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已由供给不足转为需求不足,虽然投资的高速增长在短期内可以拉动经济的较快增长,但从长远看将进一步加剧全社会供大于求的矛盾,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难以为继。因此,只有启动消费需求才能真正最终启动内需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王青 《江西社会科学》2004,83(8):125-129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消费需求提供的市场空间,能从需求、供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消费需求的波动又是经济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滞缓因素。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也是一个重要的反周期手段。保持消费需求于适当的规模和适当的增长速度,是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贺俊  刘庭  毕功兵 《江淮论坛》2006,98(5):22-26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谓众说纷纭。目前的定量分析一般都是根据统计资料研究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而这种研究方法会因统计样本和统计方法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论。本文首先应运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分析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希望得出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般性结论;其次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潜在可能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考虑我国国情和世界人口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人口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有 60 %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 ,扩大投资对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通过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也有副作用。事实上 ,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要在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量力而行 ;投资过热投资波动频繁对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制定投资政策时 ,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确保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当中,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态势将体现出新的特征,宏观经济政策和调控导向将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这是因为我国经济所处的增长阶段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也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些稳定性和持续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逐渐形成和具备稳定和持续的内生属性,从而为实现"全面小康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舒燕飞 《兰州学刊》2006,(2):144-146
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外贸出口一枝独秀,而投资和消费起的贡献不如人意,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安全和长期健康地增长不利。为了促使经济的健康运行,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而扩大内需,重中之重又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这既能吸收国内多余的产能,促进收支平衡,又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和谐运行。农民收入的提高,要求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政府要构建良好的基本框架,农民要一部分进入城镇生活,一部分处在半农半城镇状态,另外农民则要在农村有所作为,这样就可以使其它行业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向农业辐射,达到提高农民收入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论扩大内需政策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为防止经济下滑,当前宏观调控转向旨在扩大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组合.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经济"两高一低"不平衡结构特征的形成,其次,深入分析形成这一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最后,论证单纯着眼于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的局限性,提出"长期着眼,短期入手,实施兼及长期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的短期扩大内需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上分析收入分配不均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可以发现,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并不利于经济增长,从实践中也可以证实,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反库兹涅茨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储蓄并不能总是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要使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经济增长,就必须逐步消除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各种障碍,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财政分权改革与我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分权是否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高度集权并且仍处于体制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政策导向涵义。肯定2 0余年来的财政分权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意味着我国应将财政分权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但是,我国下一步财政分权改革并不在于是否要继续提高地方财政收支占全部财政收支的比重,而应该是规范财政分权改革及其各项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李闽榕 《东南学术》2003,(2):153-163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已取得公认的显著成效,但对于是否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问题,理论界、学术界争论颇大.党的十六大强调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理论界、学术界将认识问题的角度从经济增长转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宏观层面上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要求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下去,又要求对目前以拉动经济增长为目的的政策内容和投资方向做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政策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九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成就进行阐述 ,对“十五”期间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进行了论述和瞻望 ,强调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文章并就今后上海经济增长的政策导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高”和“三性”。“三高”,即高经济增长率,高结构变动率,高经济效率;“三性”,即时代创新性,增长持续性。产品与要素的国际流动性。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刚刚起步,它受到了资本规模、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结构演化的制约。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外向化,使我国的现代经济增长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需求不旺的居民消费市场,政府及企业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为保持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消费政策扶持和消费行为引导。只有系统地、长久地坚持这项工作,才能缓解我国经济增长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从供给约束型转向了需求约束型经济,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消费需求不足的压力。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而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市场的主体力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无疑会促进整体消费需求水平的提高。从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实际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应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和格局,建立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机制,以及保护中等收入群体收入的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的机制。如此,才能对黑龙江经济增长起到促进和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伍巧芳 《兰州学刊》2010,(12):121-123,86
众所周知,竞争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然而,与那些尚未采用竞争政策与竞争法的国家相比,这一促进作用在那些采用的国家中表现的并不明显。尚缺乏清晰的证据来证明这一促进作用,这也成为了一些发展中国家抵制采用这一政策的原因,也成为了竞争改革进行缓慢的原因。文章详细阐述关于竞争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经济增长与竞争政策相互连接的各种渠道,介绍关于该主题的实证研究及其成果,并指出一些挑战和瓶颈,它们可能是造成竞争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形成所预期的明确联系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面对本世纪初相当时期内我国仍面临因劳动力过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引起的巨大就业压力,应该走一条有利于缓解再就业压力的长期、稳定的发展新路子。就此可概括为:调整和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努力协调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矛盾;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进步类型。  相似文献   

17.
刘成林 《河北学刊》2007,27(1):214-21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将由投资主导转向投资与消费双主导。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弱化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热点转化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和谐增长是一个多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一个国家的经济若能实现和谐增长,则表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源相互之间处于协调或平衡状态,各种资源在此种状态中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帕累托最优配置也可实现。相反,若经济增长源之间存在重此轻彼的不平衡现象,则和谐增长的目的就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庆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但就业未能与经济增长"同步扩大",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如何从宏观经济角度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有待于深入研究。 一、大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国内区际贸易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热点问题。但总的来说讨论重点始终停留在强调西部内部改革和加大对其他国家开放的力度上,而对西部地区向国内其他地区开放尤其是进行相互间的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可能获得的经济效应却缺乏应有的重视。作者以区际贸易为分析视角,对区际贸易在西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