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章认为翻译时首先应正确、忠实地理解并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感情和风格并着重就翻译时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本理解何以可能——哲学解释学对理解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理解规定着理解者的视野。语言规定着理解主体、理解客体和理解过程 ,间距的存在使理解成为必要 ,没有间距也就没有理解。理解是在解释学循环中不断得以实现的。前理解、语言、间距和解释学循环共同构成了理解存在的条件 ,使理解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美学研究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学问题和言说方式,这同时也是一个如何看待、处理东西方美学之间关系的问题。本文以为,不同的文化范式都源于对同一个普遍问题不同的解决方式,中国文化的独特处在于它“概念的两极性”特征。独特的文化范式提供了中国美学的合法性依据,先于范式的普遍问题的存在则意味着东西方美学相互沟通与理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5.
6.
翻译始于理解而落实于表达。理解的"准确性"是产生正确译本的前提,而把握理解的"度"则能保证译作是否能够"恰到好处"。究竟何为"过度理解"?如何规避"过度理解"?透析《洛丽塔》两部最具典型意义的中译本:黄建人1989年译本和主万2005年译本中存在的"过度理解"实例,我们可以一窥端倪。 相似文献
7.
以鲁迅小说《祝福》和《药》的英译本为例,用巴尔胡达罗夫的符号学翻译理论从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三个方面分析和评价杨宪益、载乃迭两位翻译家的翻译实践——通过对原文一些细微之处的深层涵义的分析,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如何争取翻译的最大程度的等值,从而达到译文的“功能相似,意义相符”。 相似文献
8.
娜丰在《解释学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一书中认为,伽达默尔意义决定指称立场导致的语境主义可能引发跨语言对话的中断,因此必须接纳直接指称理论。于伽达默尔而言,回应上述指责意味着对语言—事物之关联的重新梳理,这涉及两个层面:其一,直接指称理论秉持的外在关系论断并非语言—事物的源始关联,事物唯有在语言中获得其存在,它本身已然是意义化的;其二,事物的意义化并不必然带来对话的中断,因为只要对话是就“某物”展开的,言说者便能够在承认自身视角有限性的前提下倾听他者,从而既构造出被“我们”共同揭示的事物,又在这个揭示中不断地修正、补充各自对事物的述说。这就是在意义决定指称立场中事物和语言之间开展的无尽“游戏”。 相似文献
9.
涂德钧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从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的客体与主体的特性入手,证明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中立的虚伪性.但公正而客观的社会科学研究仍有可能.一方面,根据混沌理论,有序出自混沌,社会现象也象自然现象一样,有规律右循.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者只要能站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站地与社会进步趋势相一致的立场,追求和先进阶级同一的价值目标.那么就有可能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真理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的伦理问题 ,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经济转轨、法制建设滞后、企业伦理教育薄弱。因而 ,推进中国企业伦理进步 ,就必须构建完整的企业伦理制度和规范体系 ,树立良好的企业伦理观念 ,强化市场经济法制规范 ,注重企业家的人格塑造 ,吸收借鉴中国传统伦理精髓 ,从而实现中国企业伦理的可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他者的理解:《庄子》的思考——从濠梁之辩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对人之“在”的沉思中,庄子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后者首先体现于濠梁之辩。濠梁之辩在理论上既涉及他人之心是否可知,也关联着“如何可能知”与“以何种方式知”有无区分或二者能否等同。惠施作为对话的一方对前一个问题持怀疑的态度,但其推论的过程又包含着内在的悖论;庄子对鱼之乐的可知性予以了确认,后者同时蕴涵着对他人之心是否可知这一问题的肯定回应。不过,在论证以上立场的过程中,庄子又将“如何可能知”的问题转换为“以何种方式知”,从而在逻辑上犯有转换论题的错误。当然,知“鱼”之乐所隐喻的知他人之心,同时又涉及社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过程。从后一角度看,肯定他人之心的可知性,无疑为确认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相互理解、沟通的可能性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广而言之,人存在于世,总是难以避免与他人的共处,而在共处或“群于人”的过程中,则不能不发生彼此之间的交往及相互理解,庄子着重分析了存在境域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影响。通过共处、交往过程中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以存在方式及存在形态的转换为其指向。就人自身之“在”而言,存在形态既涉及外在的生活境域,也关乎内在的精神世界,庄子对后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理解: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志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1):159-161
翻译是一个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口译过程包括倾听、观察(发言人的手势、表情及会场上的反应、气氛等)、记录、理解、表达等。笔译包括阅读原文、查阅辞典和资料、理解、表述、修改、校对等。但不管是口译还是笔译,两个主要阶段是理解和表述。一个称职的译员,必须具有中外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倪志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58-63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学理解论日益成为国际学术界注目的课题之一,在理解与说明、科学理解与科学说明的关系中辨明科学理解的特性进而明确其认识论根基,发现其在这一点上与近代自然科学类似,主体与客体对立的学说是后者的认识论基础,而在科学理解中,主客对立学说被改造成主客分立说,一方面承认二者的不同,另一方面坚持二者的联系.从而为科学认识、科学伦理提供了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王东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98-100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翻译的目的、翻译应使用的思维方式、翻译活动发展的过程、翻译成果的特点、社会对译作的承认和接受的方式等方面。针对译界现状,有必要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就是要强调重视翻译实践,因为只有翻译质量的全面提高才是翻译事业发展的硬道理。 相似文献
16.
姜耘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8-60,91
“国际理解”即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各国人民,要超越国界互相理解,在互相尊重与信任的前提下共同努力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基于此理念的教育即为“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具体的实施方案通常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成长经历来拟定的,而之于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形式又是大同小异的. 相似文献
17.
郑艳霞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76-78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隐喻的理解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对其理解要从其本质入手,不仅要结合人的认知,而且要在隐喻的使用中考察隐喻的意义。关联理论从人的认知出发,在动态语境中对隐喻做出阐释,较好地解决了隐喻理解这一问题。它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为隐喻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反语理解的认知语用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德银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94-97
关联理论从多角度对言语交际做出了解释,并提出了一个反语分析框架,但在阐释反语方面有其局限性.其不足之处可由常规关系来补充。关联理论和含意的常规推理模型理论之间的互补性使得扩展关联理论的反语分析框架成为可能,常规关系是含意的常规推理模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规关系使得关联理论的反语分析框架中的阐释关系更关联、更具体。对立性是反语的本质属性,识别对立性是反语理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论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信息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技巧,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总免不了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美”的追求,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中关学意识的传递对于翻译本身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何在理解过程(对“关”的直观理解和对“美”的深层理解)与表达过程(“功能对等”的选择、“归化”与“异化”的选择、对“关”的再现和再创造)中准确领悟和恰当传递美学意识,实可影响到能否正确生动地将原文信息中的美学内涵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黄学军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8-51
情感是影响教师与家长互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与家长的情感理解是促进双方互动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双方互动的理想状态的必要条件。教师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横亘着多种阻隔因素,严重妨碍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理解,破坏了双方互动的性质与功能。考虑到情感理解的要求与特点,针对情感阻隔的消极作用,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主动和积极的角色,通过经验开放、移情体验、质性探索、持续反思等路径促进自身与家长的情感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