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古诗十九首”等汉末诗,历来学者据于其中忧时伤逝情调,有说它反映了人的堕落,(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有说它表现的是人的觉醒(李泽厚《美的历程》)。到底是人的堕落,抑或是人的觉醒,笔者拟通过考察时间生命意识在先秦汉魏诗歌中的发展演变情况,来认识汉末诗歌的惜时叹逝。  相似文献   

2.
《古诗十九首》中近4成诗歌述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它以人生观、人生方法论构成了较系统的颓废思想,与汉末民歌一起形成了普遍的颓废思潮。悲怆的情感抒发使《古诗十九首》更具思想和艺术感染力,颓废在弃旧中为创新铺平了道路,对文学上的建安之风和哲学上的魏晋玄学有开启之功。汉末颓废诗歌在世界颓废主义文学中,也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刘克庄认为,宋代的多元文化("文治")异常发达,包括理学(以及哲学)、经学、赋、程文、古文等.由于这些多元文化的兴盛,导致诗歌走向衰微.通过文学史上诗歌与多元文化相互消长的历史证明,刘克庄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道中了诗歌盛衰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写作中有时存在一个模糊、任人评说且具吸附力的"黑洞"空间。食指的诗歌是否为"地下诗歌"?他的诗歌是否真正影响到一代诗人?通过对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史和个人写作的文学史梳理,笔者发现论述当中对食指诗歌的传播广度,"第一人"之说、"地下诗人"等说法都存有偏颇,有必要置于历史场域考察食指的写作。经过社会调查与分析指出,文学史材料引用与评价中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选择了从汉末到刘宋时期三十位作家的作品进行模拟,反映了江淹对五言诗诗歌发展的品评观念。因为模拟的过程蕴含着不以理论表述,而是通过对原作的改造(顺应与背离,增加或删除)而反映的文学思想。基于此,文章通过具体分析《杂体诗三十首》中有关拟玄言诗的部分,发掘出江淹及南朝文人对玄言诗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过程的理解,这从拟诗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玄言诗这段文学史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诗歌史论》丛书的一种,张晶的新著(辽金元诗歌史论》最近由吉林教育出版社推出。无疑,这在文学史研究中具有首创意义。”‘重写文学史”,可以说是近年来文学史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它意味着新时期以来学者们文学史观的革命性变化与文学史理论的进一步自觉与成熟。而且勤奋的耕耘奉献出了一批具有时代风貌的文学通史或断代、分体文学史专著。易言之.“重写文学史’作为文学观念变革的表证已经有了相当丰硕的实绩。如果说.对唐诗、宋词乃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来说是“重写”的问题,而对辽、宋、元诗的发展史,不存…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上的所谓“建安时代”大致是指汉末魏初。这段时间不算长,但在文学上,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首先,是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社会地位的提高。其次,是名家辈出,创作繁荣,开了一代新风;尤其是诗歌,它以被后世誉之为具有“风骨”的大量作品,打破了两汉近四百年来文坛诗歌的沉寂状态,出现了百花争艳的盛况。建安文学获得很大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末的黄巾大起义冲垮了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的思想藩篱,作家们经历了“世积乱离”的生活磨炼,都是重要的原因。然而,如果当时没有曹操那样一个思想解放、重视文学事业的强有力人物的倡导和支持,也是不可能取得那样巨大的成就的。曹操对建安文学作出了哪些贡献呢?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谬误之处,期望获得指正。  相似文献   

8.
六言诗起源于民歌和《诗经》、楚辞,产生于汉末,成熟于唐,发展于宋.在各种诗歌体式发展演变、交错升潜的汉末魏晋时期,六言诗未能成为主流诗体,从此在诗史上沉寂下来.六言诗体未能盛行,有几个原因:音节死板,难写难工,诗体与时代精神不相契合.  相似文献   

9.
袁桷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他的山水田园诗较为出色,善于描摹事物,特别是声音,诗歌中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0.
论蔡文姬被虏与《胡笳十八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姬是我国汉末建安时代唯一的一位杰出的才女。她懂得文学、音律、书法,特别在诗歌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但是很遗憾,由于她生活在汉末社会大动乱的时代,饱经沧桑、流离失所、没能全面发挥她的才华,从而没能为后人留下多少作品。在诗歌方面仅存《悲愤诗二首》(一首五言一首骚  相似文献   

11.
汉末儒学衰微之后 ,追求个性解放与重视个人情感 ,已逐渐演变为普遍的社会风尚 ,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末文人古诗发扬重个性重感情的作风 ,以慷慨悲歌为美 ,它吸收了诗骚精神 ,抒发文人自身的情志 ,使坠失了多时的诗性精神在汉末大放异彩 ,深刻地影响了魏晋以后的诗歌创作及诗美特性。本文以思妇、游子、士子诗歌三大主体情感的特征出发 ,论述其缘情言志特点和状态。  相似文献   

12.
关于钓鱼岛的发现及其归属问题,在我国历代文献中有充分而确凿的记载,不仅见之于《顺风相送》《筹海图编》《使琉球录》等海道针经、舆地著作和使臣禀报公文,而且有不少册封使写于海途的诗歌作品相印证。赵朴初在致其友人艾中全的二通书札中即以家史证国史,揭示出其先太高祖赵文楷嘉庆五年写作钓鱼岛诗歌的宝贵文学史料。沿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文学文献,佐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在一定意义上,家族史或文学史,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相关联,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具体事件往往可以由家族史或文学史体现出来,或者说在家族史和文学史中庋藏和累积了许多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细节。因此,家族史料和文学史料在研究包括舆地海疆等问题在内的重要历史问题时,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雪莱是英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和诗剧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雪莱诗作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以期更多的人对诗人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陈子昂与张九龄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唐诗的发展与繁荣,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历代诗论家往往将陈张并称,并对他们的诗歌成就及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过一些言简意赅的比较。现代文学史家,无一不对陈子昂给予充分肯定,而对张九龄则十分冷淡。有两部带有权威性的《中国文学史》,竟对张九龄的诗歌创作只字不提。这很能代表学术界一些人对张九龄的看法。然而张九龄诗歌的艺术成就,无论如何是抹杀不掉的。本文试图从对陈张诗歌成就的比较中,探讨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并借以恢复张九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谨以此就教于专家同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具有划时代标志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定位中经历了从重要到弱化的演变,这可以视为文学标准不断省悟的一个过程.随着地下诗歌的不断发掘,天安门诗歌在艺术和价值上的被消解已成为必然,这种趋势在个人化的学术著作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变化表明,当代文学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话语体系,它面临着持续的调整与修订.  相似文献   

16.
陈子展先生的<唐代文学史>比较早地勾勒了诗歌、古文及唐代新出现的小说、词等文体创作的历史进程,从作家所处的生态环境与文学内部规律阐释了唐代文学何以繁荣的主客观缘由,细腻入微地分析了各种文学样式的文体特征与写作技巧.该书在研究方法与视域上推崇白话文学,擅长比较研究,巧于史料征引,因而有理由成为民国间所撰写的几种唐代文学史中最为优秀的一部.  相似文献   

17.
曹植被称为“建安之杰”,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显示了汉末诗歌渐脱民歌的质朴向文人化发展。本文就曹植诗中的三个意象谈曹植诗歌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8.
汉末魏晋诗歌重思辨,善于从时空的高度探讨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本源。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诗歌,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苦短、时流倏忽的慨叹,诗歌风格苍凉而幽愤。及至东晋,王羲之、陶渊明用对自然人生的彻悟和特有的审美观稀释了人生短暂带来的痛苦,时空意识逐渐趋向和谐、宁静,逐渐消解了生命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石评梅一生如孤鸿掠影,倏忽即逝,在其26年短暂的生命历程中,短短六、七年的创作生涯只留下不过几十万字的作品,因此,"在一般文学史中少见经传".而且,在此前的石评梅研究中,人们大都只注意石评梅创作中数量相对最多的散文,而对其诗歌的论述很少,即便论及,也仅仅只注意到其诗歌作品中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特色,而对其诗歌中的现代主义特质未予重视,以致对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新诗的发展中之特殊意义与地位往往未能作恰当地论述.因此,我们如何透过其诗歌文本表面的雾障,去触摸其存在于诗歌深层的现代主义特质,继而从本质上探求其诗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清醒的认识,这无论是对其本人的文学与人生,还是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歌史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两汉经学思潮的兴盛引发了汉末一系列流弊,在汉末社会批判思想家们探讨本末颠倒和名实相乖等流弊的过程中,本末观的思想方法凸显并逐渐清晰,最终成为魏晋玄学本体论建立的基石.老子思想在汉末的被激活和被吸收,是联接两汉经学转为魏晋玄学的又一关键环节,而这一环节,我们亦可从汉末社会批判思潮中找到清晰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