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一、整合教材,拓宽领域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它所倡导的是一种课程共建文化,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完善和丰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材只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大胆取舍,整合教学资源,课内海量阅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教材走向群文,从书本走向生活,让语文学习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有关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概念,并成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相关学者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作为学习对象,主要目的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学习过程中有时结合其他课程内容;二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三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课时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种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主要体现在决定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决策方式的转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等要素。1、教材观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的教材观直接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与理解,影响着教师对教材的结构化方法和教材的开发方法。“整合”下,教师应从传统的认为教材只限于文字教材的误区中转变过来,重新认识教材应是包括由多媒体、信息资源所构成的立体化的形式。教材也不只是知识内容的整合,作为一种教材,更应包括基于网络环境下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下…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于现实,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要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和重复使用,让其价值无限扩大。  相似文献   

6.
程亚 《科学咨询》2008,(20):11-11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学习活动最终都要由学习者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效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密切相关,如何有效地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作用、时代背景与学生的要求等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对教材的运用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习的动机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根据教育心理学规律,联系学生生活现实情况,合理运用新教材,促进有效的学习,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益,实现德育学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通常呈现非明确状态,所以其学习兴趣就显示出波动性.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多方查找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整合,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课程与教材不单是知识的载体,应成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载体,而课堂教学必将承担起  相似文献   

9.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围绕单元主题组编、整合教材内容.这种编排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达成编排者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实现上述改革目标就决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指导实践.然而,高中各科教学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以及教学时间紧等原因,运用和实践环节不易做到或不易做好.当然,这其中也有教材的原因和教师的原因等.笔者试从普通高中经济学课程教学出发,谈谈自己对经济学课程学以致用问题的看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利用民族风情资源 遵循语文规律 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十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科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3.
正计算机课程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而开设的重要课程。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师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程,绝不能照搬教材,而要结合教材进行挖掘,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巧妙设计教学,构思有效备课仔细钻研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和操作,教师本人要做到得心应手。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好的构思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计算机课的教学设计要像别的科目一样做到因材施教、详略得当。例如:上"Office 2000"的"Word"内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陈卫东 《科学咨询》2009,(12):33-3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都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加以整合,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课程与教材不单是知识的载体,应成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载体,而课常教学必将承担起这项使命,语文课堂承担此使命过程中尤其凸显出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课.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新软件不断涌现,计算机知识在不断更新,这门课程的内容也必须随之调整.本文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1、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2、充分掌握和运用教材,精心组织教学过程.3、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教材既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载体,也是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改革也应当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在教授与学习课程的过程中,迫切地需要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注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数字化教材予以支持。基于此,本文对工科院校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数字化教材的建设进行探索,描述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简要说明《会计制度设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并对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及策略进行阐述,以期对相关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新编教材特点 (一)教学模式机房化.教材为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掌握并运用计算机工具,教学内容的编写组织结构按照机房教学模式组织,设定教师讲授教学和学生学习操作是在多功能教室环境中进行,在多功能教室进行计算机教学,既能使教师在教学中一边讲授一边指导学生练习,有利于学生模仿教师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又加人了知识传授的信息量,保证课堂教学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教材资源具有生成性的特点,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的创造过程.好的语文课应是教材创新与开发的"加工厂".语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驾驭和处理文本;打开视野,利用好其他课程资源.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那就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许多教师认为课前学生找不到一些资料,就认为没有开发语文资源,课上学生没有画一画、唱一唱、讲一讲、演一演就没有拓展新课程资源.教师、学生花大量时间去上网,查资料,去想出很多新颖别致的花样来,恨不能一堂语文课将教师、学生所有的才能和知识都得到展示,将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知识都得以渗透,语文教师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责任.一堂看似精彩纷呈的课,学生没有掌握到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没有潜心地同文本对话,没有认真地落实语文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目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能力更为灵活。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开发出的校本教材,是教师教改的自学笔记和课程研究总结。在课程研究、校本专业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学校的品牌,能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打造品牌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