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我国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信息茧房”在我国互联网情境之中出现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产生了影响。就其生成和发展的脉络来看,“信息茧房”的条件是“回音室效应”也即同质化信息的反复传播,受众被困于同质化信息中从而形成“信息茧房”,其可能的后果就是“群体极化”。“信息茧房”可能会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社群传播,也为负面信息的群体传播创造了条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狂热化的网络舆论事件。为了降低“信息茧房”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负面效应,必须要从思想层面唤醒网民的公民意识,以尽可能消除“茧房”的壁垒,从文化层面针对不同类型的“茧房”进行不同的文化传播,还要从法律层面构建网络监管机构,以保障紧急情况下对信息的及时监管。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体极化是指在网络空间传播过程中,受到群体影响,网民的观点和行为越来越极端化,最终产生极端言论和极端行为的现象。网络特性催生极化群体,技术赋权助推群内同质,不良网媒引导群体情感,群体心理加剧群体极化,这些都是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原因。当代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原住民”,极易受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负面影响而造成道德共识分化、道德认知窄化、道德选择失能和道德行为失当等现象。因此,必须通过突破圈层壁垒、破解“信息茧房”、疏导网络情绪、治理网络舆情等途径构建网络道德生态环境,以此来凝聚青年道德共识、夯实青年道德认知、优化青年道德选择、强化青年道德责任,促进青年道德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中“信息茧房”负效应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个体信息碎片化下的认知偏差;第二,个体“情绪偏爱”下的选择性接受;第三,群体效应影响下个体的非理性共享。具体表现为网络谣言、“后真相”时代的网络舆论发酵;网络泛娱乐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多元文化圈对个体特别是青少年文化认同、身份认同、传统人文精神塑造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新形式,面对“信息茧房”负效应,亟须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思想价值引导突破网络社群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信息“把关人”和议程设置;强化网络法治意识;树立网络用户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促进拟态环境下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更迭实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选择权。这一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发展的同时,也充满了新的挑战。一些媒体的无序竞争、算法推荐机制的个性化和大学生主体意愿的选择性接触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自己构建的“信息茧房”而无法自拔。“信息茧房”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阻碍大学生全面发展,降低大学生道德底线。对此,应通过创新媒体管理机制,严格把关内容推送;优化算法推送机制,唤起大学生破茧意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立足实践促进大学生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预防“信息茧房”形成等路径助力大学生破除“信息茧房”。  相似文献   

5.
智媒时代下,算法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为人们提供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茧房”式的负面影响,使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出现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模糊、个人思想被群体束缚、理性自觉沉默等情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构建培养理性自觉意识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体系,是破解“信息茧房”的有效途径。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之间合力共育,完善社会多元主体治理,建设家文化“保育带”,可以引导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在觉解中“破茧成蝶”,实现价值观认知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内涵、影响与价值判断、成因及演化、支撑技术等方面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内容概括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问题的研究框架基本明确,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量化评估群体极化态势的研究已逐渐展开,但针对具体社会事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快速量化分析体系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拓展。最后,提出了引入物理学中势场思想构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量化测评体系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在网络群体极化的研究中已有一些成果,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成果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群体极化”及“群体”的涵义、网络“群体极化”的表现、网络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及动力机制、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价值判断及应对等。研究状况呈现出成果数量少,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思路雷同,对于不同网络议题下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不够深入等局限。  相似文献   

8.
网络个性化信息消费时代,信息茧房带来的社会文化风险受到广泛关注。在“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表层之下,陷入“茧房”是让用户走向内容趋同还是趋异,是具有争议的学术命题和亟需检验的现实问题。基于BERT模型,以新浪微博用户(N = 2 143)为样本,实证检视社交网络内容生产中的用户“茧房趋同性”现象。主要研究发现:(1)任意两个用户的内容相似程度,能够通过彼此的“茧房”程度予以表达和预测;(2)“茧房”程度越高的用户彼此的内容相似程度越高,“茧房”程度差异越大的用户彼此的内容相似程度越低。结果从相似关系视角拓展和反思对信息茧房的认知,有助于深入刻画社交媒体UGC用户趋同背后的复杂机制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视域下信息传播呈现内容碎片化、形式精细化、结构扁平化及主体复杂化等特征,暗含着信息茧房的潜在风险.把握各类信息茧房的形成风险及其表现,分析数据鸿沟、信息割裂、主流式微及话语隔阂等现象出现的本质原因,从信息的生产供给、话语表达、评估保障及管理互动四个维度入手,探讨信息茧房风险防范的制度规制,既是基于时代发展特征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人类社会重归部落化,社群化生存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相较于算法推送形成的信息茧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茧房更能决定民众的信息结构、信息质量和价值立场,社群成为民众获取外部资讯的第一媒介和中介,其塑造的回音室效应使得社群群内同质性和群际异质性双向增强,产生的信念回响效应增强了虚拟群体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本文分析了职业、性别和网络世代三个最为典型的舆情遮蔽,认为“后真相时代”建构“后共识”更为重要,“破壁”和“出圈”、构建情感按摩机制、重构社会对话秩序和重建群际认同是未来舆情治理的重要路线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初,互联网是为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项技术,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互联网也会对使用者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西方有关互联网心理研究方面的情况:互联网对用户心理的影响 用户自身特征对其网络行为的影响。在所论及的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以拓展的领域与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基层社会矛盾表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网络环境对基层社会矛盾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网络扩散放大了改革中的利益格局失衡、集体无意识、群体极化倾向、网民狂欢心理、互联网对司法的影响、网络中的去个性化行为等不同方面。针对这些不良影响提出了降低网络环境对基层社会矛盾影响的对策和网络环境下实现对基层有效管理的对策,对于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生产业,推行过程中涉及种种问题,法律合理地为其保驾护航尤为重要。当前物联网发展主要面临四方面的问题: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信息安全保护问题、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法律需求问题以及物联网应用终端衍生出复合性的法律问题。问题的解决以我国法制环境的构建为基本切入面,以信息安全法律规范、资金控制、产业分层管理、标准化建设等八方面措施的完善为着重点。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图书馆是知识传播和信息服务的重要机构,创新教育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探讨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并提出在新形势下怎样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5.
日益兴盛发达的互联网对于我国的青年干部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体现在:互联网实现了培训手段的多元化;有助于青年干部增长见闻,了解现实社会;有利于监督、约束各级青年干部。但是互联网对于青年干部教育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互联网上的无中心主义、多元思潮在消解着青年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过多的网络负面消息会动摇青年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网上反动、迷信、色情、腐朽内容会毒害青年干部。为了扬长避短,克服互联网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开展网络法制建设;对青年干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建立健全官方网站,传播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个性化与自我化、务实化与功利化、成熟化与泛幼稚化并存等特点.社会环境变化加剧、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力、网络低俗文化盛行、大学生自身发展不成熟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整体理念,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育人大环境,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家庭教育方式,运用科技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网络英语词汇课程采用以任务为基础,以研究为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新授课方法,营造研究型课堂微环境,给学生创造研究条件.通过给学生分组布置具体研究任务,传授研究方法,让学生上网搜索、编写创新对话,撰写微型研究报告.通过期末学生的学习成果检测以及问卷调查方法,对比其学期始末的研究能力变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微环境的营造有利于学生研究能力提高,进而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特征、应具备的条件及其优势,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互联网表达公众诉求现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公民民意表达和利益沟通的重要方式,对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对典型热点舆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民主理论对民主指标进行划分,对照民主指标确定网民公众诉求对社会民主进程的影响,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见解,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提高了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立法民主化;推动政策制定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对公共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可从认知方式、法律与道德标准、舆论引导与监督三个维度加以考察.网络公共文明建设催生公共生活新规则,我国的网络公共文明尚处于低位发展水平,要加强网络治理能力建设,处理好公共生活中现有的规则与互联网所要求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培育公民养成在网络生活中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网络公共文明建设路径的研究趋向,可从人的网上行为、网络公共文明的基础理论、互联网制度(规则)建设、网络公共文明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