就问我:"怎么走啊?"我说:"跟着导航走吧!"车开出去一段路,就开始堵车,师傅挠挠头,开始嘟嘟囔囔抱怨说:"我早上6点就起来拉活了,等了一个小时才拉上一单,现在你是第二单,又赶上大堵车,今天早高峰任务算是完不成了!""早高峰任务很难完成吗?"我问他。"网约车的政策是早上6点到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小说,有关它的成书过程说法颇多,《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对于《西游记》研究意义重大。笔者从现存《取经诗话》文本入手,结合唐代说经、唐代白话小说及唐代有关宗教信仰等材料,认为《取经诗话》其实是一篇出自于民间艺人之手的充满民间文化色彩的唐人小说。  相似文献   

7.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诗话>)、<西游记杂剧>(以下简称<杂剧>)、<西游记>前后相沿叙述三藏法师西行取经故事.三部作品在以取经作为核心主题的同时,均将取经团队成员通过经历取经获得救赎、求得正果作为副部主题.<诗话>中救赎主题已出现,由于<诗话>是一部简陋的面向世人的"俗讲",其简陋与不成熟使救赎主题没有能够覆盖取经团队全部人物,面向世俗的特点则使救赎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明显的世俗性.<杂剧>出自名家,对救赎主题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丰富,很多方面也反映出受了度脱剧的影响.<西游记>中救赎主题最终统帅取经团队所有人物,救赎主题完全确立.明代"心学"影响巨大,佛教世俗化程度加深,这些都对<西游记>救赎主题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欣然 《快乐青春》2013,(12):35-35
修自行车的师傅就在不远处,整天有忙不完的活。我似乎与他有缘,第一次到这儿来,就是向他问的路。  相似文献   

9.
我们老两口刚从桂林旅游归来的第二天晚上,楼下的章家小两口便来家做客。寒喧一阵过后,助理工程师章华单刀直入地说明了来意: “韩叔,我们是取经来啦!” “哟!取经?我们家也没有什么可取的经呀!”我笑着答道。 “有呀!全楼的人谁不羡慕你们老两口会生活,而我们却觉得生活单调乏味,特来向你们请教:你们老两口为什么能使夫妻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心路历程——《西游记》主题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西游记》所描写的主要是唐僧师徒一行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西天所取真经的内容,在《西游记》中只出现过3次。第八回如来佛说:“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第十二回观音菩萨在寻找取经人时,对陈玄奘说:“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骑车去旅游。中午时分,到了一间装修简陋但顾客满座的小餐馆。由于十分饥饿,开口就说:“老板,来半斤香肠,一碗米饭。”老板非常客气说:“师傅,半斤有很大一盘,您一个人可能吃不完,要不先来3两,吃完再添,怎么样?”“好吧,就先来3两吧!”心想,这样的老板还真不多见。不一会儿,菜上来了。老板与我闲侃说:“师傅,你的车右胎没气了。”  相似文献   

12.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历来有很多说法,但均不能让人十分满意。本文主要从分析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入手,指出他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日常性和神话性兼而有之。《西游记》完整地描写了孙悟空从诞生、求仙、反叛、失败、死而复生到最后胜利终成正果的过程,把人格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分配到不同的角色身上,通过人格冲突的拟人化,强化了英雄性格成长的艰难和复杂。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应该跳出具体取经故事的框架和佛教外衣,看到它以神话原型和东方哲思表现英雄成长和救赎的主题,具有普世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蔡铁鹰 《晋阳学刊》2006,(2):96-102
队戏《唐僧西天取经》是《西游记》演变过程中失落已久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表明了《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在宋元时期曾经依赖于三晋地区的戏剧形式而迅速生长增殖。它的重新发现,启示我们还有更早的原生取经故事,也使我们注意到杂剧《西游记》对佛教的孙悟空取经猴与道教的闹天宫的齐天大圣猴的文化整合,使得我们可以重新厘定《西游记》成书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应成书于五代之后马戎贤《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学术界一般认为它是宋代话本。李时人、蔡镜浩合写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一文、则认为它在晚唐、五代就已成书,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刘坚《〈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写作时代蠡...  相似文献   

15.
作为神魔小说的典型代表,《西游记》中多次出现龙王的形象,龙王形象从取经前第一次出场到取经归来,贯穿于整个取经故事,成为《西游记》中着墨最多的配角。龙王形象之所以能深得作者青睐,既受普遍流行的民间信仰的影响,也是作者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有意之举。  相似文献   

16.
母亲是超人     
正高中毕业那年,我不肯继续上学,立志做个生意人。母亲帮我找了个面点师傅,教我学炸油条、摊馅饼。没多久,我的早点铺开张了。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母亲便主动帮我。在母亲手里,和面是小事,难的是看秤算账。母亲只上过一年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只认识阿拉伯数字。平时,我很少在店里,因为我要走街串巷卖油条和馅饼。从早到晚,守在铺子里的只有母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桌子的观念可以先于桌子的存在? 要正确说明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人们通过实践所反映的观念和被反映的存在是完全同一的、绝对同一的呢?还是有所“增加”,也可能有所“减少”的呢?我认为应该是有“增”有“减”的。先举个例子来说说。如有王、张两位同志同时跨进一个先进工厂去取经,王同志取得了不少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后,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思考,故能在回去之前给这个先进工  相似文献   

18.
第一的秘诀     
黄鹤 《快乐青春》2014,(6):50-50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有家玻璃厂为了扩大安全玻璃的市场,聘请了营销专家佐藤来给业务员作指导。经过考量,佐藤决定先向优秀的业务员取经,再做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9.
笑话林     
《快乐青春》2014,(1):96-96
这是什么地方 公交车上,老太太怕坐过站,每到一站,她就一个劲儿地用雨伞捅司机,问:“师傅,这儿是展览中心吗?”司机被捅得无奈,回了句:“这儿不是展览中心,是我的肋骨!”  相似文献   

20.
陆柳 《南方论刊》2014,(11):98-99
《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性格特征,有其老实善良、任劳任怨的一面,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普通民众的传统美德和性格特点,其性格中的坚定执着,本分勤劳更值得充分肯定。他在取经路上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坚定的取经信念,终于修成正果。当然,在沙僧身上,也有着"奴性"的一面,在他的性格中充满着矛盾,这种奴性又体现国民的劣根性。从沙僧这个文学形象的形成过程,其性格中的矛盾及其性格中的美好方面展开探索讨,以体现出这个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