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一次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当时的提法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概括为我们在思想政治上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小平同志根据当时思想政治战线的形势,根据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的思想政治前提,明确地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三十年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开展反对“左”、右两种倾向的斗争。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对极“左”倾向应当给予特别的重  相似文献   

3.
代云 《理论界》2007,(10):16-17
根据马克思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和落后国家发展道路及工业化问题的论述,不同国家都将走上现代化道路。而现代化造就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外部障碍的排除(即反对帝国主义)提供了理论和策略的支持,对中国现代化带来的弊病也做出了反应,但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邓小平理论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为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这两大理论成果对现代化弊病的回应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他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从那以后到现在,邓小平同志几乎每年都要就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一再向全党发出警告。但  相似文献   

5.
怎样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呕心沥血、殚精竭思考虑的最根本问题。一九七八年,在揭批“四人帮”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应该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及时地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建议被党的十一届三中接受并切实付诸实践,从而实现了二十多年来一直未能实现的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的转变。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接着,于一九七九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文选》第149-151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三年后,即一九八二年,  相似文献   

6.
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当代中国发展新道路的形成凝聚了我们党四代领导人的理论贡献,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体现了四个理论层次的不断继承和创新。“当代中国发展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方向、本质、实现形式和途径新的认识和理论概括,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说:“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大规模的很复杂的调整。”他还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四项重要保证之一。这就告诉我们,坚持经济体制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领导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 回顾我国经济体制形成和变革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既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也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付了学费,也吃了一些亏,但是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积累本领,而且已经开始取得效果。现在需要总结经验,搞快一点、好一点,需要制订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需要制订长远规划。这些都是大事,我们不能急躁,也不能耽误时间。”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率先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主张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这个转移 ,他关于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等观点 ,确立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提出的以“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他进一步提出的分“三步走”到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确立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现代化建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方面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只有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秋,在一次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讨论会上,一位德国朋友强调“中体西用”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大阻力。这一简单的直言判断乍听很觉奇怪,细想则深有趣味。问题的症结在于:1.同光年间“举国以为至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其后屡遭批判的“中体西用”,何以又成为当今四个现代化的阻力?2.究竟如何正确评价“中体西用”这一“流行语”的历史价值。显而易见,这位朋友直觉到持续批判了近一个世纪的“中体西用”,虽然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但并未退出文化舞台,反而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已有同感。但在理性上对我们民族的  相似文献   

10.
1979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现在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在这里,小平同志讲到国情问题,指明了中国国情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条结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回顾历史,我们党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到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这种从中国特点出发”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付文军 《兰州学刊》2023,(11):15-25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富强、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谋大同的科学道路,对于这一道路的理论省察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合理性,以确证中国式现代化虽带有“中国特色”却并不独立于世界历史之外,而是响应时代发展趋势、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现代化道路。唯物史观要求充分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路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史和建设史上的各项工作重点和实践方案,以深刻剖析各个时期具体举措的科学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实事求是的“守正创新”之路,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在学理上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系列命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对“跨越论题”的雄辩证明,又是关于“历史合力论”的科学验证,还是“历史科学”的现实展开和“两个必然”的生动诠释。在迈向“第二个百年”伟大奋斗目标的征程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科学的整体,它规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领导力量、依靠对象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是个“根本指导方针”。1979年他又说:“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最近他又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13.
论现代观念     
我们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而奋斗,以便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树立和推广现代观念.因为很难设想当许多人都不具有现代观念,都依旧沉溺在落后和陈腐的思想意识的情况底下,竟可以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竟可以建成现代化的校会.没有自觉地向现代观念努力迈进的要求,我们就很难建成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更不可能建成现代化的精神文明,这应该可以说是洞若观火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 现在,我们党正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任务。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并且要建立一支宏大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如没有这个基本条件,不仅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立不起来,而且也难以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坚持好社会主义道路。对这个问题,半个多世纪前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作了许多光辉的论述,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今天,我们认真地学习这些论述和经验,对于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和群众自觉实现我们的新任务,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孟俭红从四方面论证: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②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③邓小平在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上,提出了“两个飞跃”的理论.④强调人民群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力量的源泉.作者从学习邓小平著作中体悟到,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来管理农业.农业科技装备程度和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6.
时间似乎是无形的,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伴随着无限的宇宙空间,也伴随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同样更加现实地伴随着我们今天的四个现代化建设。 到本世纪未,我们要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怎样使我们的步伐快一些,使生产力发展的快一些,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多一些,把领导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这就向我们明确地提出了时间经济的要求。要在四化建设中有所作为,不能不认真想一想时间经济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总结三十二年的基本经验,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时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十月,胡乔木同志发表了题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文章以后,反应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要加快步伐,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必须严格地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回顾过去的二十九年,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一般说来,凡属成功的经验,都是由于我们严格地按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而取得的;凡属失败的经验,则是由于我们违反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造成的。在过去的二十九年中,将近有一半的年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大大超过了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建国后的头三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更是世界上罕见的。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由于我们严格地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又根据有计划按比例的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等的要求,科学地制订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并严格地付诸实施。这是我国当时生产力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在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二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停滞和衰退。其主要原因,当然是由于当时发生了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由于苏修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对我搞背信弃义的突然袭击。但也是与我们的工作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分不开的。如果说,在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二年,我们违反经济规律的要求,多半是由于缺乏经验造成的,那末在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在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三年中,我国国民经济被拖到“崩溃边缘”,则完全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有意识地违反经济规律造成的。林彪、“四人帮”这一伙穷凶极恶的阶级敌人,为了要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其毒辣的一手,就是用违反经济规律的办法,来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瓦解无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现在,林彪反党集团早已自我爆炸,“四人帮”也被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这就为我们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我们可以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了。但是革命干劲要和科学态度相结合,也就是说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我们邀请了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作一次笔谈。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对来稿作了一些删节。  相似文献   

19.
李秀潭 《学术研究》2004,3(9):58-65
中国探索“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已有半个多世纪 ,我们寻求这条道路几经曲折 ,我们坚持这条道路义无反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强调要把改革开放推进到新水平 ,实质上就是决心把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进行到底。“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内政外交大政方针的总结 ,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理论意义。本文从实践依据、时代依据、历史依据和理论依据四个层面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初步的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说到底都是为了解决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保证在中国顺利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过去几年中,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我们曾面临着两重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肆意否定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事实和历史必然趋势,企图在中国引进资本主义制度来取代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研究又是那么地贫乏、苍白,很难深透地回答现时代向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种种挑战,甚至连“什么是社会主义”也“说不清楚”,以致人们长期地在“说不清楚”中搞改革和建设,这怎么能不在社会主义根本问题上徘徊、迷惘、彷徨、甚至迷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