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阈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归因方式、教师自我效能感和角色冲突等社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结果。应对教师职业倦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积极而广泛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应受到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它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学生发展都会带来较广泛的消极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方面及高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影响,也有教师的角色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教师职业倦怠主要与教师的年龄和教龄、角色定位、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个人成就感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它是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在内的一种综合症状群.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其存在给教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它的产生原因既有社会组织因素又有个人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可从个人、组织和社会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群体之一。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损害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更会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然而,教师职业倦怠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教师个体的病态心理,而与教师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密切相关。从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为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耗竭、身心倦怠,是教师积极教育教学行为的障碍,它不但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威胁,而且影响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本文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心理学解释,探讨了它的症状及负面影响,提出克服障碍、走出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本研究以288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经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严重;初中教师职业倦怠值要明显高于小学教师和高中教师;婚姻状况与教师职业倦怠具有明显相关性;女性教师职业倦怠高于男性教师,男女教师教龄在11到15年时职业倦怠均非常严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主效应.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通常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笔者从对"职业倦怠"的理性解读入手,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描述了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剖析了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处于过度工作压力下的极端反应,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低成就感在内的综合症状。职业倦怠的产生,既有一般性因素,也有特殊性因素。解决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要从社会、组织、个人三方面着手,以期提高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推进和谐高校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解读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应该多维度进行,因为它产生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原因综合所致的结果.不过,从教师生命个体的角度分析,可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特殊教育教师因其所教学生的特殊性,比普通教师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本文在系统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现状及师资实际,提出缓解与预防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少数专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职业倦怠现象。本文围绕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事实上,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高发事件,它将对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首先介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然后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具体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缓解高校英语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它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的信心和行为,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前,中职教师普遍认为中职生是"差生",这样的看法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教师的学生观偏差造成教师职业倦怠,信心缺失和教育教学行为偏差。树立正确的中职学生观,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增强教育教学信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改革是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以珠三角地区302名高中教师为样本,探讨了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高中教师的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生理综合症。目前高等学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职业倦怠是影响高等学校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探讨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危害的基础上,作者分析当前导致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社会原因、工作原因及教师个体原因,主要表现在现代传媒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对教师挑战,由于社会的高期望使教师承受心理负重,超负荷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带来的压力,由于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缺乏自由度和专业自主感。并从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教师建立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提供教师健康保障体系;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和压力应对水平,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本文着重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职业倦怠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下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绪,其对于教师心理健康以及整个教育过程产生的危害是全覆盖性的。提高教师心理复原力能够负向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受到心理复原力的调节,为此,可以通过专业技能、情绪情感、应对方式、社会交往和外部环境多维立体的方式,增加教师积极心理资源,提升教师心理复原力,以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论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克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产生是教师将其工作付出与回报进行比较时出现不平衡的结果,涉及到教师的社会价值比较、教师所处学校的组织氛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学生心理与行为表现的多样性与教师教育行为效果的间接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教师本身个性方面的特点。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意义,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的效果,从而积极对待自己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从制度上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要积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对中学教师访谈和群体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596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具有普遍性;在社会性变量中,社会因素和组织因素与教师职业倦怠显著相关,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与职业倦怠无显著相关;在背景性变量中,"课时"、"职称"和"教龄"对情绪衰竭维度影响显著,"学校类型"对玩世不恭维度影响显著,其中任教在普通中学、教龄10-20年、职称为中教一级、任课在20节以上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定性和定量研究发现,除行业知识缺失感维度略显严重外,“双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总体不太严重,依次为:行业知识缺失感、低成就感、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高职英语教改、教学工作、人际关系、下厂实习、科研、学生评教等六个压力源与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成线性正相关,其中前三个压力源对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几乎都达到极其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缓解其职业倦怠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