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小说经历了从理性真实到非理性真实的变迁,并从这两个层面同时对现代小说真实进行了创造和解释,这种小说真实的双面形象表明小说的本质在于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过程,而不在于一种固定的观念和形态。非理性小说真实的产生,打破了理性所代表的唯一和最高的真实,才给文学真实现带来了彻底的变化,它的基本标志不仅是非理性现实进入文学,更重要的在于它的特定叙述形式下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萨特人学的“非理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研究萨特文学的目的出发,主要探讨了萨特人学的非理性问题。1.指出西方人学非理性在文学中的两大类表现。2.萨特人学的非理性,不在于揭示“潜意识”,而重在反对“唯理论”;3.在分析了传统理性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之后,认为萨特的“非理性”不等于“绝对的反理性”;4.“抗争性”是萨特非理性人学中的主要因素,他要求人们面对被奴役的处境,勇敢做出“不”的行为选择;5.“新理性”是萨特人学的隐形追求,从传统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应是一个唯物辩证法的三段式。  相似文献   

3.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主体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辩证统一的过程,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加以理性的引导,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主体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非理性因素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之关系的视角 ,探讨优良非理性因素培养的作用、意义和途径。认为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智慧 ,但对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欲望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学习、认识和创造活动、道德实践、审美追求、社会交往乃至人的全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 ,却往往重视不够。指出优良非理性因素对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意义、作用和不可忽视培养学生的非理性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理性哲学的历史贯穿着非理性的潜流,非理性与理性作为人的精神的两翼,两者密不可分,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都是不存在的。探索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恰是促进人的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和谐,推进认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决策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只是人类的理性本性之所在,决策者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只是决策者价值判断准则体系中一部分,尤其在纯经济决策中,经济利益是价值的主体,但并不排除其它非理性价值因素对决策者价值判断的影响。现实的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理性的经济利益,也包含非理性的情感偏好、习俗、文化、宗教等因素;决策者的决策能力既包含理性认知能力又包含非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西蒙的假设),而且还是动态变化的。非理性认知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新性决策不可或缺的要素,与理性认知能力一样,非理性认知能力也具有变量特征,它同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此,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遵循受现实约束条件限制的最大化原则,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经济理性,又包含其它非理性因素,决策思维方式既包含理性的逻辑思维又包含非理性的感性思维,基于“现实”假设的决策理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  相似文献   

7.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内在统一.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理性因素与理性主义、非理性因素与非理性主义、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对于深入理解人的认识过程,全面把握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是健康人格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理性与非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存在,偏重任意一方都会将人的发展引向片面。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发展的特征及其所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在西方文化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其发展的历程表明,健康人格是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的统一。当今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理性与非理性的高度融合、协调发展,因此,培养健康的人格,注重人格心理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中,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终极追求,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文章一直追溯到古希腊这个哲学起源的时期,从哲学演变的历史中,全面研究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使两者结合出一个存在主义完整概念。当今世界范围内不断产生出具有代表性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非理性的文化慢慢受到人们重视,理性文化渐渐没落。在这种文化变革的动荡之中为适应当代人们的精神追求,对"人是什么"这一传统问题做出回答,从而塑造出一个相对完整相对全面的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管理中的非理性及其扬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 ,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 ,管理就必然涉及人的非理性因素。本文论述了人的欲望、激情、意志、直觉、群体无意识、信念等非理性因素在管理中的双重作用 ,并从五个方面探寻了扬弃非理性的途径 ,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管理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与非理性是个体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文本中提出了大量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断,在实践理性观的基础上阐明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基本形式,揭示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作用机制.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为指导,全面把握、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本质原理和有机转化机理,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12.
由“两种现代性”理论推导而出的文学现代性等于非理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百年中国文学对理性的呼唤与追求并不能表明它不具有现代性,相反,这是社会现代性发展阶段文学现代性的特殊表现方式。从呼唤、追求理性到反思、批判理性,正是文学现代性发展的渐进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是“现代性”的。  相似文献   

13.
理性与非理性是个体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在诸多经典文本中提出了大量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论断,在实践理性观的基础上阐明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规定与基本形式,揭示了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作用机制.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为指导,全面把握、深刻体会并充分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本质原理和有机转化机理,切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使命.  相似文献   

14.
“非理性”一词随着20世纪西方美学理论的一个根本转向——非理性转向而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现代科学主义思潮相对立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想认为:人类的精神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个远大于科学理性范围的非科学、非理性、非逻辑的心灵活动领域,诸如处于自觉意识限以下的情感、直觉、无意识、意志、欲望、人格等心理功能,它们如潜伏在水面以下的巨大冰山,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现代美学就正在把目光从传统的理性原则转向长期被忽视或遗忘的人的非理性方面,以此构建新的理论。本欲从审美创造的内部规律,挖掘非理性因素对艺创作的作用,以此反驳传统的理性主义对艺审美创造自由的钳制。  相似文献   

15.
以取"象"为原点的中国传统非理性思维在现代文学创作过程中与西方以"意志"为基点的现代非理性思维发生交汇与对接,所形成的独具优势的创作主体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建构起现代中国文学的以诗性与哲思相融合为显豁特征的审美景观,隐喻或象征思维的成功运用,增强了现代文学的思想深度与诗意浓度。  相似文献   

16.
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把握理性和非理性的涵义,分析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特点,对于解读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在主体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及其表现的不平衡性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理性与非理性的整合来建构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与非理性都有自身的不足 ,理性主义发展观与非理性主义发展观也有明显的弊端。只有从理性和非理性的整合才能建构出我们时代的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 ,是以经济发展为关键的整体发展观 ,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一种开放的、多样性的发展观 ,是一种创新的发展观 ,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人的非理性因素的教育 ,比起理性因素的教育要艰巨得多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探索非理性因素的培养方法 ,既要从认识论和教育哲学思想上进行理性思考 ,又要构建与理性基础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并以知识观、课程论作为它们的中介。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因素在我国转型期行政执行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行政执行也不例外。在社会处于转型的变革时代 ,行政执行主体面对众多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 ,仅靠理性因素是难以胜任日趋复杂的管理工作的 ,还必须借助非理性因素。本文认为 ,非理性因素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具有激活、驱动、调节和参照作用 ,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爱情的本质是非理性的 ,现实的爱情是以人的性本能为基础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爱情中的理想和想像 ,一见钟情是爱情中的直觉和意志 ,羞怯和嫉妒是爱情中更具非理性特征的情绪或情感。探讨爱情的非理性因素的目的是要人们认真地对待、正确地处理爱情中的非理性与理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