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浪漫主义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大思潮 ,尤其是在近代西方哲学、文学、神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文章追溯了欧洲浪漫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源 ,分析了浪漫主义在哲学、文学和神学上的各种表述方式 ,并指出其与基督宗教思想的密切关联 ,认为它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与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唯灵主义 ,具有重情感、重主体和重神秘思维等特色。文章亦探究了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当代西方基督宗教思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2 0世纪以来 ,西方基督宗教思想研究以其多元发展和活跃之姿而形成广远影响 ,其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交织互渗亦更为复杂和深入。本文将从宏观上对之描写、分析 ,就其生存论关切、过程思想、“人学”新论、理解与诠释、神学美学、对“基督教哲学”之回归、后现代神学和普世对话等发展加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基督信仰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关系的问题 ,是基督宗教进入中国以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及传教方式、中国文化对基督宗教的反应、非基督运动与本土化运动等三个层面可以看出 ,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的矛盾冲突 ,源于不同思想理念的混淆 ,没有分清基督宗教的超越信仰的价值维度和现实的社会政治维度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宗教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终其一生,卢梭既是反基督教的斗士,也是宗教的复兴者.卢梭与一般的18世纪启蒙时代的自然神论者不同,他由于强调倾听自然呼声依从情感福音、信奉心之殿堂、成就自由和美德之道,而独创一种新的信仰形式--天良神论.它为康德的道德神学开出了通道,成为从理性神学向浪漫主义神学过渡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5.
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看中国宗教的超越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和中国宗教有没有超越性 ?这是世界性的文化学和宗教学的重大课题。郝大维与安乐哲出自一个特殊的目的 ,即把中国宗教解释成西方宗教的互补物 ,认定中国文化没有严格超越性 ,只有所谓的内在超越性。这和事实不符。只要是宗教就是严格超越的 ,中国宗教和中国文化也不例外。例如 ,荀子的哲学就表现出明显的超越性倾向。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用自然和历史的两分法确立了一种新的超越性和内在性平衡的关系 ,为解读中国哲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志成  思竹 《浙江学刊》2002,(4):102-109
本文对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的关系作了系统梳理。认为三类不同的宗教多元论可以在三个层面促进宗教对话混合多元论适用于人性层面的宗教对话;理性多元论适用于理性层面的对话;灵性多元论适用于灵性层面的宗教对话。  相似文献   

7.
所谓宗教经济是指因宗教活动而产生的一系列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行为的总称.而经济宗教则是指宗教组织为了维持自身运行的需要不得不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从而使宗教本身在客观上具有了一定的经济职能和性质.宗教经济与经济宗教两者所关涉的核心问题都是利益,前者是经济利益,后者是宗教利益.从积极意义上讲,宗教信仰能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引导大众的经济行为朝良性取向.同时,宗教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对科学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随着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活动的日益活跃,依法管理宗教经济与以经济手段解决经济宗教中出现的问题并重,防止宗教产品的过量生产与宗教资源的过多消费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和冲击民众信仰,将成为处理我国宗教经济和经济宗教问题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8.
韩慧莉 《浙江学刊》2004,(6):183-186
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近代欧洲观念与当代欧洲一体化的联系,认为正是源远流长的欧洲观念的不断发展,才使现代欧洲人认同和接受了它,最后水到渠成,由理想变为现实,将理念物化为实体.近代欧洲观念成为当代欧洲一体化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
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反叛.中国五四以后的30年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发生了两次浪漫主义思潮.由于中国现代性的特性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决定了中国浪漫主义不同于西方的神性浪漫主义.而是一种诗性浪漫主义.它具有现实关怀、写实风格、明朗健康的情绪、平民精神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而且也由于"基督教"与"文化"这对范畴十分难以界定和把握.理查德·尼布尔在<基督与文化>一书中对基督和文化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基督和文化之间的五种关系类型,为深入地探讨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方法上的和思想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与启蒙运动并行的浪漫主义思潮形成了一套文化哲学思想,其主要观点包括:将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只有艺术才能解决存在于所有文化之中的感性自由和道德律令之间的深刻矛盾;否认存在艺术的唯一标准,把所有现存和曾经存在过的文化都看作某一民族、某一时代的文化;在艺术创造方面,强调艺术家的主观体验而不是古典主义追求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2.
郭景萍 《社会》2006,26(1):1-22
唯善主义倾向、“个人主义”价值观、非功利主义气质、人文主义方法论等,是浪漫主义的一般特征,社会学浪漫主义也具有这些特征。同时,浪漫主义在社会学领域又特殊地表现为秩序型、建构型、女性学、批判型、现代性以及后现代的浪漫主义特征,浪漫主义被社会学化了。社会学浪漫主义的两种机缘态度体现出两种基本取向:情感浪漫主义与理性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社会学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理论模式,而在于它的现实风格。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及其走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评述新时期文学时,人们常常只把现实主义作为主潮,而忽视了浪漫主义的存在,其实,这是极不公正的.现实主义固然在新时期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三个阶段,后来由于作家执著于生活的本真还原,衍生出了"新写实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显学;而浪漫主义也经历了"朦胧诗"的低调浪漫、"寻根文学"的悲凉浪漫,发展到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后浪漫"阶段,成为新时期文学家族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4.
段琦 《社会》2004,(2):9-11
中国教会真正得到发展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就是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而这也正是世界全球化的时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教会与中国社会一样,越来越感受到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重的,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在西方现代性形成和演进过程中作为温床和助推器,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基督教进入中国以及基督教的本土化过程,恰恰就是中国的现代性形成与展开过程.在中国的第二次启蒙或现代性重构进程中,基督教在以本土化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还应立足于自身的核心功能,在协调好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抑制工具理性和张扬价值理性尤其是在确立人的主体人格、塑造人文精神等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作为他者在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中开辟新的话语和思想空间,为进一步参与中国现代性架构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锐 《唐都学刊》2007,23(5):66-68
古典哲学乃基督教赖以生根发芽之精神沃土。从思想渊源来讲,脱胎于犹太教的基督教的兴起和古典哲学的发展趋向息息相关,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斯多葛学派,古典哲学的内向化发展为基督教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间信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恢复发展迅速的现象,表明了民间信仰在中国民众意识中根深蒂固,体现了民间信仰早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织部分.作为文化,民间信仰必然具备文化的某些特性,例如渗透性与融合性.这种特性也必然反映在与作为外来文化的基督教发生的各种碰撞方面.本文正是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扎根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民间信仰的各种各样复杂影响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曹祖平 《唐都学刊》2002,18(4):83-85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存在着难以斩断的血缘关系 ,这种关系不是只建立在彼此间的外部联系上 ,而是植根于它们内在的生命符号“十”字的结构基因中。基督教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以两种途径实现的 :一是通过视界下移和隐喻转化为明喻的方式 ,使文学成为置换变形了的神话 ;二是源于文学对宗教已然存在的范式的自觉摹仿。一切后世的西方文学都是“十”字结构的成长与展开 ,其中的任何一个意象都是包含“十”字思维结构的信息碎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