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是正确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指导性线索.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潮以及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反思,敦促着人们以极大的兴趣来重新审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原理.本文拟就生产力的特征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和现代特点,作一新的考察和探讨,以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经济改革实践与传统分工理论发生的碰撞,启迪我们必须重新探讨这一理论。而对传统分工理论的基础突破首先是分工范畴的属性问题。对于分工,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分工应该属于生产力方面,有的人认为分工应该属于生产关系方面,还有的人则认为分工是既不属于生产力又不属于生产关系的“中项”。笔者认为分工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又具有生产关系属性,即分工具有二重性。本文试图就此作一新探,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历史上各阶段的思想家都曾对分工现象作过大量研究。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经典作家是…  相似文献   

3.
<正> 一、“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意义早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同志就阐发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当马克思、恩格斯把这事物的矛盾法则应用到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的时候,他们看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看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及思想等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论述的两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并不是对马克思一种生产理论的否定、相反,它是对马克思一种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的分析,首次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为研究社会历史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后来列宁把马克思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概括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  相似文献   

5.
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对改革开放三十年做一个总体性的思考,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都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过程,只有不断地对一些新矛盾进行新的反正,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转向新的综合。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三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内部的矛盾,生产关系内部矛盾,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等问题。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在继续坚持市场改革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国家宏观计划调控的作用;关于所有制结构,在坚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同时,要重新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关于分配关系,要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更加重视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6.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改革运动周叔进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改革运动发生在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以及水利事业的兴建,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化。新兴的地主阶级依仗聚集起来的经济实力,利用劳...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极左路线的思想束缚下,人们否认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历史作用,错误地把个体经济当作产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加以限制、打击和取消。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个体经济的作用又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个体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事实说明,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它能起到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作用,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加速四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规模,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应该采取什么形式,自然也要由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我们国家的现状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使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社会基本矛盾并非超越于人之外发挥其作用,而是通过人有目的、有意识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活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我们观察现代世界历史发展和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理论武器。一、科学地认识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早在1848年,马、恩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个科学结论是从两个方面的科学论证中得出的。一方面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大机器工业,其本身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必然同资本家的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产生尖锐的矛盾。资本主义几十年的工业和商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造成了比过去一切世代总和还要大的生产力,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占有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在我国逐渐兴起。怎样认识这一学科的特点呢?下面简单谈几点看法。一、生产力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范围。正如于光远同志指出的,生产力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并列作为理论经济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前者以研究生产力为重点同时联系生产关系,后者以研究生产关系为重点同时联系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力不同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在那里它被描述得那样简单、抽象,而这里却正是要研究和揭示其内部异常复杂的矛盾运动规律,其未知部分远远大于政治经济学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理论事实上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对马克思的现代化运动历史任务的全面把握,不仅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而且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历史地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以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根据,以此论证我党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根据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为了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处的历史地位。       一 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形形色色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当然这也是重要区别),而在于是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即生产方式的物质形式生产力与其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同时,由于生产关系又决定于生产力,所以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阶段的发展与演进,都验证了这一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同时也有理由相信: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仍将遵循这一规律,即其社会发展方向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生产力概念有广狭二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两文中曾下过定义:社会生产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即社会对自然的关系和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这就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我认为,斯大林的定义是可以商榷的。客观的现实的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这种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力始终是运动着的、活的生产力,但现实的生产力只能在生产关系中活动。这种现实的生产力的运动过程犹如物理意义的力的活动过程。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力就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之间  相似文献   

15.
粉碎“四人帮”以来,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拨乱反正,理论界开展了物质和意识、实践和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问题的讨论。焦点集中在意识对物质、理论对实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否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就意识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要把握好社会主义本质,必须运用辩证科学的方法论。 一、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中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社会制度指的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制度,等等,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指的是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内的社会有机整体,其内容比社会制度厂泛,包括经济制度,但又不限于经济制度,还包括生产力。显然,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时,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社会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制度,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往往只强调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特征,而忽视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过去由于长期离开生产力孤立地研究和论述社会主义,其结果是把社会主义简单地等同于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消灭剥削,而没有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把握的一种失误。 总之,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离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三大内容,并论述了它们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邓小平突破了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传统模式,把单纯以生产关系来规范社会主义的性质,转变成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廓清了思想界的混乱认识,使社会主义真正步入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8.
市民社会是青年马克思解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常用术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从哲学维度阐发了以社会至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考察,从经济维度诠释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异化本质;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历史维度得出了市民社会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的科学结论。今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们恢复人的社会主体意识、倡导社会自治,从而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生产力经济学对生产力因素和结构研究的颇多。而生产力因素和结构都是生产力的实体。生产力除了实体以外还有属性,在和不同事物发生联系时会呈现出不同的属性.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巾,生产力具有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一种经济属性。在生产力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巾,生产力是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这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一种技术属性;在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中,生产力具有适合社会需要的性质,这可以看作是生产力的一种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即是我们所要讲的生产力性能。 一、生产力性能的基本概…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统一的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在自身经常的具体的相互作用中是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的.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社会科学带来严重危害的基本理论错误,恰恰在于割裂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法,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脱离,使之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形式变为同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