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论坛的缘起及宗旨:“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市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它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呼应和关注。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力求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创造条件。我们深信,论坛的举办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而且电将有助于学术界在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等重  相似文献   

2.
《社会观察(上海)》2004,(6):F003-F003
一、论坛的缘起及宗旨:“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市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它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呼应和关注。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力求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创造条件。我们深信,论坛的举办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而且也将有助于学术界在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等重  相似文献   

3.
“世界中国学论坛”是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旨在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每两年一届。2006年9月21—22日,以“中国与世界:和谐—和平”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本刊特此刊登提交论坛的部分论文及观点,让读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4.
一、论坛的缘起及宗旨:“世界中国学论坛”是上海市创办的一个高层次、开放性学术平台,它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众多学者的呼应和关注。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宣传中国、宣传上海,力求全方位地为学术界及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创造和提供进行专题研究、思想交流和多边对话的机会,为中国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尤其为国际社会深入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创造条件。我们深信,论坛的举办不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而且电将有助于学术界在关注21世纪“和平与发展”等重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仲夏,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社科院承办。来自海内外著名的中国学学者云集浦江之滨,共同探讨中国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傅高义教授,韩国汉城大学郑永禄教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昕所长季塔连科教授等中国问题专家出席了论坛,就他们关心的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世界中国学论坛”之“反思传统与现代” 近代以来以“西化”为内容的中国改革、革命每一次的挫折与失败,都加重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背离和批判,要求进一步西方化乃至“全盘西化”。反过来,“西化”的成功却又促成了中国在文化上对传统的认同与回归。  相似文献   

7.
“世界中国学论坛”之“中国发展模式” 有个跳高的人,专家看他跳的姿势并不优美,也不太合规范,但他跳得很高,破世界纪录,那么这个人一定有他“做对”的地方。这也是分析中国模式的一种思路。作为一种有别于西方道路的发展模式,中目的崛起挑战了在全球治理中日益陷入困境的西方话语,为解决当今世界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国土就是他们的“世界”.然而,人们今天所使用的世界一词,最早源于佛经,出自佛教,所以世界是一个外来词汇.“世”为时间之意,“界”为空间之意,它有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在古汉语中最贴近“世界”意思的大致只有两个词:一个是“天下”,一个是“四海之内”.中国的伟大思想家们,从孔子一直到清代中期的几千年里,没有一个有过出海冒险的经历,这到底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9.
言午 《职业时空》2005,(9):31-31
2005年5月17日下午14时整,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观众把目光聚向了崛起的中国。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式上作了重要演讲,胡锦涛重点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及亚洲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世界经济发展也将给中国及亚洲的发展带来新的重要机遇。”这次北京《财富》全球论坛以“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为主题,是继1999上海、2001年香港后第三次在中国举办、历届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和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了题为“面临转折的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论坛,邀请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中外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和展望世界与中国经济形势,并对未来中国经济政策提出建议,对于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如何更好地顺应国际国内形势、谋求转型发展具有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学科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探索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已成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一块“试验田”。反思中国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论,需改变“以外校内”的“学徒式”状态,始终保持中国立场。作为学科,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具有“双核心、多基础、两支撑”的结构。作为交叉学科,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星丛结构”表现为多学科多样性的融合状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整合性知识体系将会涌现。未来社会保障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守“以我为主”,强化对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建构的引导;以问题为导向,把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建构在中国大地上;以时代为观照,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知识体系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现代妇女》2010,(9):127-128
2010年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如期在哈尔滨华旗饭店拉开了帷幕,在短短的一天内,前后有60多人参与了评论和讨论,整个会场气氛热烈,讨论积极,与会者会后纷纷表示参加本论坛非常有收获,本论坛也得到了本次年会的大会表彰(在28个论坛中共有三个论坛得到优秀论坛称号,有三个论坛得到大会表彰)。  相似文献   

13.
马昊昱  陈方怡 《国学学刊》2023,(2):11-16+138-139
为积极响应建构中国人文研究学术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发扬冯其庸先生开创的“大国学”的研究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了建设“中国古典学”学科和学术研究体系的设想。国学院广泛吸取学界建议,与无锡市惠山区委、惠山区人民政府、冯其庸学术馆联合筹办“人文学术新路径:中国古典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古典学的理论与方法”和“中国古典学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的核心病症 “中国学术界缺乏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是中国目前科学文化的核心问题,这需要科学家努力改变自己的科研态度和学术界的‘传统’。”记者:关于中国科研体制,特别是经费分配的现状,您持怎样的观点?蒲慕明:基于我过去十多年在中国科研机构工作的经验,他们把中国目前的科研体制文化归结为“浪费资源、腐蚀精神、阻碍创新”3句话,  相似文献   

15.
对于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来说,2007年可能成为一个不寻常的转折点。2007年4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中间阶层研究”系列丛书出版,对中间阶层的消费行为、文化品位、教育传承、身份认同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7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社会学第17届年会上,“中产阶级的比较研究”论坛成为此次会议级别最高、最吸引人的论坛之一;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资深记者魏城与其团队编辑、采写的《中国中产阶级调查》系列报道和讨论,获得2007年亚洲出版人协会卓越解释类报道奖之后,最近又由中国南方日报出版社结集成书,名为《所谓中产》。这又为当代中国中产阶级研究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已经并可能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次世界体育盛会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和契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怎样才能彰显国家品牌的力量,从而为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积累和增强做出积极的尝试和贡献?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从不同角度来讨论中国国家品牌的培育和塑造问题,希望能够做出有益的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针对“西方中心论”的批评浪潮,强调以全球眼光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重新定位前现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源,成了海内外学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同时,历史计量学、新经济史在欧美经济史坛大行其道.通过对历史上宏观经济回溯性的定量分析,加深对长时段经济发展和演变的认知。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充分融合也为中国经济史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工具,现今有如下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宏观经济定量分析进行了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家茶座》2007,(4):146-146
2007年7月20~22日,第十七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大会的主题是“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这次大会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界碑、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参会人员规模、参会论文规模、论坛规模和参会机构规模都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阿拉伯世界》2014,(4):F0003-F0003
《阿拉伯世界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类刊物,一直致力于弘扬学术探索与创新,促进中国“阿拉伯学”、“中东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本刊长期关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经济、人文等问题,强调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学理探究、注重分析问题时的中国话语和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20.
8月22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次论坛是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社会工作专业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