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前时笔者撰《〈高僧传〉校点札记》、《〈高僧传〉校点商榷》、《〈高僧传〉校点拾零》,凡举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4次印刷本《高僧传》(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校点可商之处13例,发表于《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第5期和第6期。近来又新发现可商之处5例,敷衍成文,以为续篇,  相似文献   

2.
梁释慧皎《高僧传》是研究中古汉语和中古史的宝贵资料。目前通行的中华书局2004年版《高僧传》是汤用彤先生校注、汤一玄整理过的比较好的本子。由于诸多原因,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虽时贤也多有匡正,然而可商榷之处亦复不少。今择取数例,略陈鄙见以就正于方家。1.明晨诣辅共语,  相似文献   

3.
《高僧传》十四卷,梁释慧皎撰。全书具有很高的史料和语料价值。我国佛学研究的权威学者汤用彤先生为之校注(汤一玄整理)。汤先生的校注以《大正藏》为底本,参校众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不过由于诸多原因,有些校注尚可商榷。对此,前贤已多有论及。笔者近来亦通读数过,发现有些校点仍可进一步斟酌,今检得数则,以就正于方家。1.[僧]智乃悟而泣曰:“即先师弘觉法师也。师经为姚苌讲《法华》,贫道为都讲,姚苌饷师二物,今遂在此。追计弘觉舍命,正是寄物之日。复忆采菜之事,弥深悲仰。”(卷七“宋吴虎丘山释县谛”,第279页)按:“追计弘觉舍命,正是寄物之日。复忆采莱之事,弥深悲仰。”不应为僧智“泣曰”的内容,而是作者的陈述,故标点改为:“[僧]智乃悟而泣曰:‘即先师弘觉法师也。师经为姚苌讲《法华》,贫道为都讲,姚苌饷师二物,今遂在此。’追计弘觉舍命,正是寄物之日。复忆采莱之事,弥深悲仰。”  相似文献   

4.
刘湘兰 《兰州学刊》2010,(8):173-174
中华书局版汤注《高僧传》,在校勘、标点方面存在若干可进一步商榷的问题,今结合其他佛教典籍,从标点与文字两方面对汤注《高僧传》中的17个可疑之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王华宝先生点校本《诗集传》,是通行本中点校质量较高的一个本子。据该书"整理说明"所言,本书以《四部丛刊三编》本所收的宋代二十卷本《诗集传》为底本,同时也参校了《诗集传》的其他版本,以及中华书局版的《十三经注疏》[1],使得该点校本为当今学者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虽说是大醇小疵,但终究不便学者使用。本文特对本书的校点疏失加以纠正,以使本书精益求精,亦是为了便于学界更好地利用本书。本文揭出其中  相似文献   

6.
《宋高僧传》是最为重要的中国佛教史籍之一,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范祥雍先生的点校本,嘉惠学林,其功甚巨.然该版本在标点方面尚有一些可资商榷之处,笔者近日在阅读该书时,随录其点校中有疑义之处,略申管见,俾再版之时得成全美焉. 专名号: 1.乾祐元年,汉祖以龙潜晋土之日,便仰岷名.(7·巨岷·151) 按:"晋"指五代之后晋,当加专名号,范书误将专名号加于"土"字之上.  相似文献   

7.
<唐代墓志>(袁道俊主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收录南京博物院藏唐代墓志100方(邙山出土91方,江苏省出土和征集9方),这些墓志基本上都未经研究和公开发表,墓志承载了大量唐代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书在语言文字的校点方面却存在着诸多可商之处,兹择其二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高僧传》是梁释慧皎撰集的一部僧徒传记。本文对其中“黄中”、“抽舍”、“纲领”、“越逸”4词的意义和引申源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9.
汪辟疆先生校录的《唐人小说》甚为精审,有益学术不少,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本书附录《丽情集》本《长恨传》即有两处错误:  相似文献   

10.
《滇云历年传》是一部较有价值的历史著作,本文作者认为它的优长之处在于:1、纲举目张,简明扼要;2、是撰者的“一家之言”;3、全书强烈而鲜明地贬抑分裂,褒扬统一;4、保存了一些珍贵的史料。可惜此书一直未断句标点,又多鲁鱼亥豕之讹。标点此书,是本文作者少年时期即已萌生的愿望,半个世纪过去了,仍矢志不移,1983年后正式投入这项工作。经过几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宿愿。随着此项校点工作的完成,不少关于此书标点断句上的疑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廓清了书中的一些讹误。我们热情期待着这部《滇云历年传》校点本的早日问世,为我国古籍整理事业再添新花。  相似文献   

11.
对刘尚荣先生校点的<黄庭坚诗集注>提出商榷,该书存在着明显的句读错误.包括应连上读而属下读者,应连下读而属上读者,当点断而未断者,不当点断而断者.本文按原书编集顺序分条指出,并略加辨正.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2003年12月出版的周叔迦、苏晋仁先生的<法苑珠林校注>,虽为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然有些校点和勘正可再商榷.  相似文献   

13.
李埏教授精心校点的[清]倪蜕辑《滇云历年传》(以下简称《滇传》),历经数年辛劳,终于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推出问世了。这是一部颇具学术价值的治滇史的入门必读之书。 李埏教授校点《滇传》之念,萌发于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时他还是一位少年中学生。夏光南先生是他的历史课教师。由于他对祖国历史情有独钟,更加上夏先生教育有方,循循善诱,启迪熏陶,遂对史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感情。他向夏先生请教怎样学习云南历史,夏先生指教说:先取倪蜕的《滇传》作入门津梁,细细阅读。他在阅读过程中,深感既未断句标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对《高僧传》之影响臆探陈洪《高僧传》乃我国最重要的佛教史籍之一,不仅为治汉魏六朝佛教史者所必读,且对文史研究有多方面参考价值。此书与《出三藏记集》的关系一目了然①,而受《文心雕龙》的影响,似尚未经揭橥.《高僧传》的著者释慧皎,生于齐明帝建...  相似文献   

15.
<列朝诗集小传>甲集王崇庆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页)云:佑,字子启,泰和人.元末与其兄沂,隐居平川山中,与辛敬万、石旷逵、杨士弘、刘永之、练高为诗友.许逸民、林淑敏点校<列朝诗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12页)亦将辛敬万、石旷逵定成两人姓名.两书皆误,辛敬、万石与旷逵为三人,且旷达谬作旷逵.  相似文献   

16.
中华书局排印本《宋高僧传》,是范祥雍先生以《碛砂藏.宋高僧传》为底本,参照多种典籍,加以校勘标点的。该书的标点存在很多错误,其原因在于:对语句含义没有弄懂,对语气没有理顺,对所涉及的佛教知识没有搞清楚,对地理、人名、职官、文化欠缺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高僧传》延续了《左传》、《史记》以来的"记梦"传统,对梦文化及梦文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书中所述帝王、传主、他人等不同类型之梦,展露出特定的文化习俗与社会心理,印证着中土与佛教两种文化的共生互融。书中诸梦虽有区别,但其要义都在宣扬佛教义理,沟通现实与超验世界,而不同类型的梦境描写也在审美、情节及题材方面丰富了《高僧传》的文学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南朝梁释慧皎撰写的《高僧传》中,僧人佛徒称谓名目繁多,意义类别丰富.其来源类型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一、音译型,即从梵语中或其他语言中音译过来的称谓词语;二、借用型,直接借用自中土文献中的称谓词语;三、混合型,即音译而来的称谓词语在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后,再和汉语中其他成分构成新的称谓词语;四、意译型,即根据佛教先有的称谓概念用汉语成分构成的称谓词语.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该书语言系统的精密性和交错复杂性以及语言接触所导致的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融合,这体现了《高僧传》作为较早的与佛教有关的中土文献,在译经语言与汉语趋于融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对《明史》断句标点、校勘讹误,做了不少工作,甚便读者.但其中仍有漏校误标之处,笔者在读《明史》的过程中,间有所见.于是写下此文,供读《明史》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 《列女传·鲁黔娄妻》颂:“黔娄既死,妻独主丧。曾子吊焉,布衣褐衾。安贱甘淡,不求丰美。尸不掩蔽,犹谥曰康。”(新世纪万有文库刘晓东校点本P21,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2)按:此颂有两处失校。其一,“褐衾”当作“褐裳”。颂是四言韵文,偶句押韵。“丧”和“裳”押阳韵,而“衾”是侵部字,失韵。郝氏晒书堂刻本与清王照圆《列女传补注》(下简称郝本、王本)云:“衾字失韵,盖裳字之误。”当从。又《汉语大词典》“褐”字下收“褐衾”一词,误引此作始见例证:“褐衾:粗布被子。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黔娄既死,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