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史迪威事件”起源于太平洋战争时期中关两国对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及有关问题上的分歧,是二战时期中关关系变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史迪威事件”不仅清晰地折射出中关两国的战时利益之争,也充分显示出中关两国在二战时期既合作又矛盾的关系,它对战后中关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建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9-21
运用史料,论述了美国是怎样通过珍珠港事件,从对日绥靖的迷雾中走向了反法西斯的立场,并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史迪威事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世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65-68
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重心转向政治目标——扶持中国成为大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力量,力图实现中国的统一,使中国成为能在战后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以服从于美国战后世界的规划与安排。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政府放弃了对华政策中的现实主义成份,无条件地支持蒋介石政府,与腐朽、反动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捆绑在一起,从而奠定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也埋下了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罗斯福战时对华政策与史迪威在华使命——兼评“史迪威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宝才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9,(4)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变,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也粉碎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幻想。事变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同时在美、英“阿卡迪亚”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应蒋介石之请,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3月派遣史迪威将军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蒋介石为司令),兼美国中印缅战区部队司令并负责监督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的分配和使用。1943年8月,同盟国东南亚战区成立后,史迪威又兼任了这个战区的副司令。到1944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都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史迪威指挥的北缅对日战争,斩关夺… 相似文献
6.
二战中,日、泰当政者出于各自的扩张需要,相互接近,并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不久正式结成同盟。日本借助泰国的“帮助”,迅速席卷了东南亚;泰国也借助日本的支持,在东南亚迅速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虽然日泰同盟条约是日本强加于泰国的,但是泰国毕竟在容观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理应受到战争制裁。然而,二战后泰国奉行的灵活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支持,却使泰国逃脱了被作为战败国处罚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潘德昌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29-32
战后日美欧三角关系经过了 194 5年到 195 2年的稳定婚姻型、195 2年到 1991年的浪漫三角型、1991年以后的构建三人共处型的线性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桂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4):130-133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的作用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为此,美国加快了与中国合作的步伐。但是,由于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对待中共问题上严重分歧,成为引发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纠葛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陈国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84-89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史迪威作为中缅印战区美国陆军司令官和中国战区蒋介石总司令的参谋长,来华工作两年半时间。此间,史迪威与蒋介石发生三次矛盾冲突,三次冲突的直接原因皆与军队指挥、控制权和租借物资统制权相关,深刻原因则是中美两国政府战时利益之分歧。 相似文献
10.
祁琛云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
"庆历同年党"事件是宋仁宗庆历初的宰相吕夷简为排击政敌宋庠等人而精心策划的一起"莫须有"的朋党事件.吕夷简利用了宋庠等人密切的同年关系及仁宗对朋党行为的忌讳心理,将宋庠与几位同年的私交关系指为朋比结党,从而以同年结党的名义将他们逐出朝廷. 相似文献
11.
黄凤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3):16-22
太平洋战争是英美日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霸权斗争的产物。从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 194 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英美日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科学地比较和分析太平洋战争前英美远东政策异同 ,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关系背景 ,把握 30年代远东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脉 ,认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春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65-69
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对太平洋战争进行了准确的预测与科学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能够运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研究国际局势。 相似文献
13.
张瑞静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86-90
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仅受到本国的经济制度、行政结构、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它也受到本国意识形态的影响。抗战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美国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国家利益,制定了不同的对华政策。先后采取了中立观望、援华制日、联合作战政策。中立观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为;援华制日、联合作战政策增强了中国的抗战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国民政府对美国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何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3):67-7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 ,缅甸民族主义者在独立问题上采取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 ,选择了联日反英的独立道路 ,扮演了引狼入室的角色 ,英帝国在危难之机 ,仍顽固推行殖民统治和高压政策 ,酿成缅甸的陷落 ,中美英印联军和缅甸国民起义军为收复缅甸作出了贡献 ,由于英国把重返缅甸视为英帝国的延续 ,使英军参战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新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69-72
太平洋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英外交是中英外交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政府抗战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当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迁,国民政府对英外交政策适时而变,体现出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16.
叶文郁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50-54
甲午战争是远东国际关系松动的开始.战前,英国在华有极大势力,面对俄国在东亚的激烈争夺,选择日本为防俄体系的伙伴,以调停为名频示好感,取消一些对日不平等条款,并对其越轨行为视而不见;日本则在日英条约中出让主权,示好英国.战争过程中,英国借口中立为日英不法行为进行辩护.战后,英国为防日本成为远东新对手,对三国干涉还辽采取默许态度,迫使日本屈服.该战间接地使英国实现了利用新盟友打击老对手的外交目的,但付出了退出东亚的代价;而日本则利用大国矛盾,竭力壮大自身,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远东英国殖民时代结束,日本成为东亚主角. 相似文献
17.
范丽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464-469
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美国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除对美国在远东地区利益的威胁、回应战后远东地区形势的变化以及保持远东地区的力量均势是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协约国出兵西伯利亚,日美两国派兵最多。战后各国却未立即撤军,俄国则陷入内战,情势混乱。1920年3月至5月,居住在阿姆河出海口庙街的数百名日军及其侨民,与俄国红军发生冲突,演成"庙街事件"。中国四艘军舰因故滞留庙街,适逢日俄冲突。1920年5月,日本援军收复庙街后,指责中国军人曾助俄攻日,遂扣留中国军舰人员,坚持双方派员调查。中国外交、海军两部被迫派员与日人交涉。几经交涉,最终中国在同意道歉、赔款、惩处有关人员等日方要求后,终于撤回军舰、官兵和侨民。 相似文献
19.
王贵忠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117-119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局部抗战的开端,东北地区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