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瑶族迁徙之路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瑶族先民与迁徙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它的先民——荆蛮就活动于现今的江汉流域,秦汉时为长沙武陵蛮。南北朝时称莫瑶。唐代姚思廉在《梁书》中写道:“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而居,历政不宾服”。这是最早见于我国史书的瑶族名称。宋代称瑶。从秦汉起,瑶族自湖南不断向外地迁徒。今日已分布于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省(区)的150个县(自治县)市,人口约14O余万人。  相似文献   

2.
<正> 东汉时期,湖南分属于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皆为荆州所治。现今湖南一些少数民族如土家、苗、瑶、侗等族的先民就居住、活动在这广袤的地域之内,古籍中称之为“武陵蛮”、“武陵五溪蛮”、“五溪夷”、“长沙蛮”、“桂阳、零陵蛮”“澧中蛮”、“溇中蛮”等等。在东汉时期,他们曾先后举行过数十次规模不等的反抗斗争,  相似文献   

3.
关于瑶族的族称和缘起,学者们发表过不少文章,但迄今并未取得一致意见。《隋书·地理志》云:“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云:“徭人者,言其执徭役于中国也”。据此,无论是“免徭役”或“执徭役”,瑶族的族称似乎都与徭役有关系。民族名称和缘起是有联系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摸索,瑶族族称与徭役有关的说法是南北朝以后学者们的一种解释,瑶族族称的出现,可以上溯至春秋之际,实与徭役无关。下面提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4.
元代,瑶族事迹已大量载于史籍中。其名除通作“瑶”外,尚有其它称谓: “莫瑶”。如《元史·余阙传》载:元统时,“会莫瑶蛮”反。按:莫瑶之名,由来最古,早在《梁书·张缵传》中已有文。 “山瑶”。如元人阳恪《平蛮记》载:黔中郡辰、澧二州蛮反,元当政者“起集山瑶、仡佬以为响导”(见《元文类》卷二七)。按:山瑶之名,宋已有之,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即有此称。  相似文献   

5.
瑶山的脚步     
我们瑶族有1425100人(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数)。其中,我们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863407人,占全国瑶族人口总数的60.59%。瑶族在历史上与各族人民彼此交流,互相学习,勤奋开发祖国南方山区,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史籍记载,汉代时,瑶族先民武陵、长沙蛮已知“田作贾贩”,并学会了用树皮织绩,染以草实,制成五色花衣。隋代吋使用了铁器,宋元时学会犁耕,发展了山区农业和土特产生产。手工业方面不但能制作锋利的“瑶刀”,还能织出多种较好的丝织品。使用蓝靛、黄腊染制成的“瑶班布”更精致,枕绣工艺远近闻名。我们瑶族还建立和发展了以盘王歌、密罗陀传说、长鼓舞和铜鼓舞著称的民间文学艺术,还有独特的瑶族医药,流传有重要历史经济价值的宗教经书和《过山榜》文献。  相似文献   

6.
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板蛮非巴郡南郡蛮 ,而是氐羌民族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的南蛮 ,亦有多重含义 ,首先是泛称 ,其次专指某郡县的少数民族。从民族识别的角度看 ,分别为现代苗、瑶、壮、侗、土家等民族的先民。还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民族融合等角度论述了《后汉书》将“南蛮”与“西南夷”合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五岭山中的都庞岭下,有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瑶族故地千家峒,是瑶族历史上的重要聚居地之一。境内总面积1000公顷,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是盆地,东西两侧,桃花千树,茂密丛生,只有一个天然石洞与外界相连,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早在汉代,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就居住着“武陵蛮”人,即现今瑶族祖先的一个支系。千户瑶家的先民,在峒中共同劳动,过着自由、平等、愉快的“世外桃源”生活。元大德九年,官府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派兵掠夺围剿,12姓瑶人被迫四外逃散,流落他乡,辗转  相似文献   

8.
瑶族族源问题,古今学者都作过探讨,众说纷纭,看法不一。《瑶族简史》一书,已将各种意见概括为:一、认为瑶族源于山越,原始居地在今江、浙一带,会稽山和南京十宝殿(峒)又是主源之地;二、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原始居地在今湖南湘、资、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其中还有人认为应包括湖北、四川,贵州、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部分地区;三、认为瑶族源于五溪蛮,原始居地在今湖南、贵州之间;四、认为瑶族来源是多元的,既有长沙、武陵或五溪蛮成分,也有山越和其他成分。上述所见各说,有据凭力争之势,有  相似文献   

9.
湘南行随感     
刚刚结束了湘西的采访,又同民委的同志一起踏上了湘南的旅程。湘南处于南岭山地,是湖南省瑶族主要居住区。这里除瑶族聚居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外,从湘粤边境的骑田岭到湘桂交界的都庞岭和越城岭,几乎每个县都杂散居着瑶族。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带的瑶族是有悠久历史的。据《梁书·张缵传》记载:“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傜蛮者,依山而居”。对这些瑶族,过去多被称为“过山瑶”,即以开垦山地和采用休耕轮作而得名。长期以来,他们顶风冒雨,披荆  相似文献   

10.
山的民族     
我们瑶族是世界上典型的耕猎型山地迁徙民族,有“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瑶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无不与山相联。自秦、汉起,我们的先民就从长江中下游一带往南迁徙,沿武陵山、雪峰山、南岭、大瑶山、云开大山、十万大山、苗岭、九万大山、六韵山、哀牢山等大小山脉组成的条条艰难崎岖的“山之路”不断往南走,进入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和云南等省区的广大山区。有的继续沿着绵亘的山路越过国界,进入东南亚地区的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有的甚至远渡重洋到了美国、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这些在国外的瑶胞约有60万人。由于山隔水阻和频繁的迁徙,历史上瑶族的自称和他称计337种之多,是中国各民族中自称、他称最多的民族。傍依群山的巨大胸怀,勤劳勇敢的瑶族人民也具有山一般的性  相似文献   

11.
瑶族源于百越吗?练铭志,马建钊,李筱文李默先生最近撰文<排瑶历史文化)史实商议)(下简称(李文》o,对拙著(排瑶历史文化)(下简称(排瑶))提出批评。全文洋洋万余言共11部分,用相当大的篇幅对(排瑶)所持之瑶族族源武陵蛮提出批评,并以其(房氏年命书)...  相似文献   

12.
古武陵僚人,并非不同于各地僚人独为一族,而是整个僚族中的一部份。武陵僚人和各地僚人的同族、同源关系是研究民族史需要弄清的问题,本文就此探论。一、武陵有“僚”,它地亦有“僚”今湖南西部和西南部,贵州东部和东南部,以及广西西北边缘、湖北西南边缘,为武陵山脉南北的同一自然区域。这一带在秦及先秦大部分为黔中郡,汉初改称武陵郡,南部的今靖县附近是西汉昭帝时废象郡划属武陵的。本文所论,即以汉晋略同的此二郡域为范畴。对武陵民族,过去多着眼于今苗、瑶、畲和土家诸族先民的(舟木)瓠种人或廪君  相似文献   

13.
今湖南中部湘、资流域,汉代为长沙国,后汉置长沙郡。从西晋末年起,在湘中、湘南及桂北、粤北边缘地区置湘州,辖长沙、衡阳、零陵、桂阳等郡。对于汉、晋以来居住在这一带的古代民族,旧史称为“长沙蛮”或“湘州蛮”。一《汉书·两粤传》载:南越“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师古曰:“言长沙之国半杂蛮夷之人。”故汉末王莽改长沙国为“填蛮”。东汉后期,“长沙蛮”的记载多见于《后汉书·桓帝记》:  相似文献   

14.
<正> 湖南湘西的怀化、辰溪、淑浦三县交界的罗子山一带居住着两万多瑶族同胞,被称为“七姓瑶”。“七姓瑶”人的族谱称其原籍为江西吉安府。由于世乱,迁徙于南楚西晃山,在黔中定居下来。其形成说法有二。一是,当时朝廷每年要进行三次“赶茁”,驱赶屠杀少数民旅。经过长年的“赶苗”,瑶族人所剩无儿。有一次,朝延令四个将军把瑶人赶到洪州(今贵州省)、皮林(今湖南靖县)后,瑶人不甘凌辱,商议对策,团结战斗,英勇反击,迫使四将军仓惶逃到一座破庙里。瑶族人四处寻找,终未找到,瑶人过去后,四将  相似文献   

15.
中唐韩愈、刘禹锡、柳宗元三位文学巨匠皆贬谪至岭南,其谪居岭南创作的诗文不仅展现了精英文人真实的生存空间,而且还对其共同居住的岭南少数民族保持着另一种文化视角的观照,在其诗文中保存了中唐莫徭蛮、黄洞蛮的族群分布、民族风俗的原始资料,呈现出莫徭蛮、黄洞蛮与中唐朝廷民族之关系,同时亦隐含了三者迥然不同的民族态度.  相似文献   

16.
1998年的夏末,我的考察路线延伸到了粤北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在该县三排瑶乡,刚好碰上一位瑶族老人去世。在“贵”(排瑶对未婚青年男子的称呼)的引导下,我开始记录“八排瑶”摄人心魂的葬礼过程。“八排瑶”俗称排瑶,是我国瑶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考证,排瑶的先民于一千多年前从湖南洞庭湖一带迁徙而来,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和人文、习俗体系。主要聚居在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南岗、三排、涡水等八个乡镇,人口约七万人。去世的是位男性老人(自然死亡),在老人咽气的那一刻,家属就在门口鸣放一声震耳欲聋的铳炮,以此告知同寨亲友前…  相似文献   

17.
尤人是瑶族的主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写过专著和论文。归纳各家观点,大概有这样几种:一是以《山海经·大荒东径》一书中说“帝舜生戏,戏生摇”,“帝俊妻娥皇,生三身之国,姚姓。”和《越绝书》中说“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等,得出“瑶”亦“摇”、“姚”;一是从《粤述》中说:“南方有焦侥人,长三尺,短之极,从人尧声。”得出“瑶”亦“焦侥”;一是以《隋书·地理志》中说:“长沙郡又杂夷蜒,名曰  相似文献   

18.
桂江中游一个瑶族村落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浦县位于桂江中游流域,境内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南部的三河乡境内有一片平均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区,直抵金秀县境,是为大瑶山的延伸部分。三河乡是一个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瑶、壮多民族杂居乡。三河乡的瑶族,有的散居在以汉族人口为主的村落里,有的集中居住,形成瑶村,田厂村和冲口村就是两个瑶族聚居的村落,它们位于平原与山区交界之处,两村相连,没有明显的界限,村落在山腰,北边山脚下的平原是耕作区,南边村后是广阔的山地,IWe年有人口近700人。田厂村瑶族自称“尤棉”,他称则为“盘瑶”、“过山瑶”。上世纪中叶,因…  相似文献   

19.
广西有个南丹县。 南丹县有个白裤瑶族。 有人说,白裤瑶族是当今中国绝无仅有的原始部落残余,是研究人类社会演变的活化石。 一个古老的传说 白裤瑶族,因其男子著及膝白裤而得名,是瑶族的一个小分支。 古老传说的大意是白裤瑶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南丹县城一带水肥土美的地方,人民在瑶王的带领下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后来来了个贪婪的外旅莫性后生。这后生巴结朝廷被封为莫土司,莫土司通过与瑶王女儿结亲的手段达到了骗取瑶王大  相似文献   

20.
关于畲族的来源,说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认为畲族源自汉晋时代居住在长沙一带的武陵蛮(或称五溪蛮),持这一说者,又大都认为畲族是瑶族的一支。另一种意见认为畲族是古代越族的后代,持这一说者有的说它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子孙;有的认为它是汉晋时代山越的后代。此外,还有个别人主张畲族不是少数民族,而是第一批殖民闽粤的汉族。这种意见明显是错误的,毋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