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洪是中国三世纪末、四世纪初的道教徒,是神仙道教在理论上和仪式上的奠基人。他在祖国的宗教史、思想史、哲学史、科学史和医学、药学史上,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葛洪自号抱朴子,著《抱朴子》七十卷,分《内篇》与《外篇》。在《内篇》中,葛洪大谈其“道”,并自称“属道家”。的确,葛洪确是承袭了道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与黄老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原明 《文史哲》2004,(3):75-80
葛洪从道论、兼综百家之学和治国与治身三个方面援用了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他的神仙学中所以具有自然论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可从其转承了黄老学的若干积极成分而得到解释。但若对葛洪的这种援用进行宗教追问,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他的裁剪、改铸和整合,适成其神仙道教思想形成的一剂酵母,并在某些环节上为其道教思想体系的建构作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3.
《抱朴子》,东晋葛洪著(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穰邪却祸之事,属道家”(《抱朴子·自叙》),是研究道教史的宝贵资料。外篇五十卷,“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作者自谓“属儒家”(《抱朴子·自叙》),而《隋书·经籍志》等历代史书多归之于杂家;《四库全书总目》则将其与内篇同归于道家,理由是“究其大旨,亦以黄老为宗”;近世学者多认为外篇是“内神仙而外儒术”,即儒家其表,道家其里。《抱朴子·外篇》历来不大为人们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葛洪是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因此,人们在研究《抱朴子》时,自然更注意反映作者主要倾向的内篇;另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抱朴子·外篇》议  相似文献   

4.
葛洪的“玄”“道”与“一”不是一回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哲学史的论著在论述代表葛洪哲学思想的“玄”、“道”、“一”的概念时,将“玄”“道”与“一”相等同,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笔者认为,葛洪的“玄”“道”与“一”虽然有一定的联系,却不是一回事。葛洪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神仙学家和官方道教理论的奠基者,他的道教理论包括他的哲学思想,具有与前人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葛洪“玄”、“道”、“一”概念的比较,将三者放入葛洪整个神仙道教体系中加以考察,以阐明三者的异同,进而论述葛洪宗教哲学思想的本质特色。若有错误,祈请各位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5.
魏仕庆 《船山学刊》2009,(2):119-121
在葛洪眼中,治世是圣人所具备的最根本特征。葛洪心目中的圣人形象集中反映了他金丹道教信仰与世俗社会调和的价值旨趣。他认为,圣人远不及神仙高明。葛洪的圣人观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他作为道教教徒出世而不离世的宗教情怀。  相似文献   

6.
《淮南子》存在着非常确定的神仙信仰。它没有直接使用神仙一词,但其至人、大丈夫及真人与道合一后所具有的永恒性、无限能力性与超越性的神性特征无疑就是神仙。《淮南子》以神话和阴阳气感应论证明了神仙的实有性,也为其神仙信仰提供了理论基础。《淮南子》之道秉承于老庄之道,并进一步神秘化,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明显宗教性的神仙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7.
庄子与葛洪--论道家生命哲学向宗教信仰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葛洪而及于庄子.作者阐述了葛洪的神仙道教信仰与庄子生命哲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述了神仙信仰关于生命不朽理念所藉以确立的哲学基础,分析了葛洪关于生命不朽之可能性的宗教学论证,并基于这种分析而阐述了神仙信仰所包含的宗教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曾礼军 《兰州学刊》2012,(7):106-110
《太平广记》神仙小说蕴含着丰富的"石"文化,石头是神仙生命的原生点,石髓是神仙修道的仙药,石洞是神仙居住的仙境。神仙小说的石文化意蕴,既是神仙道教对远古以来的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道教对于自然山石进行宗教审美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太平经》的民间道教思想中包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既是汉魏时期中下层老百姓美学意识与宗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中原古代文化中审美文化的宗教化和民众化。《抱朴子》既是学者型学术著作 ,又是神仙道教理论思想体系的集大成 ,体现了上层人士、上层知识分子的神仙道教理想及其美学思想 ,具有江南文化色彩。两相比较 ,《抱朴子》的神仙道教美学思想 ,既是古代道家美学理想的宗教化 ,又是古代神仙理想和魏晋美学理想的结合 ;同时 ,它既是早期道教包括《太平经》在内的美学思想的主流化发展和理论提升 ,又是早期道教美学意识、美学思想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剖析葛洪《抱朴子·内篇》的自然哲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目的就是想抛砖引玉,阐发其中的积极成分,以期通过分析,对他的学术思想作出客观评价。一、葛洪自然哲学思想中的玄道观、形神观、变化观、见闻观和假物观葛洪的自然哲学思想,是葛洪神仙学说的理论基础。但是,在葛洪的著作中,它是作为论证神仙学说的合理性的武器和工具而展示出来的。葛供企图用抽象的哲理来证明他关于神仙问题的具体结论。由于缺乏实验根据和若干中间环节,从逻辑上说,这种论证并不严格。但是,在论证过程中,他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对自然以及…  相似文献   

11.
张丽荣 《理论界》2007,(3):186-187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他与中国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已被公认为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通过对“三言”中的神仙道化小说的阐释,折射出浓厚的文化意蕴。冯梦龙通过对神仙道化小说的内容及形式有意识的改写,在满足听众趣味心理的同时,还传达出道教宣扬神仙的法力以及道教降妖除怪的宗教关怀。  相似文献   

12.
魏晋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个发生了重大转换的时期,形成风行一时的玄学。玄学家倡导直捷简易、阐述义理的方法,打破荒谬烦琐的经学,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造成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和文化发展的局面。出现了名理学、玄学、神仙学和佛学等四大社会思潮,而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自然是玄学。玄学给予道教神仙学的升华以重大影响,使神仙学具有了思辨哲学的特征,这在当时著名的道教思想家葛洪身上体现得尤其充分。葛洪之前,道教神仙长生思想已发生,但缺乏理论性,两汉道教哲学对此没有系统的论  相似文献   

13.
葛洪(约283年——343年)不仅是一位道教神仙学家,而且是一位社会政治思想家。他所著《抱朴子》一书,既研究了神仙学说,又讨论了社会政治问题,企图把儒家的治国安邦之策与道教的长生神仙之术合二为一;尤其是外篇,不仅讨论了道本儒末的思想,而且主张兼采百家之言,还总结了汉末与三国末年吴国的政治衰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颇有见识的“贵贤”、“任能”、“审举”等的用人思想;并对汉末魏晋社会上兴起的浮华任诞的所谓“魏晋风度”进行了抨击。所有这些思想,对于两晋之际动荡思安的社会来说,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葛洪虽然曾以“文儒”自许 ,但真正使他扬名后世的 ,却是他在道教领域的不凡成就。与之相应 ,《抱朴子内篇》一直倍受世人重视 ,而对《外篇》的研究却相对冷落。通过对《外篇》的成书及思想倾向进行详细考辨 ,我们认为 :葛洪于晋惠帝太安元年 ( 30 2 )开始草创《外篇》 ,经十多年的努力 ,至晋元帝建武元年 ( 317)大体写定 ;他撰写《外篇》的主要目的在于留名、助教、资治 ;《外篇》的思想应以其自述为据 ,属儒家。  相似文献   

15.
作为士族神仙道教的组成部分 ,魏晋时期士族文人服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精神上逍遥和肉体上享乐的需要。《世说新语》中士族服药的故事 ,不仅体现了它与帝王服用丹药和民众服符的不同 ,而且还集中体现了士族神仙道教中的“地仙”思想  相似文献   

16.
葛洪思想对《桃花源记》的影响陈立旭葛洪生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卒于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他在魏晋社会动荡时期写下了被称之为魏晋神仙道教重要典籍的《抱朴子内外篇》。此书所反映的葛洪思想,对后世士大夫的观念有很大影响。陶渊明生于365年(正...  相似文献   

17.
程群 《江淮论坛》2005,(6):141-147
中国传统道教对很大一部分古代文人产生过重要影响,道教理论家所建构的“神仙世界”曾深入他们的精神领域,成为诗意栖居之家园。“神仙世界”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文人诗意的家园,很大程度上是由道教理论家所创造的“神仙世界”本身内容所决定的。道教理论家关于神仙实存的论证,神仙对于人生的巨大救赎功能,“神仙世界”物质充盈、自然环境优美等等因素,契合古代文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将之视为诗意栖居之家园。历代帝王热衷于访道求仙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氛围,是促使文人将“神仙世界”视为诗意栖居家园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8.
葛洪不仅是一位神仙思想的狂热信徒 ,还有相当深厚的儒学素养。葛洪生于公元 2 83年 (晋武帝太康四年 ) ,字稚川 ,丹阳句容人 (今江苏句容 )。葛洪祖辈累世为官 ,祖父为吴国大鸿胪 ,父历任吴会稽太守和晋邵陵太守。十三岁时 ,其父在任职中去世 ,这给他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葛洪十六岁始读《孝经》《论语》《易经》《诗经》 ,吸收了儒学素养。后来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他从仙家郑隐学道。不久 ,张昌起兵江南 ,晋王朝“平叛”后 ,葛洪因军功被授予伏波将军的称号。后葛洪为阅览过去未曾接触的典籍而启程前往洛阳 ,因故…  相似文献   

19.
葛洪在道教史上第一次确立了道教的神仙信仰体系,<抱朴子内篇>中对仙、玄、一诸概念的阐述在理论的层面上确立了神仙具有超越世俗世界的神性;在实践层面上阐明了神仙是可以通过克服世俗生活中诸种欲望的修行和服食金丹达致.正是在思想和实践的双重层面上神仙信仰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许军  李瑞广 《南方论刊》2007,(4):92-92,91
葛洪的生态美学思想是在其道教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葛洪的生态美学充分反映在其神仙美学和生态伦理美学上。它们所展现的和谐共融的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之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